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龄前儿童常见疾病防治常识

学龄前儿童常见疾病防治常识

• 是14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占儿童死 亡总数的26.1%。
• 发生的主要场所:家庭和学校。 • 好发季节:夏季。 • 常见种类:溺水、跌落、误服、烫伤、气
管异物、交通意外、犬伤、性侵害等。
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
• 现场急救是指在事发现场,对病人实施及时 、有效的初步救护。
• 现场急救是现代救护的重要内容,对“挽救 生命,减轻伤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 (1)确保施救者自身安全,不主张“舍己救
人” (2)一定要大声呼救 (3)尽快拨打急救电话120 (4)先救命后治伤 (5)就地取材
现场急救的基本技能
• 救命的技能-----心肺复苏术(CPR) • 治伤的技能-----4大技术 (1)包扎 (2)止血 (3)骨折的固定 (4)安全搬运
学龄前儿童特殊消化道感染防治要点
细菌性痢疾
• 主要表现: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 后重,多有发热, 常有 不洁饮食史。
处理:常需住院治疗,使 用敏感抗生素。
学龄前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防治要点
蛔虫病
• 主要表现:阵发性腹痛,突发突止,缓解期 如常,腹痛时多弯腰按腹 可有呕吐或从大便排出白 色线虫,常有卫生习惯差
甲苯咪唑,阿苯达唑
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防治要点
• 主要表现:好发于5岁以下小儿,春夏交季可聚 集暴发,全年可散发,典型皮疹为“四部曲( 手足口臀)”“四不像” 可有发热,个别重症 并发心脑肺损伤,危 及生命 。
通过呼吸道和密切接 触传播。
处理:普通病例居家治 疗,7-10天痊愈;重症 住院,6-8h可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儿保科:谢璐
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征
• 免疫力不健全,易发生感染和过敏。 • 好奇心强,活动量大,易发生意外伤害。 • 五官发育不健全,易受不良生活习惯影响而
患相应疾病。
学龄前儿童常见疾病分类
• 感染性疾病: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 染、肺炎)、消化道感染(肠炎、菌痢)及 其他感染(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 足口病及肠道寄生虫病)
• 处理:1.抗病毒(局部及 全身用药)
2.对症:退热、止痒 3.隔离
学龄前儿童常见消化道感染防治要点
肠炎
• 主要表现:腹泻水样便(病毒感染多见)、 粘液便(细菌感染多见),可伴呕吐、腹痛 及发热,多有不洁饮食史。冬春季节多为病 毒感染,夏秋季节多为细菌感染。
• 处理:1.防治脱水,家庭内主要是口服补液 (ORT)可用口服补液盐,也可米汤加盐; 2.不需禁食,反而是继续饮食,但要注意油 腻不易消化食物暂缓;3.合理用药:蒙脱石 散和锌剂常规用,益生菌也可选用,不能滥 用抗生素。
心肺复苏术(CPR)
• 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和呼吸骤停者,以人 工呼吸代替病人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 暂时人工循环,并使病人心脏自主搏动的一 种急救技术,称为CPR。
• 尽早(4-6分钟内)实施正确有效的CP R,对挽救生命,减少伤残具有十分重要的 医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心肺复苏术的基本要领
• 复苏体位:仰卧于平直的硬地面或平板上 • 判断:一是判断现场是否安全,二是判断是否
• 处理:对症治疗为主,注意休息和营养,必 要的隔离。
学龄前儿童特殊的呼吸道传染病防治要点
麻疹
• 主要表现:典型表现为:“烧3天,出3天, 退3天” 多有明显的上呼吸道 卡他症状,即眼红、 流泪、流涕,费-科 氏斑为特异性体征。
处理:对症治疗为主, 注意防治并发症,如喉 炎、肺炎,隔离。
学龄前儿童特殊的呼吸道传染病防治要点
• 处理:1.尽量避免去花园内游玩,特别是有 风时; 2.避免太烫的洗澡水,避免用盐、酒等刺 激性物质局部涂擦; 3.避免海鲜如虾等食物; 4.局部给药:炉甘石洗剂,地塞米松乳膏 5.必要时口服抗组织胺药物,如扑尔敏、
氯雷他定等。
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的现场急救
• 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各种事件或事故对 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包括各种物理、化学和 生物因素。
