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早期认知发展

儿童早期认知发展


5.3 儿童思维发展的条件
(一)教育、学习和训练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影响 (二)儿童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的关系 关于儿童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的关系可归纳如下两点主要内 容: 1.儿童的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都以儿童在其实际生活中所获得 的感性经验为基础,然后按照相对独立的不同规律向着不同的 方向发展(思维向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深度、广度发展;语 言向语音、语义、语法等规则的掌握发展)。 2.儿童的语言发展只是儿童思维向着更高水平的抽象逻辑思维 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5.2 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
(一)思维方式的变化 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一般认为,2、3岁以前儿童的思维 是直观行动的,6、7岁以前是具体形象的,大约到了进入小学, 儿童进入了抽象逻辑的思维阶段。 (二)思维工具的变化 在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的作用不断发 生变化。变化的规律是: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 的作用则是由小到大。 (三)思维活动的内化 :儿童思维起先是外部的、展开的, 以后逐渐向内部的压缩的方向发展。 (四)思维内容的变化 :由于思维的概括化内容逐渐形成系 统,所以越来越灵活,并且反映事物的本质。
第二节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始祖普莱尔(W,Preyer,1842—1897) 所著的《儿童的心理》一书,其英译本题为《幼儿的感觉与意 志》。该书记述了他对自己小孩的系统观察。他每天观察3次, 早上、中午、晚上各一次,从初生到3岁末,作出了“完全的日 记”。该书的主要部分是研究幼小儿童的感觉。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初生到两岁称为认知 发展的“感知运算阶段”,认为这是认知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依靠从感官得来的信息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 如果儿童不能用感官接触到某个客体,即不能看到、听到或接 触到等等,儿童就不去寻找该客体,即认为它不存在。
第四节 幼儿记忆的发展
记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 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和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如果没有记忆,就没有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也不可能 发展儿童的思维、情感、意志等;如果没有记忆,任何感知 觉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人们永远只能处于新生儿的状态。
4.1 记忆的发生
第三节 幼儿注意的发展
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但是它与心理过程不可分,注意 总是和心理过程相伴随。注意幼儿心理发展有重要意义。 第一、注意使儿童从环境中接受更多的信息。环境中各种 各样的事物构成一个源源不尽的信息流,不断地出现在儿童周 围,但是儿童对其中的信息接受的情况大有不同。注意使儿童 捕捉到更多的信息。 第二、注意使儿童能够发觉环境的变化,从而能够及时调 整自己的动作,并为应付外来刺激准备新的动作,把精力集中 于新的情况。
(二)听觉的发展 1.胎儿的听觉反应:6个月以上的胎儿对母亲的语言有反应,对不同的乐声甚
至有不同反应。
2.新生儿的听觉发展:新生儿对不同的声音,声音的不同音调,纯度,响度,
强度,持续时间等等都有不同的反应。 3.幼儿的听觉发展:儿童听觉的个别差异很大,并且存在随年龄增长而缩小的 趋势 。
(三)嗅觉的发展 (四)味觉的发展 (五)肤觉的发展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 认识论创始人。他先是一位生物学家,之后成为发生认知论的哲 学家,更是一位以儿童心理学之研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 杰身份的顺序代表了皮亚杰一生从事智慧活动的历程。
1.3 认知发展的阶段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主要的阶段。 1.感知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年龄是从出生到2岁,也就是婴儿期。 “运算”这个名词是从外文翻译过来的(英文operation),它原来有手 术、操作、运算等意思;但这里指的不是肌肉运动的操作,也不是数学和逻 辑的运算,而实际是认知的一种内部的基本过程,比如说思维的基本过程或 基本单位,所以译作运算。这个阶段的儿童没有在头脑里表征外界环境的能 力,他只凭感觉和动作来适应外界环境,并在适应的过程中发展他的感知和 动作技能。所以这个阶段被称作感知运算阶段。 2.前运算阶段,相当于3-6、7岁。 前运算的意思是指儿童的运算活动发展的前期。这个阶段的一个主要认 知特点是儿童有了运用符号的能力。一个符号是一个事物的代表,而不是那 个事物本身。儿童所学会的词是一种符号。也有别的符号。比如动作也可以 作为符号,象儿童把头放在枕头上表示睡觉。一件物品也可以作为符号,象 儿童指一个杯子表示要喝水。有了符号,儿童就能在头脑中表示外界环境, 能进行表象的思维了。 3.具体运算阶段,约相当于7-11、12岁的年龄。 4.形式运算阶段,约相当于12-15、16岁。
儿童早期认知发展
沛县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
渴望?
期待?
