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19可持续发展(解析版)

专题19可持续发展(解析版)

2019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 专题19 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题 1.(2019·宁波1)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乱丢垃圾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所以我们要将垃圾进

行分类处理。废弃的草稿纸应放入下列四个垃圾桶中的( )

A B C D 【答案】 B 【考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与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废纸可回收利用分析。 【解答】 废弃的草稿纸 应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中; 故答案为:B。 2.(2019·嘉兴、舟山3)从2019年5月20日起,用普朗克常数定义质量的单位一千克,以代替工作了

100

多年的国际千克原器(如图)。下列有关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体积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千克 B. 实验室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C. 千克原器因生锈而质量减小,故不宜作为标准 D. 物体的质量不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答案】 D 【考点】质量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1)水的密度会随着状态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弹簧测力计是测力的工具; (3)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发生反应生成铁锈,因此质量会增加; (4)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质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解答】A.如果水的密度是1g/cm3 , 那么1m3的水质量是1kg;但是水的密度会发生变化,因此1m3的水质量也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 B.实验室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而不是质量,故B错误; C.千克原器因生锈而质量增大,故C错误; D.物体的质量不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D正确。 故选D。 3.(2019·衢州10)如图为小科与妈妈在牛排馆用餐的对话:

小科叙述中的“?”可能是( C ) A.加热还原氧化铜反应时通入足量氢气 B.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C.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 D.将氧化钙转化成氢氧化钙时要加入水 【答案】 C 【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固体催化剂也叫触媒)。 【解答】由小科与妈妈的对话可知,蛋白酶能够加速蛋白质的分解,这时酶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加热还原氧化铜反应时通入足量氢气,是为了使氧化铜完全被还原;故A不符合; 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是为了检测溶液的酸碱性;故B不符合;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是为了加快反应的速率;故C符合; 将氧化钙转化成氢氧化钙时要加入水,是作为反应物参与反应;故D不符合; 故答案为:C。 4.(2019·金华、义乌、丽水1)生活垃圾通常可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三类,处置矿泉水瓶的

正确方法是( ) A.扔进有害垃圾桶 B.扔进其他垃圾桶 C.扔进可回收物垃圾桶 D.看到垃圾桶就扔进去。 【答案】 C 【考点】材料制造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解答】矿泉水瓶属于废旧塑料,可以重新利用,因此应该扔进可回收物垃圾桶里; 故答案为:C。 5.(2019·金华、义乌、丽水4)国际千克原器作为质量计量标准,有由铂铱合金制成,科学家发现其质量有

微小变化。2019年5月20日,服役129年的国际千克原器退役,今后将使用普朗克常量来定义千克,以提高千克定义的精准性,下列关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铂铱原子不做热运动,不具有内能。 B.用铂铱合金制作的原因之一是其乃磨损 C.保存在双层玻璃钟罩内有助于防氧化、防腐蚀 D.质量变化过程中,所含铂铱合金的多少发生变化 【答案】 A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内能,质量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物体都由分子、原子和离子 组成(水由分子组成,铁由原子组成,盐由离子组成),而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且是无规则的运动。分子的热运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0℃的情况下也会做热运动,内能就以热运动为基础),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运动越快。内能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是分子无规运动能量总和的统计平均值。在没有外场的情形下分子无规运动的能量包括分子的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以及分子内部运动的能量。 【解答】A、铂依合金是固体,其分子依然运动,只是比较弱,任何物质在任何情况都有内能;故A错误; B、铂依合金固体在129年才发生极微小的变化,且铂依合金硬度较大,所以耐磨损;故B正确; C、铂依合金保存在双层玻璃钟罩内可以隔绝与空气的接触,可以防止铂依合金的氧化和腐蚀;故C正确; D、质量代表所含物质的多少,当铂依合金质量发生变化时,其含量一定发生改变;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6.(2019·台州14)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下列有关灭火器使用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提灭火器时,手靠近瓶口,容易提起 B. 拔保险销时,放开手柄,有利于拔出 C. 用力压手柄时,手靠近瓶口,容易压下 D. 对准火源根部扫射,灭火物质覆盖可燃物,快速灭火 【答案】C 【考点】燃烧的条件 【解析】【分析】(1)当提起物体时,拉力的方向越接近重力作用线越省力; (2)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阻力臂越长越省力; (4)只要可燃物隔绝氧气,很快就会熄灭。 【解答】A.提灭火器时,手越靠近瓶口,拉力的作用线就离重力作用线越近,自然越省力,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拔插销时,放开手柄,压力减小,插销受到的阻力减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用力压手柄时,手靠近瓶口,动力臂越短,越费力,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对准火源根部扫射,灭火物质覆盖可燃物,快速灭火,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7.(2019·台州22)2018年颁发了关于自然科学的诺贝尔奖。

