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港二期工程01标段码头工程钢筋砼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2月20日一、工程概况本工程设计2个泊位码头平台布置成连续的高桩框架式,紧邻一期平台布置,长160米,宽28米。
平台分成4个结构段,悬臂分缝结构,排架间距7m,每榀排架基础为5根Φ1000mm钻孔灌注桩。
上部结构由现浇砼框架、靠船构件、前边梁、纵梁、轨道梁以及叠合板组成。
砼工程施工严格遵循《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水工砼施工规范》(SDJ207-82)、《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及其它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
二、施工工艺流程码头现浇砼分三次四段进行浇筑,共分12次砼浇筑,第一次先进行码头灌注桩砼浇注完成后先进行前三排14.8m高程桩帽、桁架、纵横梁施工,桩帽、桁架、纵撑整体一次性浇筑。
第二次再进行立柱施工,第三次进行轨道梁、纵梁施工。
共分为4个施工段,每40米分为一个工作面。
三、模板总体施工方法1、清水砼模板的设计与施工框架部分砼按清水砼标准施工。
桁架(靠船梁)采用定型钢模;第一排桩帽采用抱箍法施工;柱模板采用由厂家定做的定型钢模,模板每节长2.3m,再根据层高、与靠船平台等因素,确定其他的不标准的模板;桩帽、纵撑采用钢模板;走道板采用竹胶板,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
1)清水砼模板设计要点:①模板块尽量拼大,现场的接缝要少,且接缝位置有规律,尽可能隐蔽,模板拼缝处采用双面胶黏贴,确保接缝处不跑浆。
②各种连接部位按节点设计,针对不同的情况逐个画出节点图,以保证连接严密、牢固、可靠,保证施工时有足够的刚度,避免引起错台。
2)模板刚度的控制:①清水砼表面平整度<4mm,而模板的表面平整度将<2mm,所以在模板设计的过程中控制大模板的相对挠度<2mm,绝对挠度<4mm。
②加固措施:利用2根φ48的钢管作竖向龙骨,固定在样架上,用10#槽钢钻孔,孔的位置与对销螺栓相同,作横向围檩;用φ16钢筋加工成对销螺栓,水平穿在两边横向围檩外,并用铁板垫片加螺母固紧,对销螺栓的竖向间距为80cm,水平间距为70cm。
3)模板的选型:模板主要采用钢模,模板类型主要是采用750mm*1500mm钢模配合定型钢模;竹胶板主要用于梁体底模,平面尺寸2440 mm×1220 mm×18 mm的覆膜竹胶板。
桁架、立柱钢模配制15套模板,上部结构配置1套侧模板,桁架、纵横梁底模配置2套竹胶板。
2、模板的拆除不承重的梁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损坏的情况下可拆除,一般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侧模,一般第二天即可拆除。
承重模板和支架,在混凝土强度能承受自重时方可拆除,本工程的跨径最小为5.25m的梁和板达到混凝土设计等级的70%,方可拆除。
砼的强度按照现场养护的同条件试模确定。
模板及支架拆除时要符合图纸要求及相关规范的的规定。
3、模板、支架制作的允许偏差见下表1、钢筋制作、运输钢筋原材质量要求:钢筋的表面洁净无损伤,油渍污染和铁锈等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钢筋将平直,无局部弯曲,钢筋的调直遵守以下规定:钢筋加工的尺寸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加工后钢筋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下表的数值。
圆钢筋制成箍筋的末端弯钩长度加工后钢筋的允许偏差钢筋加工场地加工成型。
钢筋加工前先进行调直、除锈,制作时钢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和电弧焊工艺。
钢筋运输采用钢筋拖车将钢筋运至岸边,由吊车运至施工现场。
