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施工组织设计(案)报审表广西金川160万吨硫酸工程设备安装施工案文件编号:BY/安-QH04-2012批准:审核:编制:八冶建设集团广西金川工程指挥部安装项目部1、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160万t/a硫酸工程设计单位:中国蒽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建设单位:广西金川有色金属公司监理单位:梦溪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八冶建设集团广西金川工程安装项目部项目地点:广西市企沙镇金川工业园区工程子项包括烟气净化,烟气脱硫,干吸,转化,废酸废水,综合管网,综合楼,循环水,风机房,风机循环水,雨水收集池11个子项,各类泵、风机、槽罐为177 台。
1.2质量目标:符合设计要求、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单位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1.3工期目标:格按照进度计划要求,合理安排、精心组织施工,确保于2013年3月30日完成本合同围的全部施工容。
1.4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格按照GB/T28001-2001标准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依据八冶公司颁布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办法/作业指导书》对本项目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进行管理,杜绝重大伤亡事故、机械事故、交通事故和火灾事故的发生,千人负伤率控制在3‰以。
格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施工现场保持整洁有序,定期检查,树立文明施工的良好形象,创文明工地。
格按照GB/T24001-2004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依据有关规定和八冶公司颁布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办法/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本项目的环境进行管理,控制污染,确保现场噪音、污水、粉尘及固体废弃物达标排放。
2、编制依据2.1广西金川160万t/a硫酸工程合同文件。
2.2中国恩菲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施工图。
2.3现行的标准、规、规程及相关法律、法规。
GB50231-2009《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75-2010《压缩机、风机、泵安装施工及验收规》SH/T3542-2007《油化工静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规程》GB50236-201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验收规》GB50484-2008《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2.4八冶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办法/作业指导书》等企业标准。
2.5我公司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机械设备装备情况。
2.6我公司承担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3、工程量3.2干吸设备:3.3循环水设备:4、施工准备4.1 技术准备4.1.1根据施工需要收集项目必需的标准规及标准图集等。
4.1.2本工程设计到的各专业施工图纸:4.1.3施工前对项目部所有职能人员和施工班组进行交底,组织项目部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图纸学习和自审,并参加图纸会审。
4.1.4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建设单位要求,编制详细且指导施工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案)、施工进度网络计划、项目质量计划、环境管理计划、安全管理计划。
4.2 人力资源准备4.2.1在劳动力的配备上要结合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能充分体现作业性强、工种技能要求高及各工种相互配合的特点。
4.2.2项目部对作业班组实行包工制,并签定项目劳务合同,以明确各自的责、权、利,确保项目劳务合同的全面履行。
4.2.3为确保工程工期,须按照开工日期和施工进度计划及时地组织劳动力进场,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动态管理的办法,编制各主要节点的施工计划。
做到合理利用劳动力,定期检查工程进度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力量,为工程施工提供保证,尽量避免出现空闲操作面。
4.2.4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每班工作10小时,高峰期采用两班倒班作业。
4.3 施工机械设备准备施工机械设备根据工程需要配置,并经调试运转合格后投入使用。
检测设备应根据专业面需要配置,并经校检合格后投入使用。
所有施工设备首次进场时,须通过建设单位相关人员检查。
4.4 施工现场准备4.4.1临时建筑、运输道路、水源、电源、蒸汽、压缩空气和照明等,应能满足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需要;4.4.2安装过程中,宜避免与建筑或其他作业交叉进行;4.4.3应有防尘、防雨和排污的措施;4.4.4应设置消防设施;4.4.5应符合卫生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4.5设备、构配件入场前准备4.5.1相关人员应做好配合,尽早确定工程所需设备、构配件的种类、规格、用量和需用日期,将用设备、构配件计划通知甲乙双有关部门,使各面为工程开工作好充分的设备、构配件供应,从计划、供应、采购、保管、使用五个环节进行格管理,并接受业主及监理单位的监督检查。
4.5.2凡进场设备、构配件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必要时还需出具材质复检报告,不合格产品一律禁使用。