(1)生理学或医学奖:肿瘤免疫疗法。肿瘤是因为人体细胞逃脱免疫监视,细胞________(选填“分裂”、“生长”或“分化”)失去控制,免疫疗法则通过激活免疫细胞,防止肿瘤细胞逃脱监视。 (2)物理学奖:打造“光镊”和“光刀”。激光束射向微米(10-6m)级微粒时,该微粒会受到推力;用两束激光相对发射可形成“光镊”夹住微米级微粒,并感受到微小作用力,下列属于“光镊”技术应用的是 。 A. 感应微小压力,进行微小力的测量 B. 操纵细菌或生物细胞,实现无菌操作 C. 操纵原子重新组合,控制化学变化 D. 遥控式操纵,减少给对象造成机械损伤 (3)化学奖:筛选酶与抗体。利用噬菌体感染细菌,诱发细菌产生抗体,筛选出新的蛋白质。对于该过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感染诱发变异,变异是定向的 B. 感染诱发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 C. 选择变异后的抗体,选择是定向的 D. 选择变异后的抗体,选择是不定向的 【答案】(1)分裂;(2)ABD;(3)BC。 【考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特异性免疫 【解析】【分析】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 【解答】(1)肿瘤是细胞无限分裂形成的; (2)A、 激光束射向微米(10-6m)级微粒时,该微粒会受到推力,因此可以进行微小力的测量;故A正确; B D、 用两束激光相对发射可形成“光镊”夹住微米级微粒,可以操纵细胞或细菌,还可以让患者减少损伤;

故BD正确; C 、原子半径远小于微米级,因此无法控制原子的组合;故C错误; (3)AB、 利用噬菌体感染细菌,诱发细菌产生抗体,能够感染诱发变异,但变异是不定向的;故A错误,B正确; CD、但是筛选变异后的抗体是定向的,因为要选择我们符合应用方向的抗体;故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1)分裂;(2)ABD;(3)BC。 8.(2019·金华、义乌、丽水17)2018年7月22日,袁隆平“海水稻”团队适中的海水稻成熟,产量超出世

界水稻平均亩产量。海水稻适宜在盐碱地大规模种植,不需使用肥料、农药,不需除草,稻米颜色呈胭脂红。

(1)海水稻稻米颜色呈胭脂红,这一性状是由____决定。 (2)大力发展海水稻种植的好处有_____(填字母) A.有利于缓解粮食危机 B.减少农药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C.解决了所有农作物在盐碱地种植的问题。 【答案】 (1)基因 (2)A,B 【考点】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基因(遗传因子)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环境和遗传的互相依赖,演绎着生命的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 【解答】(1)生物的形状都是由基因决定的;(2)A、海水稻适宜在盐碱地大规模种植,大大扩宽了水稻的种植面积,能够提升粮食的总产量,有利于缓解粮食危机;故A正确; B、海水稻种植时不需施用肥料、农药,不需除草,有利于环境保护;故B正确; C、海水稻只解决了水稻在盐碱地的种植问题,其他作物依然不能在盐碱地种植;故C错误;故答案为:

AB; 故答案为:(1)基因;(2)AB。 三、实验探究题 9.(2019·嘉兴、舟山24)墨水沾到衣服上,很快就会渗入衣服,这种液体主动流进狭窄空间的现象称作“毛

细现象”。毛细现象中液面升高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小组进行了如下研究: 【建立假设】液面上升的高度与细管的粗细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