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择伐作业与更新
[摘要]:森林是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不能采取掠夺式的开采,而本文提出的森林择伐作业,对于合理采伐具有一定意义。
本文主要论述择伐的集约择伐法与粗放择伐法,通过本文的论述,希望调动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虽然他们是可再生资源,但是如果掠夺式开采,那就很难短期内恢复。
[关键词]:森林择伐更新
中图分类号:f840.66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
1009-914x(2012)12- 0110 -01
长期以来,我国的森林采伐以木材利用为主要日的,给森林本身和环境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随着传统的采伐方式在森林环境保护方面存在问题的加重,以及我国林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向生态效益为主的转变。
择伐作业是每次在林中有选择性地伐去一部分成熟木,林地上始终保持着多龄级林木,森林的天然更新是连续进行的,择伐后更新的林分仍是异龄复层林。
由于择伐作业伐去了一部分上层木,改善了林内光照条件,提高了土壤温度,同时采伐后,保留有较多的林木与下木,森林环境条件保持得较好,这都能有助于种子的发芽与幼苗幼树的生长。
因此,采伐得好的择伐林,天然更新是容易获得成功的,因为它符合森林发生发展进程的规律,很接近形成原始林的更新过程。
其不同点仅在于择伐是通过采伐成熟林木造成林冠的疏开,而原始林则是
通过老龄过熟木的自然枯死和腐朽造成林冠的稀疏。
择伐通常是与天然更新相配合进行的,但在天然更新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并不排除采用人工植苗或播种的方法来弥补天然更新的不足。
择伐就其经营的集约程度,分为集约择伐法与粗放择伐法。
1.集约择伐法
集约择伐是经营集约度高的择伐方法。
它又可划分为单株择伐与群状择伐。
①单株择伐是在林地上伐去单株散生的已达轮伐期和劣质的林木。
采伐后,林地上所形成的每块空隙地面积较小,时常只有较耐阴的树种才能得到更新。
单株择伐虽然对森林环境的影响不大,但在每块空隙地上更新起来新林木会受毗邻树木延伸树冠的压抑。
②群状择伐是小团状或小块状的采伐成熟木,每块可包括两株或更多的林木,块的最大直径可达周围树高的2倍。
块状地的大小可根据树种对光照的要求来确定,喜光树种可大些,耐阴树种可小些。
在实行群状择伐的林分中,每一个块状林是由同龄的树木所组成,但从全林来看,仍是异龄的。
此种择伐一般采用天然更新,但更新不良时,也要用人工更新加以辅助。
集约择伐无论采用单株或群状择伐,应始终保持有各种大小林木的均匀分布。
择伐后的森林结构仍接近于原始林相,其重要区别在于,天然林内通常存在着衰老木、枯死木及风倒木,而人工经营的林分则较规整。
采伐强度严格说来,应该采伐量与林木净生长量保持平衡。
间隔期决定于采伐量与生长量。
采伐木的选择应本着“采大留小、采劣留优”的原则,并要维持各种大小林木的均匀分布。
集约择伐要求很高的作业技术与管理水平,适用于山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护坡林、护岸林等),经营强度高的林区应用于用材林。
为了使一个林分的采伐量不超过间隔期内林木的生长量,并维持生态环境,应严格控制采伐强度,而且应将蓄积采伐强度与株数采伐强度结合起来考虑。
一般情况下,上层林冠郁闭度不应小于0.5,用材林可小些,防护林宜大一些。
国家规定的更新择伐也属于集约择伐的范畴,它适用于所有的公益林(包括各类山地防护林、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与风景林等),不以取得木材为目的,只采伐已经衰老、行将死亡的过熟木,以及各个径级的病腐木、虫害木以保证林分健康的发展,并获得良好的更新为目标。
所以更新择伐的时间、强度等因素应视林分实际情况来确定,无法统一作出一定的规定。
2.粗放择伐法
