1、从财政职能和公共产品的角度认识环境保护支出与政府的关系30财政的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我国的财政担负着四个方面的职能,即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调控经济职能和监督管理职能。
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政府职能,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
政府职能反映着公共行政的基本内容和活动方向,是公共行政的本质表现。
我国环境保护支出是政府履行职责的表现,在治理环境污染、促进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而根据公共产品的内涵:环境保护支出属于公共产品的支出,环境保护属于对公共资源的保护,是公共产品。
政府有环境保护的职责,有对公共产品的保护职能,国家财政对环境保护支出属于对政府公共产品的支出。
在我国政府已经开始构建环保支出与GDP、财政收入增长的双联动机制,确保环保科目支出额的增幅高于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并将新增财力更多地用于环境保护。
如2012年环保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243143.8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8261.13万元,项目支出214882.7万元。
据公共预算收支总表数据显示,环保部2012年部门公共预算支出逾37亿元。
但是,就目前情况下,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环境保护,最终要依靠环境科技的创新和进步,这就需要加大对环境科技的投入。
重要的依据是06年召开的科技大会,国务院颁布了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纲要特别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并将环境列为11个重点领域之一,并规划了方向。
以上都说明了,政府积极履行环境保护的职能,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支出。
同时,也是政府通过对财政职能的履行,加大对环境保护公共产品类的政策倾斜,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积极履行对环境保护支出公共产品的财政倾斜。
因此从财政职能和公共产品角度来说:环境保护支出就是政府履行其财政职能的行为,是政府从宏观层面上对环境公共产品的保护,积极配置社会公共资源,履行环保职能,体现我国政府为人民谋福祉,为人民谋利益主旨,是负责任政府的体现。
2、谈谈你对课税原则的理解20分我国税法的基本原则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课税法定原则。
税收法定原则,又称税收法定主义、租税法定主义、合法性原则等等,它是税法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原则。
它是指一切税收的课征都必须有法律依据,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纳税人有权拒绝。
税收法定是税法的最高法定原则,它是民主和法治等现代宪法原则在税法上的体现,对保障人权、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益举足轻重。
它强调征税权的行使,必须限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确定征税双方的权利义务必须以法律规定的税法构成要素为依据,任何主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均不得超越法律的规定,从而使当代通行的税收法定主义具有了宪法原则的位阶。
2、课税公平原则。
指纳税人的地位在法律上必须平等,税收负担在纳税人之间进行,公平分配,实质是按纳税人的收入多少来征税。
包括两个方面:(1)税收立法公平原则。
它是公平原则的起点,它确定了税收分配的法定模式,没有税法之公平,就没有税收之公平;。
(2)税收执法公平原则,也称为平等对待原则,即税务机关在运用税法时必须公正合理,对于情况相同的人应给予相同的对待。
3、课税效率原则。
指以最小的费用获得最大税收收入,并利用经济调控作用最大限度的促进经济的发展。
税收的效率包括税收行政效率和税收经济效率两大方面。
税收行政效率是通过一定时期直接的征税成本与入库的税率之间的比率而衡量,即表现为征税收益与税收成本之比。
税收的经济效率是指征税对纳税人及整个国民经济的价值影响程度,征税必须使社会承受的超额负担为最小,即以较小的税收成本换取较大的税率。
4、课税公开原则. 即在我国课税应该公开透明,让人民知晓,毕竟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人民群众有权知道自己是在那些方面纳了税,有权利监督课税的使用。
3、结合我国消费税开征以后的运行状况以及2006年和2009年调整的情况,谈谈你对其进一步改革的看法25分我国消费税自1994年开征以来,除有几次对个别税目和税率的调整外,税制一直保持较为稳定。
2006年4月1日,我国对消费税进行了一次较大的制度性调整。
消费税税目由原来的11个税目,调整为14个,取消了对护肤护发品的征税,增加了对游艇、高尔夫、一次筷子、实木地板、高级手表、以及航空煤油、燃料油、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等石油制品的征税。
同时,对部分消费税应税品的税率也进行了调整。
这一次调整进一步优化了消费税制,强化了消费税的调节作用。
这次调整后,消费税应税商品包括4大类:第一类是过度消费会对人类健康、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危害的特殊消费品,如烟、酒、鞭炮、焰火等,对其课税达到寓禁于征的目的;第二类是奢侈品和非生活必需品,如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化妆品,高级手表、游艇、高尔夫球及球具,对其课税,既不会影响人民正常生活,又可以起到提倡健康生活消费方式的作用:第三类是高能耗、高档次的消费品,第四类是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消费品,如汽油、柴油等成品油,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对其课税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现行消费税对增加财政收入,调节收入水平,引导健康消费,调整产业结构起到了积极作用。
