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空调施工方案第一节系统介绍一、空调通风工程1、空调系统的划分(1)生产车间采用吊顶式空调器,设计单风道系统。
(2)办公及活动室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3)本工程夏季设计冷负荷为:360KW,平均为225W/平米;冬季设计热负荷为:270KW,平均为128W/平米。
2、空调风管(1)风管材料采用镀锌钢板风管,采用带铝箔的离心玻璃棉毡保温。
(2)安装单位应根据调试要求在适当的部位配置测量孔,测量孔的做法见国标T615。
(3)所有空调机进出相连处,设置长度200-400MM的三防软接头,软接的接口应牢固、严密,在软接处不得变径。
(4)风管上的可拆卸接口,不得设置在墙体或楼板内。
(5)所有水平或垂直的风管,必须设置必要的支吊或托架,其构造形式由安装单位在保证牢固的前提下,根据现场情况选定。
3、空调冷热水系统(1)空调冷水来源于一层屋顶的风冷模块式冷水机组,供水温度7度,回水温度12度;空调热水由一层换热站内的换热器提供,供水温度60度;回水温度50度;热源为0.6MPa的蒸汽。
(2)空调系统采用两管制闭式机械循环,图中所注管道标高均指管中心。
(3)不大于DN50管道均采用镀锌钢管,管径小于DN32者,丝扣零件连接;管径大于等于32mm者,焊接连接,大于DN50为无缝钢管。
(4)水路系统中的最低点处应配置DN25的泄水管,并配置同径球阀,在水路高点处E121自动排气阀。
(5)空调供回水管,凝结水管及阀门等附件均须以离心玻璃棉管壳(难燃B1级)进行保温层的厚度:当管径小于等于50mm 时,35mm厚;管径大于50mm时,40mm厚。
做法参照国标87R412。
(6)所有风机盘管进水管上均设Y型过滤器,回水管上均设电动两通阀,进出水管须设阀门及软接头。
(7)管道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0.6MPa,在5分钟内压降小于或等于20KPa为合格,系统工作压力为350KPa。
4、吊顶设备吊装时均设ZTD型圆筒吊式阻尼弹簧减振器,冷水机组下设橡胶复合减振器。
二、室外管网1、室外热力管网系统(1)空调冬季设计热负荷为270KW,生活用热水设计热负荷为240KW,生产用蒸汽3.2T/H,蒸汽最大用量为4T/H。
(2)蒸汽设计承压能力为1.0MPa,热力管线接入红线后应设置控制阀门小室,并安装蒸汽计量装置,且保证安装距离(表前15D、表后10D无管件、弯头、变径等)。
热力管道采用无缝钢管(GB8163-87)。
第二节主要施工程序一、总施工原则先地下,后地上;先预制,后安装;先主干管,后支管及附件;先管道,后设备。
二、通风施工程序熟悉审查图纸→施工机具与人员准备→通风管道及部件的加工→通风管道及部件的安装→通风空调设备安装→风管漏风测试→风管保温→风口安装→通风空调系统试运转及试验调整→竣工清理→工程交工验收三、管道施工程序施工准备→预留、预埋→管道预制→管道放线→支吊架制作、安装→管道及附件安装→管道试压冲洗→管道保温及刷标志漆→系统调试→工程交工验收第三节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一、基础、套管1、基础:按照仪器设备附件支撑的相应要求。
(1)通则:调整安装混凝土基础,底座,垫块,边框,锚箍螺栓,除特殊指明外,确认混凝土垫块 150mm高,强度适当,垫块充实饱满并提供螺栓,描件和紧固体,混凝土基座应直接与结构混凝土接触,提供拴销以在结构混凝土上定位混凝土基座,要求提供基础尺寸,位置,锚固栓及附件,当需要时提供减震附件在支脚顶部.(2)支架和附件:提供锚固拴,孔板,支架,斜撑,模担,吊架和套管以满足管道设备仪表的结构需求。
