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皮肤科常用外用药处方

皮肤科常用外用药处方

(一)溶液
⒈3%硼酸溶液
硼酸3.0%
蒸馏水加至100.0%
用途:用于消毒、湿敷、洗涤伤口等,常用于急性皮炎有糜烂渗出者。

⒉0.0%2%呋喃西林溶液
呋喃西林0.02%
氯化钠0.9%
蒸馏水加至100.0%
用途:用于消毒、湿敷或冲洗,常用于皮肤糜烂、渗液伴有细菌性感染者。

⒊复方硫酸铝溶液,即Burow溶液
⑴醋酸15.0%
硫酸铝8.7%
硼酸0.6%
加水至100.0%
原方现改为
⑵硫酸铝16.0%
醋酸16.0%
沉降碳酸钙7.0%
加水至100.0%
用途:加水1:20稀释后,局部浸泡或湿敷,常用于汗疱疹、手足多汗症、皮炎、湿疹等急性渗出性皮肤病。

(二)醑剂及酊剂
⒈复方樟脑醑
樟脑2.0%
薄荷脑2.0%
液化酚1.0%
70%乙醇加至100.0%
用途:用小棉刷或棉签蘸药涂皮损表面,勿用于外阴及粘膜等处。

本品主要用于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等瘙痒性皮肤病。

⒉复方水杨酸醑
水杨酸6.0%
苯甲酸12.0%
2.5%碘酊8.0%
樟脑1.0%
95%乙醇加至100.0%
用途:用法同上,主要用于手癣、足癣等。

⒊水氯酊
水杨酸 2.0%
氯霉素 2.0%
95%乙醇加至100.0%
用途:用棉签蘸药外涂皮损,主要用于毛囊炎、头皮糠疹、皮脂溢出及皮肤瘙痒。

⒋生发擦剂
斑蟊酊10.0%
苯酚 2.0%
水杨酸5.0%
蓖麻油10.0%
75%乙醇加至100.0%
用途:取水杨酸,加部分乙醇溶解,依次加斑蟊酊、苯酚、蓖麻油,最后加乙醇至全量,搅匀即得,外用涂擦,用时摇匀。

本品主要用于斑秃、脂溢性脱发等。

⒌复方甘油擦剂(也称手洗剂)
甘油15.0%
95%乙醇15.0%
加水至100.0%
用途:外用涂擦,主要用于皮肤干燥、老年瘙痒症。

为加强止痒,可加入10%复方樟脑醑,称手樟洗剂。

(三)粉剂
⒈扑粉(单纯粉剂)
⑴氧化锌50.0%
滑石粉50.0%
⑵硼酸粉10.0%
氧化锌20.0%
滑石粉70.0%
为粉剂的单方,可根据不同症状加入适当药物,如加入黄连粉3.0%,即为黄连扑粉。

用途:共研细末,充分混合,外用撒布。

其适用于急性皮炎、间擦疹及尿布皮炎等无渗液的皮肤病。

⒉足粉
⑴水杨酸5.0%
氧化锌20.0%
硼酸10.0%
樟脑2.0%
薄荷脑1.0%
滑石粉加至100.0%
⑵水杨酸2.0%
乌洛托品5.0%
硼酸10.0%
滑石粉加至100.0%
用途:共研细末,充分混合,外用撒布。

其适用于间擦性足癣。

⒊痱子粉
⑴水杨酸2.0%
明矾5.0%
硼砂5.0%
薄荷脑1.0%
氧化锌43.0%
滑石粉加至100.0%
⑵氧化锌10.0%
升华硫2.0%
樟脑0.5%
滑石粉加至100.0%
用途:共研细末,充分混匀,外用撒布。

