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题目:我国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山东财经大学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山东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士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指导教师签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年月日我国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经济一体化加深,金融全球化飞速发展,金融混业化的趋势在逐渐加强,区域性及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一再发生,诸如债务危机、次货危机、冰岛破产、希腊债务危机等事件,对世界各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此形势下,许多国家都将银行监管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对我国银行业的监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自银监会成立至今,我国的银行监管体系在不断地得到完善,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难以适应当今的金融环境,因此改革银行监管体系势在必行。

关键词:银行监管问题对策Our country Bank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existence questionand countermeasureABSTRACTIn world economics fast development today,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deepens, the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rapid development, the finance mixes industry the tendency is strengthening gradually,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and the worldwide basis economic crisis occurs repeatedly, such as the debt crisis, the substandard goods crisis, Iceland go bankrupt, events and so on Greek debt crisis, has all had the negative influence to the various countries economy continually development. Under this situation, many countries all place bank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in the important position, also set a higher request to Our country Banking industry's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Can establish from the silver jail until now, our country's bank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system in obtains the consummation unceasingly, but still has many problems, adapts to the now financial circumstances with difficulty, therefore reforms the bank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system imperative.Keywords: Banking supervision The problem Countermeasures目录一、引言 (1)二、我国银行监管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1)(一)我国银行监管的现状 (1)(二)我国银行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我国银行监管的法律体制不健全 (2)2、市场约束机制不够 (2)3、监管的力度不够 (3)4、监管人员素质不高不适应监管要求 (3)5、监管部门的协调机制不顺畅 (3)6、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 (4)三、外国银行监管制度借鉴 (4)(一)美国银行监管制度借鉴 (4)(二)德国银行监管制度借鉴 (5)四、我国银行监管问题对策 (5)(一)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体系 (5)(二)健全市场约束机制 (5)(三)监管行为规范化 (6)(四)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 (6)(五)加强银监会与监管部门的协调 (6)(六)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监管方式 (7)(七)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7)(八)建立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 (7)参考文献 (8)一、引言银行是通过存款、放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任务的信用机构。

银行监管是指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通过制定市场准入机制、风险监管和市场退出等制度,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进行有效监督,确保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

银行作为国民经济重要部门之一,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其经营活动具有深刻的渗透性和广泛的扩散性功能,银行业的运行深刻影响着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等的发展。

在完全竞争的经济环境下,银行可以有效的调剂资金的余缺,降低资金需求双方的借贷成本,同时通过银行的转账结算服务为公众提供了高效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但银行业同其他行业一样都可能因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等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

银行监管对整个经济的作用不言而喻。

银行监管是政府对经济进行管制的重要手段,当前世界各国的总体趋势是加强对银行等监管。

二十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多次危机,包括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到崩溃,,墨西哥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等。

1997年,由于泰国过快的金融自由化改革,政府在汇率方面决策失误以及缺乏必要的强有力的金融监管使得泰国成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地。

而当时的香港政府对市场直接采取的干预措施成功击退了国际投机者并在此后形成了积极不干预政策。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180个成员国中有133个国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银行危机。

在主要发达国家均出现了严重的银行业问题,并且许多国家的银行危机都是在本国金融自由化过程中或是金融自由化后发生的,由于金融自由化理论主张改革金融制度,改革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限制,增强国内的筹资功能以改变对外资的过度依赖,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使之市场化。

金融自由化瓦解了传统的银行监管体系,事前不能有效地控制银行风险的暴露,增大了银行危机发生的概率。

金融自由化目的是使利率能反映资金供求,汇率能反映外汇供求,促进国内储蓄率的提高,最终达到抑制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但同时也放松了银行监管,采取监管措施仍然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我国的金融制度还处在较为严格的管制阶段,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也是不可避免的。

我国的商业银行改革已到关键时期,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监管经验,在放松金融管制的同时,针对我国现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改革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引言部分可以精简一下)二、我国银行监管的现状及主要问题(一)我国银行监管的现状1995年,我国颁布《人民银行法》之后,《商业银行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相继颁布,这三部法律构成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法律核心。

众多针对银行新兴业务的法规也相继推出,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分工明确的法律监管体系。

在信息披露方面,《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对信息披露已经有所涉及,2002 年 5 月21 日,我国出台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对我国银行业信息披露的内容、方式等都做出了规定,它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信息披露制度与国际监管标准的接轨。

在市场准入方面,我国已经有了较为严格的规定。

我国的《商业银行法》规定“设立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 亿元人民币,城市合作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 亿元人民币,农村合作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0 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应当是实缴资本。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外资银行业逐渐在我国设立机构,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市场退出方面,我国银行业的退出机制建立时间并不长,1995 年中国人民银行接管中银信托投资公司使市场退出问题出现,1997 年金融危机后,我国监管当局意识到了市场退出机制的重要性,市场退出机制取得一些成效。

大部分机构采用接管、撤销和重组的方式退出市场而基本不采用破产的方式。

我国银行业的监管手段,主要分为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两种。

银监会在2005年已经颁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场检查规程》“现场检查的形式主要有询问银行的内部人员相关的检查内容;查阅、复制相关的文件、资料并保存重要资料;对银行计算机系统进行详细检查。

”银监会于2004 年颁布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规程(试行)》,该规程具体规定了银行业非现场检查的内容和程序等,目前我国的非现场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流动性、市场风险等。

2003 年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金融系统分业监管模式的建立。

从形式上看,我国的银行监管体制已经基本建立,这种监管模式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国际金融形势的变化,金融危机过后,我们也应当反思我国银行业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以更好的防范危机。

银行监管是应对银行危机,保护公众利益和实现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总的来说,现在我国的银行监管体制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问题,我国的银行监管体制需要不断地完善与改革。

(二)我国对银行业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1、我国银行监管的法律体制不健全我国银行监管制度的起步比较晚,法律制度尚不完善,这成为制约提高银行监管水平的障碍。

银行监管机构实施有效银行监管都要以完善的法规体系作为为前提。

2003年,银监会成立之后,我国制定了很多的法律法规,对规范银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但现在的法律很不完善,颁布的法律法规比较笼统,这使得监管机构对银行业的监管并不规范。

现行的监管法规大多都是对行业原则上的概括,没有明确具体内容、标准、原则、手段等实施细则和操作规范,缺乏可操作性。

另外,我国银行监管法律体系并不系统,现行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虽然多次修改,但仍旧与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之间没有形成严密的法律体系,存在着重复后者缺失的现象。

现如今,我国的金融行业发展迅速不断创新,银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电子银行也在迅速发展,但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却明显滞后,并没有跟上行业发展的脚步,有些规定条文与当今社会发展不配套,许多领域也存在法律的真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