2、套管(1)通则:套管或任何形式的风管,水管孔洞应保持与管道外表面间有19-32mm的间隙,在所有管道穿过隔断时提供套管,在管道安装完成时,在空隙处填充玻璃棉,岩棉和密封材料。
(2)基础外墙套管:锻铁套管连通内外,内外法兰带有防水层,防水层按防水厂商要求施工。
(3)楼板与屋面套管:标准重量钢管,与楼板底齐平,套管高于地面25mm,高于屋面200mm。
(4)非防火墙隔断套管:标准重量钢管,与墙两侧齐平。
(5)地下室套管:提供止水环或套管法兰防水处理,防水做法应符合厂商要求。
3、防水套管及开口(1)基础外墙套管:填充麻絮和石棉,使用不锈钢螺栓及橡胶垫连接。
(2)非防火区楼板,墙,隔断的套管:在两侧用玻璃棉,橡胶圈,丁基乳胶或橡胶垫密封。
二、管道安装1、预留、预埋根据现场情况,主体施工完毕进入砌筑施工阶段,预留、预埋工作主要是在砖墙上预留孔洞和预埋套管、在己预留好的楼板洞上安装套管。
(l)预留、预埋与土建施工紧密配合,预埋前绘制埋件布置图,明确数量及安装尺寸,杜绝错埋、漏埋。
(2)管道穿过墙和楼板处必须设套管,套管应采用钢制套管,尺寸要满足管道及保温的要求,位置要正确,固定牢固,与楼板洞、墙洞密封,环缝均匀,并不可将套管做支架用。
(3)预留、预埋完成以后进行技术复核,确保位置、标高、尺寸等符合图纸定位要求,同时做好记录。
2、管道放线(1)管道放线由总管到干管再到支管放线定位。
放线前逐层进行细部会审,使各管线互不交叉,同时留出保温及其它操作空间。
(2)空调水管道在室内安装以建筑轴线定位,同时又以墙柱为依托。
定位时,按施工图确定的走向和轴线位置,在墙(柱)上弹画出管道安装的定位坡度线,冷热水坡度为0.003,凝结水管道坡度不小于0.003,坡度线宜取管底标高作为管道坡度的基准。
(4)立管放线时,打穿各楼层总立管预留孔洞,自上而下吊线坠,弹画出总立管安装的垂直中心线,作为总立管定位与安装的基准线。
3、支、吊架制作、安装管道支架的选择考虑管路敷设空间的结构情况、管内流通的介质种类、管道重量、热位移补偿、设备接口不受力、管道减震、保温空间及垫木厚度等因素选择固定支架、滑动支架及吊架。
(1)通则:提供可调吊杆,固定件,支架,卡箍,横梁,垫铁和其它必需的材料,用于支撑管线,管道并提供支撑管线必需的垫铁和吊杆附件。
①吊杆尺寸:吊杆间距应保证保温能通过吊杆②灯具固定点:按照电气图纸所示位置,设置灯具悬挂固定装置③简易管夹:不允许使用简易管夹,除非管道管径小于50mm并有建筑师的允许④减震设施:在所有机械设备和建筑振动3级区的地方安装减震设备(2)吊架生根①混凝上:a.灌筑前:在混凝土灌筑前应放置好锻铁生根件b.灌筑后:在混凝土灌注后需放埋铁时,应按要求设置螺孔②角钢楼板埋铁:在浇筑前放置 38*38*3*300 角钢埋铁或与结构钢筋直接连接③钢支架:在必要时提供支托架以连接吊杆与管夹④钢板楼板埋铁:在浇筑前放置 100*100*6mm 钻孔钢板在楼板,屋面,预定固定点处。
1 管道2 木托3 U型螺栓4 支梁滑动支架吊架穿楼板固定支架穿楼板活动支架(3)风管支架:按照SMACNA的要求用镀锌件支撑镀锌钢板风管,使用为风管和空气处理设备设计的吊杆。
不能使用风管或风管支架支撑水管,导线或设备。
(4)管道吊架设施和调整:根据工程计算压力,应力和负荷载设计管道吊架。
与其它专业公用吊架或调整吊架位置。
①设备管道支架:设备管道支架应独立设置,以保证管道重量,膨胀力和结构压力不被传到设备上②水泵管道支架:在水泵吸入,输出弯头处设置专架,支架应置于水泵基础或焊接与水泵基座上③吊架横板:为保证安全必须由2个以上的螺栓或其它紧固件与结构件相连④钢桥架箍铁:位于结构件的面节点上⑤C型管夹吊杆:吊杆不能与两个管夹底部接触⑥管道吊杆与负荷和吊杆空间:按照15050-10关于吊杆的说明安装(5)最大管道支架空间:应符合ANSI/ASNE B31的要求。
(6)吊架空间:取决于吊架上最小管径,单管吊杆用于超过最大跨度时,连接吊架横梁的中点。
