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二章脑科学与儿童学习 ppt课件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二章脑科学与儿童学习 ppt课件

* “奇特的裂脑人”
* 开发右脑的方法
躯体运动区 中央沟 书写语言中枢
躯体感觉区
听觉性语 言中枢
视觉语言中枢
运动性语 言中枢
听觉中枢
视觉中枢
人类大脑皮层(左半球外侧)的语言中枢 运动性失语症:能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的谈话,不能讲话。 感觉性失语症:会讲话书写,能看懂文字,但听不懂别人的谈话。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二章脑科学与儿童学习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二章脑科学与儿童学习
二、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大脑功能单侧化
人的大脑两半球存在着机能上的分工,对大多数人来说,
左半球是处理语言信息的“优势半球”,它还能完成那些复杂、连续、 有分析的活动以及熟练地进行数学计算。右半球对非语言性的视觉图像 的感知和分析比左半球占优势。 与语言、数学、逻辑和理论等有关的内容偏于左半球,而音乐、美术等 与形象、空间知觉、直觉、想象等有关的内容侧偏重于右半球。三、学前儿童的学习障碍 Nhomakorabea脑生理机制
(三)影响早期脑机能发展的因素 1、孕妇良好的生活习惯(吸烟、喝酒、营养不良、感染、用药危害胎儿 发育)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3、让学前儿童多做不同类型的游戏 4、培养学前儿童语言能力 5、左右脑同时开发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二章脑科学与 儿童学习
小鸭的追随行为
2、劳伦兹首先发现儿童的关键期
劳伦兹(Konrad Lorenz,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1973年由 于对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而获诺贝尔奖。
劳伦兹首先研究的是鹅的认母行为,1935年劳伦兹在研究刚出生的小鹅 的行为发现,小鹅在刚出生的20个小时以内,有明显的认母行为。它追随第 一次见到的活动物体,并把它当成“母亲”。当小鹅第一个见到的是鹅妈妈 时,就跟鹅妈妈走,而当小鹅见到的是劳伦兹时,就跟随劳伦兹走,并把他 当成“母亲”。可是,劳伦兹后来又发现,如果在出生后的20小时内不让小 鹅接触到活动物体,过了一、二天后,无论是鹅妈妈还是劳伦兹,尽管再努 力与小鹅接触,小鹅都不会跟随,即小鹅这种认母行为丧失了。 于是,劳伦 兹把这种无需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叫做“印刻”现象。“印 刻”现象发生的时期叫做“发展关键期”。
三、学前儿童的学习障碍与脑生理机制
(一)多动症与学习 1、什么是多动症:表现为注意力缺乏、活动过多、冲动性强、延迟满足困
难等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的心理行为病症。 2、表现:
注意缺陷 活动过度 好冲动 认知障碍与学习困难 情绪行为障碍 3、产生原因:遗传、脑的发育、脑损伤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二章脑科学与儿童学习
*4~6月是吞咽咀嚼关键期; * 8 ~ 9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 * 7 ~ 10个月是爬的关键期 * 10 ~ 12个月是站、走的关键期 * 0 ~ 6岁,特别是( 2 ~3岁口头语言、 4~5岁书面语言、 5 ~6岁掌握
语言词汇)左右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
* 3岁左右是识字的最佳时期;性格养成关键期 * 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 4岁左右是数字概念形成的最佳时期 * 3 ~ 5岁是音乐灵感发展的最佳时期 * 3 ~ 6岁是想象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等等
学前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学前儿童学习的脑科学基础 与方式、特点
第一节 脑科学基础 第二节 学习的基本方式 第三节 学习的主要特点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二章脑科学与儿童学习
一、脑科学研究与学前儿童的学习
1、发展(学习)关键期: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 作用的时期。在人的发展中,对某一方面环境影响最敏感的时期。
三、学前儿童的学习障碍与脑生理机制
(二)学习困难 1、定义:归因于神经系统造成的,特征是辨认字的正确性和流畅度有困难,
以及无法拼写,语言的拼音组成有困难。 2、表现:
感知觉障碍 精细运动障碍 言语发育障碍 注意力不集中 情绪障碍 社会适应不良 3、原因:生理、环境(家庭、学校教育不当)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二章脑科学与儿童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