2、钢筋绑扎钢筋绑扎前应将垫层清理干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绑扎施工,钢筋绑扎采用“梅花”扣,绑丝要拧紧,不得缺扣,确保钢筋骨架牢固;绑扎铅丝头应向里按倒,不得伸向钢筋保护层。
由于钢筋上下层间距较大,为保证钢筋绑扎及砼浇筑过程中钢筋骨架结构尺寸及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上下层钢筋与箍筋焊牢,用水准仪控制标高。
钢筋底部、侧面设置保护层垫块,每平米垫块数量不少于3块,确保钢筋骨架在砼浇筑过程中不发生位移;垫块的抗压强度C30。
现场钢筋接长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处理符合规范要求。
绑扎过程中,防止脱模剂污染钢筋,绑扎允许偏差严格按照《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08)施工。
钢筋绑扎结束后,将铅丝等杂物清理干净,验收合格后挂牌进行标识,注明部位、完成时间、操作者、检验状态。
五、砼总体施工方法1、砼的供应:采用商品砼,汽车泵浇筑。
2、砼的运输:搅拌车运输。
3、砼浇筑:②当浇筑厚度大于50cm时,为保证振捣密实,将分层浇灌、分层捣实,并在下层拌合物凝固之前,将上层拌合物浇灌和振捣密实,其浇筑厚度将不大于振捣棒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③浇筑砼的最长间歇时间将按所用水泥品种及砼凝结条件确定,不得超过下表:砼浇筑的最长间歇时间要求表a、振捣方式与砼面垂直或斜向振捣,振捣器插入下层砼10cm左右。
b、振动棒的排列按行列式或交错式排列。
振捣时间每一插点的振捣时间为20~30秒,并以不出现气泡为止,对于拌合物不能直接到达的边、角等部位,将采用人工平仓,严禁采用振动器平仓。
对于振动后砼表面出现的泌水,用人工清除。
4、砼的养护:在平均气温高于+5℃条件下,用塑料布或土工布把砼覆盖并适时浇水,使砼在规定时间内有足够养护水份,养护时符合下列规定:开始养护时间:由温度决定,当最高气温低于25℃时,浇捣完毕12小时内加以覆盖、浇水养护。
当最高气温高于25℃时,浇捣完毕6小时内加以覆盖、浇水养护。
浇水养护时间的长短:对于普通水泥或矿渣水泥拌制的砼,将不少于7昼夜。
对掺有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砼,不少于14昼夜。
③浇水次数:已保持足够的湿润状态为标准,养护初期水泥水化作用较快,浇水次数要多。
气温高时,也将增加浇水次数。
浇水次数表砼养护强度达到90%以上,方准在其上行人或组织下一工序的施工。
5、伸缩缝和埋设件1)伸缩缝型式、尺寸、埋设位置和材料的品种规格符合施工图纸规定。
伸缩缝混凝土表面平整、洁净,外露铁件要割除。
2)埋设件严格按施工图纸规定预埋各种埋设件。
6、砼施工缝面的处理对因施工或设计要求予留的施工缝,必须进行凿毛处理。
施工缝处理:在砼强度达到2.5MPa左右,开始先凿除表面的软弱层砼,露出新鲜砼,使表面成毛面,再用竹刷或钢丝刷及高压水枪清理冲掉毛面的灰渣。
在下批砼浇筑前24h洒水湿润,并在浇筑前先铺2~3cm 厚的同砼强度的水泥砂浆,以确保新老砼接合良好。
垂直缝无法铺砂浆,可在缝面上刷水泥浆或提高一级砼强度。
六、上部结构施工上部结构包括现浇桩帽、纵撑、桁架、纵横梁、走道板、靠船梁。
垂直运输采用塔吊,布置2台臂长为50m的塔吊,在布置1#,3#泊位(见附图)。
塔吊安装和拆除均有有资质的公司进行,安装结束经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
1、模板施工桩帽、纵横系梁模板支架采用钢管扣件式支架体系,对拉螺杆沿高度方向布置三道,水平方向间距70 cm。
钢管支架体系需计算确定支撑立杆的间距,同时在搭设好的支架上预压荷载,试压下沉值满足要求时,方可进行上部结构施工。
钢管支架的搭设需符合钢管架支撑系统搭设操作规范。
桩帽、纵横梁模板的安装及拆除:模板安装采用常规的方法,但须注意高空作业安全。
模板的安装质量必须满足现行规定要求。
模板拆除,对于非承重的侧模等砼强度达到2.5Mpa以上,并保证模板拆除时砼不造成掉角等缺陷。