(7)吊杆尺寸:应符合ANSI/ASNE B31的要求。
4、管道及附件安装检查工作区域条件以确认可以进行施工,不能在不安全因素没有排除时施工。
对安装于梁下、窗上的管道及管件的净空以保证安装,确认图纸上的吊顶高度,管道形状及尺寸,位置,以及支撑件可被适当的安装并隐藏与风管,灯具,电线及其它设备协调安装,当吊顶与竖井的空间不够时,应从建筑师获得变更治商。
(1)通则:按竣工移交及厂商要求进行施工,包括采购设备的完整的安装工作,与其他专业交接,确认施工现场的尺寸、位置等,在图中表明的位置进行安装并保证位置、标高,立面,平面直线施线的精确,在安装期间防止产品受损及污染,使用铅锤对管道安装进行校正,以保证准确安装,连接管道。
(2)承插连接:无需卡具,专业工具和设备即可安装,可用于饮用水,生活用水,排污,排废等可能由于倒流或倒吸而污染的给水系统,在可能发主倒吸的管道上设置防倒吸装置。
(3)吊架设计和调整:支撑管道以保证没有重量,膨胀力和结构压力被传递到设备上不允许使用活动插,吊架横梁应与结构件连接时不少于2个螺栓接点,或其他机械连接件,钢行架与箍铁:连于结构件上的结构面节点上,C型管夹吊架:不允许与管夹底部接触,按工程计算方法复核结构压力,变形及点负荷结果设计吊架及附件,与其他专业协调安装工作,最终吊点位置由建筑师确认。
(4)管道间距,吊杆负荷和吊架空间:各种结构的最大管道间距,最大吊杆负荷,最大吊架空间参照第一卷B 第15050章。
(5)管道制作:管道下料应符合建筑尺寸,安装时不能弯曲或压缩,并保证所有窗口,门及其它开口畅通,不允许为安装管道而破坏或消弱结构件,打磨所有管道上的毛刺,以保证管道伸缩自如,制作变径管以适应管径变化,管道应有支撑以免重量传递给设备,应提供下列附件:①在压力水平供回水管道上应保证顶部平齐而偏心安装②压力水平供回水管道坡度为:1:500③在设备出口提供如方型补偿器,软连接或其他柔性接头④提供关断阀门以及配套法兰,在下列设备的进出口:泵,水箱,锅炉,冷机装置,提水器等⑤闸阀用于提供设备与系统及下游的关断⑥在所有设备和系统的底部设备泄水阀以允许排空存水⑦排水管引自水泵,安全阀,泄水口等,连到地漏,排水沟及其他排水处⑧在施工期间应在所有管道开口的地方,提供盖板或塞堵,以防止污染物进入管道⑨为工程需要提供临时的连接,阀门,水泵及冲洗装置(6)管道膨胀:管道膨胀通常由弯头,方形补偿器,柔性接头,管道补偿器以及图纸标明的间隙吸收。
在所有主管、支管、出口管设置补偿装置,允许管道自由伸缩,防止管道受压或受拉,受压应在 ANSI/ASME B31.1压力管道或允许范围内。
(7)温度计:安装于图示位置或下列位置:①换热器的供回管上②所有水泵的吸入端③在冷机和分汇水器的供回管上④冷盘出入口⑤热盘出入口⑥冷却器的出入口(8)压力表:安装于图示位置或以下位置:①锅炉给水泵的出口②循环水泵输出入口③换热器的供回管④调压阀(减压阀)的高压低压侧⑤膨胀水箱⑥在冷机和分汇水器的供回管上.(9)三通和旋塞阀:安装于图示及下列位置:热盘管的供水管上(10)压力和温度表:安装于图示及下列位置:①分汇水器的回水管②在冷热分支管接连处③所有独立盘管的出入口④多回路分汇水器供国管(11)平衡阀/流量计:在便于观察的压力管道系统并安装于图示及下列位置①在所有盘管的回水管②在主管与支管交界处并靠近主管的支管上③水泵出口④冷机出口⑤换热器出口(12)机与水泵的安装:在厂商要求和竣工移交要求施工,包括采购水泵完整的安装工作.水泵和电机应由厂商代表或有资格的工程师装配,安装水泵,电机在基础或底座上应遵循厂商的指令和要求,并使用微调尺,安装应在所有管道和电缆施工前完成,安装完成后及连接全所有线络后,水泵应试运行,标高和位置应被审核,所有必要的调整应执行包括平衡,手动转动时轮,水泵运行时应无杂音.在所有调整完成之后,水泵和电机应完成基础的二次浇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