吐。同时呼救120。 (2)如患儿已昏迷,应立即呼救120,并判
定呼吸心跳,如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行 CPR,不能催吐。 (3)清醒的患儿催吐应充分,但应避免呕吐 物呛入气管,胃内容物吐完后可鼓励大量饮 糖水,以稀释毒物和利尿排毒。
(4)上医院时应带上可疑药片及药瓶。
误服药物或毒物的现场急救
• 误服物为腐蚀性的 (1)一旦发现,立即吞服蛋清、牛奶、豆浆
有意识和呼吸。如现场安全,被救者无意识和 呼吸,则马上进行下一步。 • 胸外心脏按压,又叫人工循环(C),具体要领 见下一页。 • 开放气道(A):仰头举頦法 1-8岁儿童下颌角 与耳垂的连线和地面呈60°夹角,8岁以上与成 人同,呈90°夹角。 如口腔有异物,可迅速清除。 • 人工呼吸(B):口对口,或口对口鼻,连续吹 气2次,吹气时胸部应有起伏。 • 5轮上述循环(C→A→B→C)后评估1次。
胸外心脏按压(即人工循环)
• 部位:胸骨下1/2段,即两乳头连线与胸骨 的交界处。
• 手法:单手掌根向胸壁方向垂直按压,手臂 伸直,手掌不能在胸壁上滑动。
• 深度:胸廓前后径的1/3—1/2,约5cm. • 频率:不低于100次/分 • 按压:吹气=30:2
儿童心肺复苏
儿童心肺复苏
儿童心肺复苏
内出血(肝脾破裂、颅内出血)。 • 及时呼救或到有条件的医院就诊。
气管异物的现场急救
气管异物的现场急救
• 气管异物的表现:突然出现剧烈呛咳、声嘶 或不能说话、吸气三凹征、紫绀。
• 急救原则 (1)发生窒息,应尽快解除气道梗阻,不要
急于送医院。 (2)异物解除常用背部叩击法和腹部冲击法(
海氏法)。 (3)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行CPR。 (4)紧急呼救120。
、面糊、稠米汤等食物,或氢氧化铝凝胶, 或蒙脱石散。 (2)同时呼救120。 (3)严禁催吐。
跌落的现场急救
跌落的现场急救
• 轻微软组织挫伤者,第一个 24小时应冷敷 患处,不要去按揉,24小时后可改为热敷。
• 有皮外伤者,应注意包扎、止血。 • 有骨折者应予固定。 • 注意保护脊柱,防止二次损伤。 • 注意观察意识、面色,有无头痛、呕吐,防
烫伤的现场急救
烫伤的现场急救
• 冷清水持续冲洗或浸泡伤处,至少30分钟以上。 • 同时呼救。 • 迅速剪开取下伤处的衣、饰物,不可强行剥脱。 • 尽快到医院烧伤科作专业救治。 • 在未到医院之前,如有口渴,可口服淡盐水。
误服药物或毒物的现场急救
误服药物或毒物的现场急救
• 误服物为非腐蚀性的 (1)一旦发现,如患儿意识清楚,应立即催
学龄前儿童常见呼吸道感染防治要点
支气管肺炎
• 主要表现:咳嗽明显,精神差,食欲减退, 可有发热,口服药物效不显,胸部X光片可 见斑片状阴影(确切证据)。
• 处理:一般都要住院输液治疗。
学龄前儿童特殊的呼吸道传染病防治要点
流行性感冒
• 主要表现:密切接触者短时间都出现相似的 高热、乏力、肌肉酸痛,可有声嘶、咳嗽等 症状
学龄前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 “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 和治疗。
• 做好环境卫生,经常通风换气,消毒剂擦拭 儿童游乐设施及玩具。
•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常用流动的水洗手。 • 及时预防接种。
学龄前儿童丘疹性荨麻疹防治要点
• 主要表现:春夏交季好发,全身散在红色斑丘 疹,基底部可见红晕,皮疹顶部可有露水珠样 表现,瘙痒明显,温度高时更甚,蚊子跳蚤等 叮咬后常有此表现。
流行性腮腺炎
• 主要表现:以耳垂为中心的肿痛,伴张口酸 痛,多从一侧开始,迅速发展至双侧,进食 酸性食物后疼痛加剧,多伴有发热,偶尔伴 腹痛。
处理:1.对症:退热、止痛 2.避免酸性饮食 3.局部敷青黛或 仙人掌 4.隔离
学龄前儿童特殊的呼吸道传染病防治要点
水痘
• 主要表现:典型的皮疹为“四世同堂”,呈 向心性分布,瘙痒明显, 多有发热
• 过敏性疾病(丘疹性荨麻疹) • 意外伤害(烫伤、跌倒、误服、气管异物) • 视光学异常(弱视、近视、散光)
学龄前儿童常见呼吸道感染防治要点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主要表现:流涕、鼻喷嚏、发热、头痛、身 痛、轻微咳嗽,可有呕吐、腹痛,精神大多 较好。
• 处理:以对症治疗为主,比如常用扑热息痛 或布洛芬解热止痛,还可使用一些抗病毒的 中成药,比如双黄连口服液、柴黄颗粒等。
处理:口服驱虫药: 甲苯咪唑或阿苯达唑
学龄前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防治要点
蛲虫病
• 主要表现:不自主的搔抓肛门,特别是睡眠 状态下亦经常出现此情形,熟睡后可在肛周 发现类似米虫样小虫子在爬行,或睡前在肛 门贴一块胶布,醒后揭下胶布可见米虫样小 虫子粘在胶布上。女孩可有难治 的遗尿症。
处理:口服驱虫药物: 扑蛲灵,噻嘧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