其主要用于痱子。

⒋腋臭粉
氧化镁10.0%
碳酸氢钠25.0%
薰衣草油0.3%
淀粉1.5%
滑石粉加至100.0%
用途:共研细末,充分混匀,外用撒布。

其用于臭汗症。

(四)洗剂(振荡剂)
⒈炉甘石洗剂
炉甘石15.0%
氧化锌5.0%
甘油5.0%
加水至100.0%
用途:用前振荡,涂于患部。

本品为常用的洗剂基方,可根据不同症状加入适当药物,如1%苯酚、麝香草酚或薄荷脑等止痒剂。

其适用于荨麻疹、急性皮炎和急性湿疹等无渗出性损害,多形红斑、丘疹性荨麻疹、虫咬皮炎等也可用之。

⒉白色洗剂
硫酸锌4.0%
硫酸钾10.0%
升华硫10.0%
加水至100.0%
用途:用前摇匀,外擦患部。

本品用于痤疮、酒渣鼻。

⒊复方硫磺洗剂
沉降硫磺5.0%
10%樟脑醑10.0%
甘油10.0%
硫酸锌1.0%
加水至100.0%
用途:用前摇匀,外擦患部。

本品适用于痤疮、酒渣鼻、痒疹、虫咬皮炎等。

(五)油剂
⒈氧化锌油
氧化锌50.0%
植物油加至100.0%
用途:用时混匀,涂于患部。

本品适用于急性、亚急性湿疹、皮炎等。

⒉复方黑豆馏油
冰片2.0%
新霉素1.0%
黑豆馏油10.0%
氧化锌47.0%
植物油加至100.0%
用途:用时混匀,涂于患部。

本品适用于亚急性湿疹、皮炎等。

⒊头虱油
植物油加至100.0%
用途:外擦头部,用于头虱。

(六)乳剂
⒈单纯霜
三乙醇胺0.3%
甘油10.0%
硬脂酸12.0%
尼泊金乙酯0.05%
液体石蜡15.0%
月桂醇硫酸钠0.1%
白凡士林5.0%
水加至100.0%
用途:多作乳剂型基质。

⒉冷霜
玫瑰油0.5%
白蜡6.0%
羊毛脂8.0%
鲸蜡醇10.0%
白凡士林14.0%
液体石蜡30.0%
司盘-80 1.0%
硼砂0.7%
蒸馏水加至100.0%
用途:用作霜剂基质和用于护肤。

⒊尿素霜
尿素20.0%
冷霜加至100.0%
用途:用于鱼鳞病、掌跖角化、毛发红糠疹及皮肤皲裂等。

⒋氢醌霜
氢醌3.0%
冷霜加至100.0%
用途:外涂患处,每日1~2次。

本品适用于黄褐斑、雀斑等。

⒌硫磺霜
硫磺5.0%~20.0%
硬脂酸12.0%
司盘库6.0%
吐温6.0%
蒸馏水加至100.0%
用途:用于治疗疥疮、痤疮及脂溢性皮炎等。

⒍地塞米松霜
地塞米松0.1%
单纯霜加至100.0
用途:神经性皮炎、单纯糠疹、玫瑰糠疹等。

达克罗宁1.0%
十六醇16.0%
白凡士林40.0%
吐温50.0%
蒸馏水加至100.0%
用途:神经性皮炎、局限性瘙痒症等。

(七)糊剂
⒈氧化锌糊剂
氧化锌15%~25.0%
淀粉15%~25.0%
凡士林加至100.0%
为糊剂的基方,可根据需要加入不同的药物。

用途:局部涂擦;或涂于纱布上,于皮损处贴敷。

本品适用于亚急性皮炎、湿疹等。

⒉脓疱疮糊膏
呋喃西林0.5%
硫磺10.0%
鱼石脂10.0%
氧化锌20.0%
滑石粉20.0%
凡士林加至100.0%
用途:局部厚涂,外扑滑石粉。

本品主要用于脓疱疮。

⒊硫磺煤焦油糊剂(2%或5%)
硫磺2.0%或5.0%
煤焦油2.0%或5.0%
樟脑2.0%
石碳酸1.0%
氧化锌糊剂加至100.0%
用途:外涂用于亚急性皮炎(湿疹)。

(八)软膏
⒈硫磺鱼石脂软膏
硫磺10.0%
鱼石脂10.0%
醋酸铝5.0%
羊毛脂35.0%
凡士林100.0%
用途:具有消炎作用,主要用于疖肿。

⒉复方苯甲酸软膏
水杨酸6.0%
苯甲酸12.0%
凡士林加至100.0%
用途:外用涂擦。

本品用于治疗手足癣等。

⒊水杨酸乳酸软膏
水杨酸12.0%
乳酸5.0%
凡士林加至100.0%
用途:外用涂擦。

本品用于甲癣(软化甲板等)、掌跖角化等。

⒋芥子气软膏(即牛皮癣素软膏)
芥子气0.005%~0.01%
凡士林加至100.0%
用途:外用涂擦。

本品主要用于治疗银屑病。

⒌冻疮软膏
樟脑5.0%
硼酸5.0%
甘油5.0%
凡士林加至100.0%
用途:用于治疗未破的冻疮。

⒍鱼肝油软膏
鱼肝油20.0%
羊毛脂5.0%
凡士林100.0%
用途:用于治疗鱼鳞病、慢性湿疹等。

⒎硼酸软膏
硼酸10.0%
凡士林100.0%
用途:用于软化痂皮、润滑及保护皮肤等。

⒏脱甲软膏
水杨酸12.0%
乳酸6.0%
凡士林加至100.0%
用途:用于甲癣、掌跖角化症、角化型手足癣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