5、施工案5.1设备基础放线、设备就位、找正和调平(通用部分)5.1.1 机械设备就位前,应按施工图和相关建筑物的轴线、边缘线、标高线,划定安装的基准线。
5.1.2 相互有连接、衔接或排列关系的机械设备,应划定共同的安装基准线,并应按设备的具体要求埋设中心标板或基准点。
中心标板或基准点的埋设应正确和牢固,其材料宜选用铜材或不锈钢材。
5.1.3 平面位置安装基准线与基础实际轴线或与厂房墙、柱的实际轴线、边缘线的距离,其允偏差为±20mm。
5.1.4 机械设备定位基准的面、线或点与安装基准线的平面位置和标高的允偏差,应符合表3.0.4的规定。
5.1.5机械设备找正、调平的测量位置,当随机技术文件无规定时,宜在下列部位中选择:1 机械设备的主要工作面;2 支承滑动部件的导向面;3 轴颈或外露轴的表面;4 部件上加工精度较高的表面;5 机械设备上应为水平或垂直的主要轮廓面;6 连续输送设备和金属结构宣选在主要部件的基准面的部位,相邻两测点间距离不宜大于6m。
5.1.6机械设备找正、调平的定位基准的面、线或点确定后,其找正、调平应在确定的测量位置上进行检验,且应做好标记,复检时应在原来的测量位置。
5.1.7机械设备安装精度的偏差,宜符合下列要求:1 能补偿受力或温度变化后所引起的偏差;2 能补偿使用过程中磨损所引起的偏差;3 不增加功率损耗;4 使转动平稳;5 有利于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
5.2设备地脚螺栓、垫铁和灌浆(通用部分)5.2.1地脚螺栓5.2.1.1安装预留中的地脚螺栓(图4.1.1),应符合下列要求:1地脚螺栓在安放前,应将预留中的杂物清理干净;2地脚螺栓在预留中应垂直;3地脚螺栓任一部分与孑L壁的间距不宜小于15mm;地脚螺栓底端不应碰底;4地脚螺栓上的油污和氧化皮等应清除干净,螺纹部分应涂上油脂;5螺母与垫圈、垫圈与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均应紧密;6拧紧螺母后、螺栓应露出螺母,其露出的长度宜为2~3个螺距;7应在预留中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拧紧地脚螺栓,各螺栓的拧紧力应均匀。
5.2.1.2安装“T”形头地脚螺栓(图4.1.2),应符合下列要求:l“T”形头地脚螺栓应与“T”形头地脚螺栓用锚板配套使用;2“T”形头地脚螺栓相关的尺寸,宜符合表4.1.2的规定;3埋设“T”形头地脚螺栓用锚板应牢固、平正;螺栓安装前,应加设临时盖板保护,并应防止油、水、杂物掉人;护管与锚板应进行密封焊接;4地脚螺栓光杆部分和锚板应涂防锈漆;5预留或护管的密封填充物,应符合设计规定。
5.2.2垫铁5.2.2.1 找正调平机械设备用的垫铁,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宜按GB50231-2009规附录A的规定制作和使用。
5.2.2.2当机械设备的载荷由垫铁组承受时,垫铁组的安放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个地脚螺栓的旁边应至少有一组垫铁;2垫铁组在能放稳和不影响灌浆的条件下,应放在靠近地脚螺栓和底座主要受力部位下;3相邻两垫铁组间的距离,宜为500~1000mm;4设备底座有接缝处的两侧,应各安放一组垫铁;5.2.2.3垫铁组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1承受载荷的垫铁组,应使用成对斜垫铁;2承受重负荷或有连续振动的设备,宜使用平垫铁;.3每一垫铁组的块数不宜超过5块;4放置平垫铁时,厚的宜放在下面,薄的宜放在中间;5垫铁的厚度不宜小于2mm;6除铸铁垫铁外,各垫铁相互间应用定位焊焊牢。
5.2.2.4每一垫铁组应放置整齐平稳,并接触良好。
机械设备调平后,每组垫铁均应压紧,并应用手锤逐组轻击昕音检查。
对高速运转机械设备的垫铁组,当采用0.05 mm塞尺检查垫铁之间和垫铁与设备底座面之问的间隙时,在垫铁同一断面两侧塞人的长度之和不应大于垫铁长度或宽度的1/3。
5.2.2.5机械设备调平后,垫铁端面应露出设备底面外缘;平垫铁宜露出10~30mm;斜垫铁宜露出10~50mm。
垫铁组伸入设备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设备地脚螺栓的中心。
5.2.2.6安装在金属结构上的设备调平后,其垫铁均应与金属结构用定位焊焊牢。
5.2.3灌浆5.2.3.1预留地脚螺栓或机械设备底座与基础之间的灌浆,其配制、性能和养护应符合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GB 50119-2003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的有关规定。
5.2.3.2预留地脚螺栓灌浆前,灌浆处应清洗洁净;灌浆宜采用细碎混凝土,其强度应比基础或地坪的混凝土强度高一级;灌浆时应捣实,不应使地脚螺栓歪斜和影响机械设备的安装精度。
5.2.3.3灌浆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
但用于固定垫铁或防止油、水进入的灌浆层,其厚度可小于25mm。
5.2.3.4灌浆前应敷设外模板。
外模板至设备底座外缘的间距不宜小于60mm;模板拆除后,表面应进行抹面处理。
5.2.3.5当机械设备底座下不需全部灌浆,且灌浆层需承受设备负荷时,应设置模板。
5.3泵类设备安装(动设备安装)5.3.1泵的清洗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5.3.1.1整体出厂的泵在防锈保证期,其部零件不宜拆卸,只清洗外表。
当超过防锈保证期或有明显缺陷需拆卸时,其拆卸、清洗和检查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当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5.3.1.1.1拆下叶轮部件应清洗洁净,叶轮应无损伤;5.3.1.1.2冷却水管路应清洗洁净,并应保持畅通;5.3.1.1.3管道泵和共轴式泵不宜拆卸;5.3.1.2解体出厂的泵的清洗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5.3.1.2.1泵的主要零件、部件和附属设备、中分面和套装零件、部件的端面不得有擦伤和划痕;轴的表面不得有裂纹、压伤及其它缺陷。
清洗洁净后应去除水分并应将零件、部件和设备表面涂上润滑油和按装配的顺序分类放置;5.3.1.2.2泵壳垂直中分面不宜折卸和清洗。
5.3.2整体安装的泵,纵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1000,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1000,并应在泵的进出口法兰面或其它水平面上进行测量;解体安装的泵纵向和横向安装水平偏差均不应大于0.05/1000,并应在水平中分面、轴的外露部分、底座的水平加工面上进行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