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第三章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信息中心==【答疑解惑专栏】疑问1:民事诉讼法规定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是否意味着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权利完全相同?解答:民事诉讼中规定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并不意味着当事人在诉讼中所享有的诉讼权利完全相同。

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是给予当事人平等的诉讼地位,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的诉讼义务,这种平等是一种对等关系。

当事人双方在诉讼中的权利是相同的,比如双方都有申请调解的权利,都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都有进行辩论的权利;而有些权权利则是对等的,比如原告行使起诉权以后,被即享有对其提出反诉的权利。

原告与被告在诉讼中所享有的权利对比如下:原被告双方共同享有的诉讼权利申请调解、和解、进行辩论、委托诉讼代理人、申请回避、查阅、复制笔录、上诉等权利原告单独享有的诉讼权利增加、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撤诉的权利被告单独享有的诉讼权利反驳、承认原告诉讼请求,提出反诉的权利疑问2: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调解原则,是否可以理解为调解是法院解决民事纠纷的必经程序?解答:民事诉讼法虽然将法院调解规定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这不意味着法院在解决民事纠纷时必须调解以后,才能作出判决。

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的法院调解首先应当遵循自愿的原则,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人民法院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不能强制调解。

但在审理离婚案件时,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及时作出判决。

疑问3:调解中的合法性原则,是否是要求法院在调解中严格按照程序法以及实体的规定进行调解?解答:民事诉讼中的调解与判决存在一定的区别:判决是在法院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严格依法作出的,具有职权性和严格的规范性的特点。

而调解则突出了当事人处分权的作用,在程序规范方面,法院必须严格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调解程序主持调解活动;在实体方面则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处分权的行使。

由于是否能够达成实体协议,以及形成怎样的协议,与当事人的主观判断有密切关系。

所以,调解实体方面的合法性,主要是当事人处分权行使的合法性。

比如,原告诉被告返还500元借款,在借款事实成立的前提下,当事人双方可以互作让步。

疑问4:我国的辩论原则与西方国家的辩论原则的含义是否一致?解答: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辩论原则与西方国家民事诉讼的辩论原则(辩论主义)存在重大区别。

我国民事诉讼的辩论原则的实质,是当事人在诉讼中享有辩论的权利。

而在西方国家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辩论原则,则反映了诉讼结构的问题。

按照西方国家民事诉讼法辩论原则的要求,法院要受当事人辩论的约束,即:事实主张由当事人提出;当事人不争的事实法院必须照此认定;法院只能针对当事人主张的证据进行调查。

法院不能在当事人主张之外认定事实和收集、调查证据。

疑问5:当事人处分其程序权利,是否一定会处分到实体权利?解答: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处分权行使的范围包括对程序权利的处置,也包括对实体权利的处置。

在通过情况下,当事人要实现对其实体权利的处置,首先应当处置其诉讼权利。

比如,当事人一方若要与对方达成调解协议,首先应当行使申请调解的权利。

但是,当事人对程序权利的处置,却不一定会涉及到实体权利的处分。

比如,原告行使撤诉的权利,就不会处置其实体权利。

疑问6:在执行程序中,为什么当事人可以和解,而法院不能进行调解?解答:在执行程序中,是涉及到当事人自身利益的实现,根据意思自治的原则,当事人当然可以依法对自己的利益进行处置。

当事人和解的行为是其所享有的处分权在执行程序中的体现。

但是,当事人在执行程序中达成和解协议,其目的是为了结束执程序。

当事人形成的和解协议并不意味着改变了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在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和解协议的内容时,另一方当事人仍可以要求法院按照原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予以执行。

与此不同,法院在执行程序中却不能主持当事人进行调解,有以下几点理由:1、执行组织行使的是审判权中的强制执行权力,其基本的功能是强制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而不具有审理、解决纠纷的功能;而对民事案件的调解权是属于法院审理、判决权的内容;2、调解是法院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只有在存在民事争议的前提下,调解才具有意义。

在执行程序中,执行的依据是存在已生效的法律文书,当事人之间已不存在民事权利争议,所以无调解的利用可言;3、法院若用调解方式促使当事人在执行程序中达成调解协议,实际上也就改变了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而根据法律的规定,法院若要改变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不但要求生效文必须存在错误,同时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审判程序依法再审后才能重新作出调解或判决。

综上所述,在执行程序中当事人是可以进行和解的,而法院是不能进行调解的。

疑问7:公开审判的案件,是否意味着案件审理的一切内容都公开?解答:公开审判制度的核心内容,是案件的审理过程向社会公开,但并不意味着案件审理的一切内容都向社会公开。

其中,合议庭的评议活动不向社会公开,这是为了确保合议庭的每一位成员充分、如实地发表对案件的处理意见所必须的。

除此之外,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程序结构安排,案件开庭审理前的准备程序内容也无法公开。

疑问8: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是否开庭审理,判决是否公开宣告?解答:公开审判与开庭审理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

公开是指审理的过程向社会公开,公众可以进行法庭旁听;而开庭指的是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具体形式,是在法庭的主持下,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案件进行审理。

公开审判的案件,法院一定开庭审理;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法院也要开庭,只不过庭审的过程不向社会开放,公众不能进入法庭旁听。