现行消费税存在的问题:1征税范围滞后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消费税征税范围的宽窄,关系到消费税调节的广度、深度和实施成效,同时也反映出政府税收政策取向及其指导思想,但目前我国消费税征税范围存在“错位”问题。
如:“越位”——某些生活必需品和少数生产资料被列入征税范围。
“缺位”——未把某些高档商品、高档消费娱乐纳入征税范围。
环保功能弱化——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消费品目太少。
2税率设计不合理我国消费税采用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相结合的复合税率。
比例税率主要适用于那些供求矛盾突出,价格差异较大,计时单位不规范的应税消费品。
定额税率主要适用那些供求基本平衡,价格差异不大,计量单位规范的消费品。
我国现行消费税税率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取得财政收入,而不是以调节消费行为为主要出发点3纳税环节单一。
目前我国消费税实行单一环节课税制度。
除金银首饰外,其他应税消费品均在生产环节征收。
这种单一环节征收制,存在不能准确划分征税范围、造成偷税逃税的问题。
4价内税影响其调节消费作用的发挥:消费税税金的计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公开的形态:价外税,是指在应税商品及劳务的价格之外,另加一笔消费税金;另一种是隐蔽的形态:价内税,是指税金包括在货物价格之内,或假定税金包含在货物价格之内。
不管怎样的计税方式,其税金基本上最终由消费者负担。
我国消费税实行价内税的征收方式,消费税与增值税为同一税基,这样虽避免了征收过程中划分税基的麻烦,但对消费者来说,其隐蔽性容易掩盖消费税间接税的性质,容易造成由企业承担税负的印象。
这种误区的产生,降低了消费税的透明度,不利于引导消费,从而削弱了抑制消费的作用。
改革的对策:针对消费税存在的以上问题,我国还应进一步推进消费税改革,兴利除弊,以充分发挥消费税应有的作用。
今后我国消费税改革应重点在以下几方面推进:1,调整消费税征税范围: 1.取消对部分消费品的征税。
如汽车轮胎、工业酒精、医用酒精,这些商品在过去被认为是高档消费品和奢侈品,现在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
而且都不是最终产品。
2.适当扩大征税范围。
我国消费税征税范围的选择,既要考虑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状况、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也要借鉴国际通行做法,与国际接轨。
从我国国情看,应由有限型向中间型过渡,消费税的征税项目可以增加到20~30个。
增加的项目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2适当调整消费税税率消费税的税率设计应寻找出税负高低的最佳点,以使其财政收入功能和经济调节功能的发挥达到最佳。
我国消费税税率设计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对国家财政依赖性大的重点应税消费品实行高税率,非重点应税消费品实行低税率。
第二,对国家实行专卖、价高利大的应税消费品实行高税率,反之税率应低一些:第三,对国家限制消费或过度消费对经济社会不利的应税消费品实行高税率,反之税率应低一些;第四,对环境污染严重和资源消耗量大的消费品实行高税率。
因此,遵循上述原则,我国消费税税率设计应作以下调整:1.现有应税消费品税率调整(1)对黄酒、啤酒、化妆品等一般性生活用品以及酒精实行低税率。
(2)应调高烟、酒等特殊性消费品的税率,具体包括:粮食白酒、薯类白酒、贵重首饰、高档手表、游艇、珠宝玉石及鞭炮和焰火等。
(3)对汽油、柴油等国家重要战略物资实行高税率。
(4)对混合动力等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汽车实行低税率。
2.新增应税消费品税率的设定(1)应实行高税率的应税消费品包括:高档电器、高档服饰、裘皮制品等。
(2)应实行高税率的应税消费品(行为)包括:高档娱乐、高档餐馆、对森林资源。
水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费以及对水、空气污染严重的消费行为等。
3完善征税环节针对目前由于消费税主要选在生产、进口环节征收,出现某些纳税人通过转让定价的形式压低销售价格,缩小税基,偷逃消费税的问题,应拓宽课税环节,把消费税的征收环节推广到批发环节、零售环节、商品交易环节及消费行为发生环节,并可采用多环节并用的方法,以此扩大税基,增加税收。
例如对烟、酒等市场需求量大,价高利大,需要国家限制生产和消费的消费品,实行在生产、消费两道环节征收消费税的办法,以防止企业利用利润转移避税。
而对高消费娱乐开征消费税,其征缴可在消费行为发生时进行,并实行从价定率的方法,以体现合理分配原则。
4改价内税为价外税消费税属于间接税,价外征收是国际上普遍推行的方法。
消费税由价内税改为价外税提高了征税的透明度,强化了消费税的调节作用。
从而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我国价格机制的健康运转,还能使消费者明确自己的纳税人身份,增强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同时,改消费税为价外税,使现行增值税课征对象增值额中不再包括消费税额,促进税负公平。
5加强消费税征收管理1.增加消费税政策的透明度,明确消费税的导向与作用,使人们明确政府征收消费税的目的,从而真正提高纳税人的自觉纳税意识。
2.应规范征管规程,建立严密的征管体系4、谈谈你对我国现行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认识25分我国的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是指在实行多极预算管理体制的情况下,在划分各级政府事权的基础上,按税种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预算管理体制。
它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预算管理体制,我国在1995年调整后的分级包干制已经吸收分级分税体制中的分税因素,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则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分级预算体制,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多级预算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