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发策划控制程序

开发策划控制程序

1.目的
规定软件项目在整个生存周期中的各种计划及质量保证措施,对产品开发的全过程进行策划,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预防、控制及消除可能发生的失误和缺陷。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自主产品或合同软件开发所进行的开发策划活动。

3.职责
4.程序
4.1.总则
1.在《产品立项申请书》中,定出的只是初步的项目计划,大致明确开发各个阶段安排和
资源要求,包括需求的进度计划,用以协调需求活动的进行。

2.在《用户需求规格说明书》评审后,开发经理(DM)确定项目组人员组成和职责,要
组织开发人员进行软件估计,并对估计结果达成一致意见。

然后根据需求和软件规模估计对初步的项目计划做出调整和细化,编制正式的开发计划,并组织相关人员编写配置管理计划、测试计划等。

《开发策划书》是一个项目实施的依据和保证,用以规范软件产品开发活动和过程,确保开发进度、质量等得到有效控制。

4.2.软件《开发策划书》
1.开发经理(DM)根据评审后的《产品立项申请书》、《需求备忘录》或《用户需求规
格说明书》,组织编制《开发策划书》。

2.《开发策划书》内容包括:
a.工作陈述:软件项目的范围、目标。

b.软件生命周期的选择。

c.标识所选的用于开发和维护该软件的规程、方法和标准(如:软件开发计划、软件
配制管理、软件质量保证、软件设计、问题跟踪和解决方案及软件测量)。

d.对软件项目需要建立和实施控制的软件工作产品要进行标识
e.估计软件工作产品的规模及其可能的变化,参见4.3 中1软件规模估计。

f.估计软件项目的工作量、人员和成本,参见4.3 中.2 软件工作量、人员和成本估计
g.估计关键计算机资源,参见4.3 中3关键计算机资源估计
h.软件项目进度表,包括要标识里程碑和评审点,参见4.4 编制软件进度表。

i.对该项目需要使用的设备及支持工具作出计划。

j.对该项目的培训作出计划。

k.用于做软件计划的数据要记录(包括进行上述所有估计以及重建这些估计并评价其合理性所需要的所有数据)。

l.对软件产品质量相关的一些共性环节提出质量控制要求,如:
o质量目标的分解
o源码检查计划
o加密方案确定及实现检验安排,应与产品经理协商确定
o风险控制(见4.5)
o质量保证活动的职责与权限]
4.3.软件估计规程
1.软件规模估计
a.要依据需求,对主要的软件工作产品和活动的规模进行估计。

b.要依据对需求的分解,对软件工作产品进行分解,以达到软件规模估计所需要
的精度。

c.如果有类似项目的历史数据,要使用这些数据对估计进行调整和验证。

d.对可能发生变化的规模进行估计。

e.参考项目组以前或者从项目组外获得的可以利用的工作产品的规模进行估计。

f.用于软件规模估计的假设条件要写入文档。

g.软件规模估计结果要写入文档,在开发策划评审时要对规模估计结果进行评审,
并取得一致意见。

2.软件工作量、人员和成本估计
a.要对软件项目的工作量、人员和成本进行估计。

b.如果有的话,可以使用生产力数据来进行估计,有关这些数据的来源和基本原
理要写入文档。

c.如果有类似项目的历史数据,要使用这些数据对估计进行调整和验证。

d.估计结果及用于推导估计的假设条件要文档化和评审,并取得一致意见。

3.关键计算机资源估计
a.要标识项目的关键计算机资源,关键计算机资源可以是开发环境、集成和测试
环境、目标(或者用户)环境中的关键计算机资源,也可以是三者的任意组合,
是指最低限度的配置:例如:关键计算机资源的例子:CPU处理速度、内存硬
盘容量、带宽等。

b.依据软件工作产品的规模和特性要求,对关键计算机资源的进行估计
c.对关键计算机资源的估计要写入文档,要评审并取得一致意见
相关内容可参见《开发策划作业指导书》,《软件估计作业指导书》。

4.4.编制软件进度表
1.依据软件工作产品规模和工作量、成本的估计,编制软件进度表
2.如果有类似项目以往的经验数据,要根据它对进度表进行验证和调整
3.软件进度要列出所规定的里程碑日期、关键相关日期以及其它约束条件
4.软件进度计划中的各个阶段之间要留有一定的裕量
5.用于导出进度的假设条件要文档化
软件进度表要文档化,要评审,并取得一致意见
4.5.软件风险管理
1.对与项目的成本、资源、进度及技术方面有关的软件风险要进行标识。

2.评估风险,并基于对其项目的潜在影响和发生概率来安排优先级。

3.标识用于防范风险的预备措施,定义责任人,必要的话,对措施定义一个期限。

4.对标识的风险、评估结果、防范措施要文档化。

对标识的风险、评估结果、防范措施要进行评审,并和相关的人达成一致意见。

4.6.配置管理员制定《配置管理计划》
1.配置管理员根据项目和软件的实际情况和《配置管理程序》的要求,编制《开发策划书》
中的《配置管理计划》部分,升级产品应考虑主版本的配置管理方法的延续性。

2.配置管理计划可以另立文档,但要在《开发策划书》中注明出处。

4.7.制定《测试计划》
1.测试经理编制《开发策划书》中的《测试计划》部分,其中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部分由
开发经理负责。

测试计划可以另立文档,但要在《开发策划书》中注明出处
4.8.《开发策划书》评审
1.软件开发计划要与项目组成员协商并达成共识,在评审之前要将计划发给所有成员征求
意见,并选择开发人员代表参加计划评审。

2.在《开发策划书》、《配置管理计划》、《测试计划》都编制完成后,由产品开发部门
负责人、产品经理(PM)、开发经理(DM)和系统分析员(SA)、测试经理、开发人员代表、配置管理员、质量保证人员(SQA)等进行评审(参见《评审控制程序》)。

形成《开发策划评审报告》。

评审后的《开发策划书》、《配置管理计划》、《测试计划》要纳入配置管理。

4.9.《开发策划书》的变更
开发计划等计划类变更可按开发进展进行调整。

若属于局部调整、只涉及项目组内部,且不影响整体进程,经开发经理提出、产品/项目经理认可后,开发部门负责人审批即可;若属于大范围调整,则在开发部长审批后需由事业部总经理批准,产品/项目经理和开发经理同时备案。

变更要求详见《变更管理控制程序》。

4.10.计划审查
开发计划的活动要由产品经理或项目经理以定期的方式,和事件驱动的方式进行审查。

审查周期由产品经理或项目经理根据需要确定,至少每月一次。

5.相关规程与文件
《配置管理程序》
《变更管理控制程序》
《评审控制程序》
《软件质量保证控制程序》
《软件项目跟踪与监控程序》
《开发策划作业指导书》
《软件估计作业指导书》
《需求备忘录》
《产品立项申请书》
《用户需求规格说明书》
6.输出文档
《开发策划书》
《小产品开发策划书》
《升级产品开发策划书》
《开发策划评审报告》
《测试计划》
《配置管理计划》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
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