此外,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无论法院是否公开审理案件,判决结果一律应当公开宣告。

疑问9:合议庭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如果无法形成多数意见,审判长是否有权决定案件的处理结果?解答:根据我国法院组织法以及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我国法院依法独立审判民事案件,是指法院作为一个整体独立,而非合议庭独立或审判员独立。

如果合议庭无法形成多数意见,审判长无权决定案件的处理结果,而只能报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疑问10:合议庭若是由审判员与陪审员共同组成的,那么陪审员的职权如何?解答: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陪审员参与民案件的审理,与审判员享有同等的权力,即可以对案件的事实审理和法律适用发表意见。

但有一点应当注意,陪审员在合议庭中不能担任审判长。

【同步测试与参考答案】同步测试:1.名词解释(1)民事诉讼基本原则(2)民事诉讼的特有原则(3)诉讼权利平等原则(4)法院调解原则(5)处分原则(6)辩论原则(7)直接原则(8)言词原则(9)公开审判制度(10)合议制度(11)回避制度(12)两审终审制度2.单项选择题(1)诉讼权利平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

A.享有相同的诉讼权利B.享有同等的诉讼权利C.享有对等的诉讼权利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人民法院对案件依法独立进行审判,不受()。

A.立法机关的干涉B.检察机关的干涉C.行政机关的干涉D.任何机关的干涉(3)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范围()。

A.仅限于实体权利B.仅限于程序权利C.既可以处分实体权利也可以处分程序权利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在民事诉讼中,辩论原则适用的阶段是()。

A.诉讼的全过程B.审判程序C.执程序程序D.庭审阶段(5)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检察机关有权对()。

A.诉讼活动进行监督B.人民法院审判活动进行监督C.当事人的诉讼活动进行监督D.其他诉讼参与的诉讼活动进行监督(6)人民法院审判独立是指()。

A.合议庭独立B.审判员独立C.审判委员会独立D.法院作为一个整体独立(7)以下不可以提出上诉的判决有()。

A.基层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B.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C.高级人民作出的一审判决D.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8)调解是人民法院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形式,关于生效调解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调解书的效力高于法院的判决书B.调解书的效力低于法院判决书C.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效力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3.多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辩论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有()。

A.是民事诉讼的特有原则B.既可以对程序问题进行辩论也可以对实体进行辩论C.当事人可以相互辩论也可以与审判员辩论D.只适用于审判程序(2)以下属于民事诉讼特有原则的有()。

A.适用法律平等原则B.处分原则C.检察监督原则D.法院调解原则(3)以下案件不公开审理的有()。

A.离婚案件B.合同案件C.个人隐私案件D.涉及国家机密案件(4)人民检察院可以对人民法院作出的以下裁判提出抗诉()。

A.一审生效判决B.二审判决C.驳回起诉的生效裁定D.不予受理的生效裁定(5)以下关于陪审员的说法正确的有()。

A.有权认定案件事实B.有权适用法律C.可以被要求回避D.可以担任审判长(6)在民事诉讼中,不能对当事人利益进行处分的有()。

A.审判员B.证人C.经当事人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D.法定诉讼代理人(7)必须适用合议制审理民事案件的法院有()。

A.基层人民法院B.中级人民法院C.高级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法院(8)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以下人员可以担任合议庭的审判长()。

A.院长B.审判员C.陪审员D.庭长(9)鉴定人的回避不应当由()决定。

A.院长B.庭长C.审判长D.审判委员(10)外国当事人在我国人民法院进行民事诉讼()。

A.与我国当事人享有同等的权利B.采取同等对等原则C.不能委托律师代理诉讼D.只能委托中国律师代理诉讼(11)当事人双方都享有的诉讼权利包括()。

A.申请调解的权利B.撤诉的权利C.反诉的权利D.和解的权利(12)回避的对象不包括()。

A.审判员B.当事人的近亲属C.翻译D.证人4.简答题(1)简答辩论原则的内容。

(2)简答公开审判制度的内容。

(3)简答处分原则的内容。

5.论述题试述法院调解参考答案:1.名词解释(1)参见教材第26页。

(2)参见教材第29页。

(3)参见教材第29页。

(4)参见教材第33页。

(5)参见教材第42页。

(6)参见教材第39页。

(7)参见教材第47页。

(8)参见教材第49页。

(9)参见教材第51页。

(10)参见教材第54页。

(11)参见教材第55页。

(12)参见教材第57页。

2.单项选择题(1)B (2)C (3)C (4)B (5)B (6)D (7)D (8)C3.多项选择题(1)ABD (2)ABD (3)CD (4)ABCD (5)ABC (6)AB(7)BCD (8)ABD (9)ABD (10)ABD (11)AD (12)BD4.简答题(答题要点)(1)辩论原则的内容包括:①当事人享有辩论的权利;②当事人可以对程序问题和实体问题进行辩论;③辩论的形式包括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两种;④辩论原则适用于审判程序;⑤未经当事人辩论法院不得作出裁判。

(2)公开审判制度包括以下内容:①开庭3日前公告当事人的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②庭审过程向社会公开;③判决应当公开宣告;④违反公开审判制度的后果的,若当事人提起上诉的,二审法院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