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期末试卷一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
2.财政以为主要分配对象。
3.财政的职能有、、。
4.经济稳定包括、、。
5.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方法有、、。
6.、和是税收的基本要素。
7.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是国与国之间________的交叉重叠。
8.国债的功能有弥补财政赤字, 和。
9.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预算年度有两种:一是,二
是。
10.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
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行为。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托马斯·曼 B.约翰·洛克 C.凯恩斯 D.魁奈
2.下列属于奴隶制国家财政特点的是()
A.财政收支与国王个人收支没有严格的划分
B.财政收入由官产收入为主转为税收为主
C.财政分配形式以货币为主
D.出现了国债范畴
3.判断资源配置优劣的标准是( )
A 福利最大化
B 利润最大化
C 帕累托最优
D GDP最大化4.某一个体单位从事其经济活动对其他个体单位产生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是指()
A 外部效应
B 外部作用
C 经济作用
D 经济活动5.国际社会中,可以用以反映社会财富分配的指标的是()
A 道琼斯指数
B 契约曲线
C 洛伦兹曲线
D 无差异曲线6.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
A 转移性支出
B 消费性支出
C 积累性支出
D 行政管理支出
7.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
A 社会保险
B 社会救助
C 社会福利
D 社会优抚
8.国家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
A.税收
B.收费收入
C.债务收入
D.国有资产收益
9.()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A.税率 B.税目 C.征税对象 D.纳税人10.下列属于财产税的有()
A.个人所得税 B.增值税 C.房产税 D.消费税
11.我国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的税种是: ( )
A.增值税
B.土地增值税
C.企业所得税
D.个人工资所得税
12.税收负担最重的增值税是: ( )
A.生产型
B.消费型
C.收入型
D.积累型
13.国际税收的本质是()
A.涉外税收
B.对外国居民征税
C.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
D.国际组织对各国居民征税
14.假定A国居民公司在某纳税年度中总所得为10万元,其中来自A国的所得8万元,来自B国的所得2万元。
A、B两国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30%、25%,若A国采取全额免税法,则A国应征税额为()
A.2.9万元
B.3万元
C.2.5万元
D.2.4万元
15.国债依存度反映的是: ( )
A.国债的负担能力
B.国债的偿还能力
C.财政支出对债务的依赖程度
D.国债余额状态
16.对国债认购者较为有利的付息方式是: ( )
A.到期一次支付利息
B.期限一半时支付一次,到期全部付清
C.每年支付一次利息
D.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
17.我国预算年度的起止时限为: ( )
A.元月1日-12月31日
B.4月1日-次年3月31日
C.7月1日-次年6月30日
D.10月1日-次年9月30日
18.不考虑以前财政收支状况,而按照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来制定的财政收支计划称作:( )
A.行动预算
B.效绩预算
C.增量预算
D.零基预算19.下列属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A.存款准备制度
B.国债
C.税收
D.价格管制20.本身没有自动稳定的作用,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的财政政策是()。
A.积极财政政策 B.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C.相机抉择财政政策 D.信号性财政政策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保证国家执行职能的社会公共需要有()
A.国防 B.外交 C.民航 D.电力
2.经济活动的两个准则是()
A 赢利准则
B 守法准则
C 公平准则
D 效率准则3.市场失灵可以分为()
A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失灵B市场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失灵
C市场在监督方面的失灵D市场在宏观方面的失灵
4.财政支出中属于行政事业单位投资的是()
A 公共部门工薪支出
B 公共经费支出
C 公共部门征用土地
D 购买交通工具
E 大型办公设备之处
5.政府用于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
A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B 基本建设支出
C 地质勘探费
D 科技三项费
E 文体广播事业费
6.实施税收支出应当坚持的原则是()
A 适度原则
B 配合原则
C 倾斜原则
D 效益原则
E 效率原则
7.一般来说,容易进行税负转嫁的是()
A.直接税 B.间接税 C.流转税 D.所得税8.下列属于流转税的有()
A.增值税 B.消费税 C.企业所得税 D.关税
9. 下列属于地方税的有()
A.关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个人所得税
10.增值税的纳税人包括: ( )
A.一般纳税人
B.特别纳税人
C.小规模纳税人
D.法人
E.自然人
11.国际税收产生的前提条件是()
A.国家的产生和发展B.跨国所得的形成C.私有财产制度的存在
D.增值税的开征E.所得税的普遍征收
12.衡量国债规模(限度)的指标主要有: ( )
A.国债负担率
B.国债依存度
C.国债偿债率
D.还本付息率
E.国债换手率
13.政府预算的组成体系包括: ( )
A.中央预算
B.地方预
C.中长期预算
D.项目预算 E绩效预算
14.编制政府预算的原则有: ( )
A.公开性
B.可靠性
C.计划性
D.统一性
E.年度性
15. 下列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是:()
A.提高税率
B.降低税率
C.减少政府支出
D.增加政府支出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财政产生的条件。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3.公债有何功能?
五、论述题(12分)
1.试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差异。
试卷1答案
一、填空题
1.满足公共需要
2.剩余产品
3.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4.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5.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定价法
6.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
7.税收管辖权
8.筹集建设资金调节经济运行
9.历年制跨年制
10.公开市场业务
二、单选题
1.D
2.A
3.C
4.A
5.C
6.A
7.A
8.A
9.C
10.C
11.D 12.A 13.C 14.D 15.C 16.D 17.A 18.D 19.A 20.C
三、多选题
1.AB
2.CD
3.ABC
4.CDE
5.ABCD
6.ABCD
7.BC
8.ABD
9.CD 10.AC
11.BE 12.ABC 13.AB 14.ABDE 15.AC
四、简答题
1.
答:(1)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的产生的前提;
(2)社会公共需要的形成和发展是财政产生的直接原因;
(3)国家的产生为财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
答:(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2)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
(3)价格;
(4)税收制度和征管水平;
(5)政治及社会因素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3.
答:(1)弥补财政赤字;
(2)筹集建设资金;
(3)调节经济运行。
五、论述题
答:(1)作用机制不同。
财政政策更多地偏重于公平,货币政策则更多地偏重于效率;
(2)调节的方式和途径不同。
财政政策可以由政府通过直接控制和调节来实现,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调节手段,调节存款准备金和对商业银行贷款数量,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行为;
(3)调节的领域不同。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货币政策主要从流通领域出发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
(4)调节的侧重点不同。
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社会经济结构,间接作用于供需总量平衡,货币政策则直接作用于经济总量,间接作用于经济结构;
(5)效应时滞不同。
从政策制定上看,财政政策的时滞较货币政策长,从政策执行上看,货币政策的时滞要比财政政策长;
(6)政策工具不同。
财政政策所使用的工具一般与政府产生税收和收支活动相关,主要是税收和政府支出、政府转移性支出和补贴,货币政策使用的工具通常与中央银行的货币管理、业务活动相关,主要有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或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公开市场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