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个人所得税EXCEL计算公式以及税后工资反算税前工资公式详解
全国人大常委会6月30日下午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起征点提
高到3500元。根据决定,个税起征点将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修改后的个税法
将于2011年9月1日起施行。现将新个税的EXCEL计算公式,根据税后工资反算税前工
资的公式以及公式的设计原理详细讲解如下:
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计算公式是: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
额(当月薪资收入- <由个人承担的三费一金>-35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一、新个税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3505
二、公式各个变量定义
税前工资(Pre-tax wages):Pt
税金(Taxes):T
税后工资(After-tax wages):At
起征点(Tax threshold):Tt ( 2011年9月1日后为3500元)
税率(Tax rate):Tr
速算扣除数(Quick deduction) Q
社保和住房公积金(Social Security And Housing Fund):S&H
三、新个税公式
3.1 公式
MAX((Pt-S&H-Tt)*{0,0.03,0.1,0.2,0.25,0.3,0.35,0.45}-{0,0,105,555,1005,2755,5505,13505})
3.2 应用实例截图
本实例的公式中Pt=A2,S&H=B2,Tt=3500
个税公式的设计方法讲解在网上有很多贴讲到,这里就不再傲术了,本贴的重点是讲解根
据税后工资反算税前工资的公式设计原理。
四、新个税反算税前工资
4.1 公式
MAX((At-S&H-Tt-{0,0,105,555,1005,2755,5505,13505})/(1-
{0,0.03,0.1,0.2,0.25,0.3,0.35,0.45}))+S&H+Tt
4.2 应用实例截图
本实例的公式中At=D2,S&H=B2,Tt=3500
4.3 公式推导过程
首先把数学算法弄懂,然后再设计EXCEL的公式,回顾一下中学学习过的代数吧。
税前工资-税金=税后工资
即 Pt-T=At
→ Pt=At+T
又T=(Pt-Tt-S&H)*Tr-Q
→ Pt=At+(Pt-S&H-Tt)*Tr-Q
→ Pt-Pt*Tr=At-(S&H+Tt)*Tr-Q
→ Pt*(1-Tr)=At-(S&H+Tt)*Tr-Q
设S&H+Tt=K
→ Pt*(1-Tr)=At-K*Tr-Q
→ Pt=At/(1-Tr)-K*Tr/(1-Tr)-Q/(1-Tr) 公式1
又K*Tr/(1-Tr)=K*Tr/(1-Tr)+K-K
→ K*Tr/(1-Tr)=(K*Tr+K(1-Tr))/(1-Tr)-K
→ K*Tr/(1-Tr)=(K*Tr+K-K*Tr)/(1-Tr)-K
→ K*Tr/(1-Tr)=K/(1-Tr)-K 公式2
把公式2代入公式1后
→ Pt=At/(1-Tr)-(K/(1-Tr)-K)-Q/(1-Tr)
→ Pt=At/(1-Tr)-K/(1-Tr)-Q/(1-Tr)+K
→ Pt=(At-K-Q)/(1-Tr)+K 公式3
把K=Tt+S&H代入公式3后
→ Pt=(At-S&H-Tt-Q)/(1-Tr)+S&H+Tt 公式4 即反算税前工资公式
此公式文字描述为:
税前工资=(税后工资-起征点-社保公积金-速算扣除数)/(1-税率)+ 起征点+社保公积金
其中“社保公积金”是指社保和住房公积金个人缴费部分总和。
把通过EXCEL函数计算的Q和(1-Tr)即:MAX((-{0,0,105,555,1005,2755,5505,13505})/(1-
{0,0.03,0.1,0.2,0.25,0.3,0.35,0.45}))代入公式4后得到反算税前工资的EXCEL公式即:
MAX((At-S&H-Tt-{0,0,105,555,1005,2755,5505,13505})/(1-
{0,0.03,0.1,0.2,0.25,0.3,0.35,0.45}))+S&H+Tt(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