模板拆除时按照高空作业模板拆除规范进行操作,在拆除时编制详细可行的技术交底,并在拆模前24小时通知监理工程师,经同意后方可进行。
模板拆除时注意不能损坏模板,严禁猛撬硬拆;模板拆除后立即对表面进行清理,并涂刷均匀脱模剂,做好保护工作。
2、砼浇筑(1)浇筑砼时沿着长边方向分段一次连续进行。
砼汽车泵浇筑,运输用搅拌车运送。
(2)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5cm),表面振动器(或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必须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3)重视砼的表面处理:砼的表面的水泥砂浆较厚,初凝后至终凝前采用二次压光法。
即能很好地避免了干缩裂缝,又能使砼表面平整光滑,表面强度提高。
(4)砼终凝后,覆盖薄膜加草袋保温养护,保持砼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七、上部立柱、轨道梁、纵横梁砼施工1、上部立柱、轨道梁、纵横梁模板安装柱模板配置9套,采用定型钢模板,轨道梁、纵横梁侧模采用1套侧模,底模板采用18mm竹胶板两套模板按周转两次考虑,钢管、扣件按照需要提前采购进场。
考虑柱钢模拆除方便,柱和联系梁分开施工。
梁的侧模用Φ16螺杆进行对拉加固,间隔600mm设一道,螺杆在梁中穿过时使用塑料套管,便于拆模时螺杆能抽出周转使用。
梁起拱度按照千分之二确定,即7m跨起拱1.5cm, 5m跨起拱1.0cm。
模板的拼缝中均嵌海绵条。
钢管脚手架沿纵向间距0.6m,梁底钢管横向间距0.3m ,梁底横担均采用双扣件抗滑,并在梁底下加设1排顶撑,间距300mm。
步距1.5m.加双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
梁、平台板模板均采用18mm厚胶合板木模,5cm*10cm方木,模板支撑均采用直径φ48×3.5㎜的普通钢管搭设。
模板支架设计:陆上柱、纵横梁模板支架采用钢管扣件式支架体系,其钢管基础利用桩帽或已完纵横梁;钢管支撑在下层系梁、桩帽上时,底部垫竹胶板或方木,以免造成砼表面破损。
一系梁底钢管沿梁长方向间距45cm,,上部承重模板支架支撑在已施工的桩帽、纵横联系梁上。
顶层面板采用满堂脚手支撑体系,在桩帽顶开始搭设钢管间距0.6m,水平杆间距1.2m。
模板排架支撑构造要求:排架设纵横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时,将高处的扫地杆向低处延伸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立杆步距不大于 1.2m。
立杆在同一水平面内对接接长数量不得大于总数量的1/3,接长点应在层距端部的1/3距离范围内,接长杆应均匀分布在支撑架体平面范围内。
严禁相邻两根立杆同步接长,立杆的接长应采取满足支撑高度的最少接点原则。
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接头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点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扣件钢管支撑不宜使用垂直对接,如遇连接处采用对接扣件时,则对接处离开纵横向水平杆节点的距离应小于等于300mm,且其四周相邻的立杆支撑不得在同一水平面上出现对接。
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置,2m高度内允许偏差为15mm。
满堂模板排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排架立杆即每隔3.2m应设置一道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垂直剪刀撑应在垂直面上和立杆形成夹角45°~60°的交叉斜杆,并与立杆用转角扣件相连接,以确保支撑排架的刚度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