粗放择伐是与集约择伐相对而言,着重于木材的利用,取材是主要目的,从而忽视今后森林的产量与质量。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边远林区,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所采用的径级择伐即为一种粗放择伐;一些发达国家在南亚、南美、非洲等一些发展中国家购租林地,施用粗放择伐法,在采伐时,单纯取材,往往施用很大的择伐强度,而且只采好的与大径级的林木,森林恢复颇难。
径级择伐,确定采伐木的标准主要是径级,即根据对木材的要求,决定最低的采伐径级。
只有在最低采伐径级以上的林木才采伐。
生产单位为了追求低成本、高收益,常常只采伐一定径级以上的健
康优良木,而对已达到规定径级的病腐木、弯曲木、濒死木等弃之不顾。
我国的东北林区在日伪统治时期就是这样采伐的,俗称“拔大毛”式的采伐。
建国初期,为了获得急需的大量木材,对红松林、云杉林的采伐,也沿用了此种方法,常常是去大留小,采优留劣,保留郁闭度不定,伐后林相一般都很残败,这一点伊春的林业工人深有感触。
一般说来径级择伐的采伐强度为30%~60%,甚至更高。
伐后林分郁闭度较低,甚至在0.4以下,目的树种砍去甚多,次要树种占了优势,保留木易发生枯梢风倒,森林恢复十分缓慢。
现在东北林区各林业局普遍采用择伐作业,有的林业局还明确规定对原始林、原生次生林(过伐林)施用类似径级择伐的作业方法,对目的树种红松、云杉的直径大于32cm,冷杉大于22cm,水曲柳、核桃楸等26cm以上,其他树种l0cm以上的林木进行采伐,但其做法与要求却与粗放的径级择伐明显不同。
比如,采伐过程中要考虑保留木的郁闭度不得小于0.5或0.6,病腐木、弯扭木、站杆与其他无培育前途的林木尽可能伐除。
要伐去原生次生林中的霸王木,解放被压木,为目的树种的中小径木和幼树生长创造条件。
前更幼树株数每公顷不到3 000株或达到数量而分布不均者应进行补栽。
还要求清理好伐区,堆好枝桠,或将枝桠运出利用,为天然更新与幼苗生长创造条件。
因此,东北林区现在进行的择伐作业已属于集约择伐,采伐与更新都要求得颇严格。
择伐作业的效果,决定于选用的作业对象是否合适,作业技术
是否合理,是否利用了择伐的优点与克服其缺点。
择伐作业应用得很广,除了强喜光树种构成的纯林与速生人工林外,其他的林分都可采用择伐。
只是在有些条件下必须采用择伐,而在有些条件下,可以选用择伐与其他作业法相结合。
为了保证更新与促进幼苗幼树生长,在采伐时要严格控制树倒方向。
集材时要尽量避免损伤中小径木与幼树。
集材后要对迹地进行清理,按规定堆积枝桠或将枝桠运出利用。
择伐作业不仅要伐大留小,采坏留好,还要对保留的中小径木与林下幼苗幼树进行抚育,以此来促进保留木与幼树的生长。
这就要求对中小径木过密处进行抚育采伐,砍去一些形质不良的林木;原有萌生而成丛长大的林木应定株,一丛只保留一两株;对在林隙中长大、密集生长的林木应间伐。
择伐与抚育间伐相结合,采老的,抚育小的应是集约择伐的要求,也是与传统择伐只重视木材生产的做法有所不同之处。
生态采伐新理论和技术体系,用以指导我国的天然林的采伐更新作业,实现天然林的可持续经营,对于我国的森林资源保护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 吕康梅.长白山过伐林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最优林分结构
和最优生长动态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6 .
[2] 苏姗姗.金沟岭林场主要针叶树种生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6 .
[3] 胡小飞等.森林采伐对林地表层土壤主要特征及其生态过
程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07(06)
[4] 郑丽凤等.天然林不同强度采伐10年后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分析[j]. 林业科学研究. 2008(01)
[5] 郑丽凤,周新年.择伐强度对天然林树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影响动态[j]. 山地学报. 2008(06)
[6] 王飞,邵国凡,代力民,惠淑荣.矩阵模型在森林择伐经营中的应用[j]. 生态学杂志. 2005(06)
[7] 汤孟平,唐守正,雷相东,李希菲.林分择伐空间结构优化模型研究[j]. 林业科学. 2004(05)
[8] 廖方明.天然林择伐作业技术探讨[j].林业科技开发.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