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第三章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

(完整版)第三章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

手腕僵硬,字迹歪扭,结构不当,用力不均展
1.注意的定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 集中性:心理活动反映事物达到一定清晰和完善 程度的现象。
(一).儿童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发展 1、注意的种类
? 第一阶段(5-7岁):能比较固定地辨认自己的左右方位。 ? 第二阶段(7-9岁):初步地、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
性。 ? 第三阶段(9-11岁):能比较灵活地、概括地掌握左右概念

陈敦淳提出:
? 已有75%的8-9岁的儿童能灵活、准确地掌握左右概念。 ? 而6-7岁是儿童左右概念发展的飞跃期。
(二)儿童听觉的发展
? 出生第一天的新生儿就已经有了听觉反应。 ? 儿童的听觉能力要发展许多年,在青春期的 11~15
岁时基本达到成熟。 ? 儿童辨别音调高低的能力,从 6岁到19岁之间有显著
的提高。成年后听觉能力逐渐下降。 弱听障碍后果 对儿童听力缺陷要及时发现和治疗
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1.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整体性
知觉理解性
知觉恒常性
(二)儿童知觉的发展
1、形状知觉的发展 ? 小学儿童形状知觉发展特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半圆
形—梯形—菱形—平行四边形。 ? 4岁是图形知觉的敏感期,应乘此时让幼儿学识汉字,因为
汉字也是一种图形。 ? 儿童进入小学以后,形状知觉的发展水平较低。特别是低年
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 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 意。
下面请大家看下面的图,图上写着几个数字,请大家看完后回 答:是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 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 力。
两者的关系 —— 数值上成反比。
感受性的变化
感受性的变化:
感觉适应:如果刺激物对感受器的刺激时间过长,就 会使感受性发生变化。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取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 臭”,即嗅觉的适应现象
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从而使得感 受性发生变化。
3、时间知觉的发展
时间知觉是客观对象的持续时间、速度和顺序在头脑中的反映。 ? 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时间知觉的发展较迟。儿童对外部时间标尺(
日历和时钟)较为困难。 ? a) 在入小学前,他们能掌握辨别今天、昨天、后天等时间词汇,也能告
诉你他们的年龄。但当涉及较小的时间概念(如对分钟、秒钟的认识)时 ,他们的认识是不确切的; ? b) 5岁儿童的时间知觉不准确; ? c) 7岁儿童开始能用时间标尺,但主要是外部标尺,而且使用水平不高, 仅有35%的儿童使用了时间标尺; ? d) 8岁儿童基本能主动利用时间标尺,时间知觉的准确度接近成人水平。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 小刺激量(也称最小可觉差).
– 绝对感受性——对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觉察 )能力,即感觉的灵敏度。
? 两者的关系——数值上成反比 .公式:E=1/R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 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
2、颜色视觉
? 颜色的辨别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并表 现出初步的颜色偏好。
? 3-4个月能辨别彩色 ? 3岁儿童能识别5-6种常见色 ? 6岁能区分各种原色,如:红、黄、绿、橙
、蓝等,
鲜艳的颜色容易引起视觉兴奋,有利于 视力发展。丰富的色彩同时也有利于儿童心 理的发展。
儿童房间布置柔、明快、有反差如粉色 配白色,蓝色配白色等,忌深色。
级的小学生,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常常需要与具体的事物联 系在一起。 ? 到了小学高年级时,能脱离具体事物,认识到图形的一般特 征。小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是由对具体直观图形的认识
过渡到对一类图形共同特征的掌握。
2、方位知觉的发展
方位知觉
就是儿童的空间定位能力。如,上下、前后、左右等。视 觉的方位定向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会的。
第三章 儿童的认知发展
第三章 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
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概况 第二节 儿童的注意 第三节 儿童的感知与观察 第四节 儿童的记忆 第五节 儿童的思维
第一节 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适宜刺激)的个别属性的认识(反应)。
有的人能听到很小的声音, 辨别很细微的差别, 看见很小的字,我们说他们的 感觉很灵敏。
二、儿童感觉的发展
(一)儿童视觉的发展 1、视敏度
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医学上称之为视力。 ? 1-2岁儿童 视力0.5-0.6 ? 3岁儿童 视力0.6-0.8 ? 4岁儿童 视力0.8-1.0 ? 5-7岁儿童 视力1.0以上 ? 儿童的视敏度的发展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增长。
中小学生要科学保护眼睛和矫正视力。
(二)时间知觉的发展 1. 时间估计能力
5-6岁儿童 ﹤ 7岁儿童
﹤ 8岁儿童
(不会利用时间标尺)(“吃饭时”、“一天”) (基本主动使用时间标尺)
2. 时间单位认识 一小时 日 周 月 纪元、世纪
最易掌握
最难掌握
4、运动知觉的发展
儿童运动知觉发展特点
? 大肌肉运动觉成熟较早(如走、跑、跳、攀登、伸展等); ? 小肌肉运动觉发展较迟(精细动作做不大好,握笔的手指、
(3)视觉缺陷
色觉缺陷,包括色弱和色盲 色弱者在刺激光较弱时几乎分辨不出任何颜色在男 性中占5.8%,女性占 1.5%。
色盲分为全色盲和局部色盲 ? 全色盲者只能看到灰色或白色,丧失对颜色的感受
性。 ? 局部色盲者分为红绿色盲和黄蓝色盲。
注意对色觉缺陷儿童心理护理
正常人眼中的色觉和色盲患者眼中的色觉
叶绚等的研究发现:
? 3岁儿童能辨别上下方位; ? 4岁儿童可以辨别前后方位; ? 5岁开始辨认以自己为中心的左右方位; ? 但幼儿对左右方位的辨认尚不完善,他们 还无法掌握左右方
位的相对性和角度; ? 而且3~4岁的幼儿对上、下方位的掌握也还不很稳定。
朱智贤通过实验研究了儿童的左右概念的发展,提出 了儿童左右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