第一节 认知及其发展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或者心理过程;是属于智 能方面的心理过程。简单地讲,认知就是人对客观 世界的认识活动,所以也可以叫做认识。 有时候人们也用“认知活动”这个词,它实质 上和“认知”这个词是同义的,不过把活动这个方 面加以强调罢了。 我们还常常遇到“认知能力”这个词,那是从 认知的水平这个角度来说的。
2.1 感知觉在幼儿的心理活动中占优 势地位
在幼儿的认知活动中,感知觉占据重要地位。 以感知和思维相比,感知在3—6岁儿童的认知活动中仍占 优势。可以说,幼儿是借助于形状、颜色、声音来认识世界, 而不是依靠语言交往所获得的知识来认识。幼儿的思维活动虽 然已经有所发展,其思维仍然紧紧依靠感知的形象。 幼儿感知的发展是思维发展的基础。神经生理学的材料也 证明了感知觉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的重要性。如果幼儿期发生 皮层视觉区域的功能障碍,会影响思维活动的发展,而成人的 这种障碍,只影响视觉的分析综合活动,不影响较复杂的思维 活动。 同样,幼儿的记忆,也直接依赖于感知的具体材料。对直 接感知过的形象的记忆,比对语词记忆的效果好。此外,幼儿 的情绪和意志行为,也常受直接感知的影响而变化。
注意力训练1:悬吊平衡
注意力训练2:运动要领分析
注意力训练3:弹跳
注意力训练3:弹跳
注意力训练4:平衡木
注意力训练5:平衡移物
注意力训练6:夹球弹跳
(二)幼儿的有意注意
1.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有意注意是由脑 的高级部位控制的。额叶在大约7岁时才达到成熟水平,因此, 幼儿期有意注意开始发展,但远远未能充分发展。 2.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 的。各种生活制度和行为规则,是使幼儿有意注意逐步发展的 主要因素。 3.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由于有意注意是自觉进行的, 保持有意注意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因此有意注意要有一定的 方法。幼儿在成人教育和培养下,逐渐能够学会一些组织有意 注意的方法。 4.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幼儿的有意注 意,由于发展水平不足,需要依靠活动进行。把智力活动与实 际操作结合起来,让幼儿能够完成一些既具体又明确的实际活 动的任务,有利于有意注意的形成和发展。
4.3 幼儿记忆能力的培养
(一)明确识记的目的性和增强识记积极性 ; (二)培养儿童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识记材料; (三)让儿童学会运用各种识记方法或策略 (四)培养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大质变。儿童的各 种认识过程并不是在出生时都已具备的,而是在以后的生活 中逐渐发生的。思维是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个体心理发展中 出现较晚。它是在感觉、知觉、记忆等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 成的。
思维的发生,说明儿童已具备了人类的各种认识过程。
5.1 思维的发生
从条件反射的建立到思维的发生,中间要经过三个阶段, 这也就表现出相应的三个重要指标: (一)儿童形成最初的信号性的条件反射是思维产生的前提条 件。 (二)儿童的表象性认识为思维产生提供了直接的基础。 思维是一种认识活动。思维作为认识方面的心理现象,是从揭 露刺激物意义的条件反射形成时开始的,也就是从感知觉开始 的。因此,条件反射、感知觉是思维产生的前提条件。 (三)对于客观现实出现初步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这是思 维开始发生的标志 。随着儿童动作和语言的发展,更重要的 是随之带来的经验,使儿童的认识逐渐具有了间接性和抽象概 括性,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促进了儿童思维的产生。
4.2 记忆的发展
(一)儿童记忆在量上的发展 1.记忆广度:7岁儿童还没有达到7个信息单位的广度。 2.记忆的容量: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不在于记忆广度的 扩大,而在于把识记材料联系和组织起来的能力有所发展。 (二)儿童记忆在质上的发展 1.记忆内容的发展:运动记忆 -情绪记忆 -形象记忆 -语词记 忆 。 2.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无意识记的效果优于有意识记; 无意识记效果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无意识记是积极认知活动的 副产物;有意识记不是自发产生的;有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对 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幼儿有意回忆的发展先于有意识 记。 3.元记忆和记忆策略的发展:儿童5岁以前没有策略,5-7岁处 于过渡期,10岁以后记忆策略逐步稳定发展起来。
习惯化是不学而能的。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对刺激 物的习惯化,这是原始的记忆因素。自然条件反射和人工条 件反射最初出现的时间有所不同。自然条件反射指的是在日 常生活中出现的条件反射,传统的看法是以婴儿对喂奶姿势 的再认作为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标志。这种条件反射发生 于出生后10天左右 。
出生后1—3天的新生儿,即可以形成由于出现铃声而把头 向右转的条件反射。这种行为模式包含着记忆的因素。换句 话说,最初的人工条件反射的建立,早于自然条件反射。
2.2 感觉的发展
(一) 视觉的发展 1.视觉集中:婴儿视觉集中的时间和距离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3个月左右婴
儿开始主动地搜寻视觉刺激物。 2.视敏度的发展:5个月的胎儿即已有了视觉反应能力以及相应的生理基础,幼 儿已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获得了基本视觉过程 。 3.颜色视觉的发展:婴儿在3个月时,其颜色视觉的基本功能已接近成人;3-4个 月婴儿的颜色知觉已发展得很好,4个月时已表现出对某种颜色的偏爱,且已具有 正确的颜色范畴性知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