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开放课题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为吸引国内外优秀学者来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高水平合作和客座研究,促进学术交流和成果产出,根据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遵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原则,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基金,立项资助与实验室研究方向相关的具有创新思想的研究工作。
二、资助范围和资助对象
本实验室针对国家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瞄准杂交水稻领域学科前沿,开展原创性研究,旨在解决杂交水稻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和疑难问题。
基金资助的研究方向主要有:(1)水稻杂种优势机理;(2)水稻发育与育性机理;(3)杂交水稻种质创新与基因发掘;(4)超级杂交稻育种;(5)杂交水稻繁育与种子学;(6)杂交水稻超高产生理生态。
基金支持国内外研究人员与实验室固定人员合作研究的课题,申请人须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以上职称,非本实验室固定人员,且至少与一位本实验室固定成员(一般为实验室PI)合作申请。
同时也接收国内外研究人员自带课题和经费,利用实验室研究平台开展研究。
三、资助年限和资助额度
开放课题资助年限一般为1-3年,研究开始时间从批准立项的次月算起,资助总为4-30万元,对于完成情况优秀的项目,可以连续申请资助。
四、课题申报和审批程序
1、申请人填写《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同意并加盖公章后,在指定时间内将纸质版一式两份提交至实验室办公室,同时发送电子版至邮箱tangli@。
高级职称的申请人不需要推荐,其他人员申请需由一名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
2、实验室组织学术委员会以会议或通讯评议的方式对申请课题进行评审,实验室主任及时签发评审结果,通知申请者及所在单位。
3、获得资助的申请者与实验室签署《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合
同书》。
逾期不签,又不在规定期限内说明理由的课题,视为自动放弃。
五、课题的实施与检查
1、开放课题任务及其经费管理实行“课题负责人”责任制。
开放课题的实验室合作者,负责协助课题的实施。
2、实验室按照合同书对开放课题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课题负责人须在每年年底向实验室提交《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年度进展报告》(含经费决算),并附相关的研究成果证明材料。
不提交《年度进展报告》,或无工作进展,或经费使用不当的课题,终止资助。
3、课题结束后,课题负责人须在三个月内提交《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结题报告》(含经费决算),并附相关的研究成果证明材料。
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对课题完成质量和学术水平进行评价。
4、课题负责人不得随意请人代理或更换。
离岗半年以上、一年以内的,课题负责人须报实验室主任批准,办公室备案;超过一年的,课题终止。
六、经费的使用与管理
1、开放基金课题经费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执行,各项开支均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财务室报账和结算。
2、资助经费只能用于和《开放课题申请书》研究内容直接相关的支出,各科目的经费使用控制在申请书中《经费预算表》参考比例范围之内。
经费专款专用,当年必须使用完,不得挪作他用。
3、课题结束后,课题负责人应及时做出经费使用决算。
项目结束时如有结余经费,将由实验室全部收回,补充至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
七、成果管理
1、开放课题的研究成果(包括署名重点实验室的论文、专利、专著及获奖成果等)由研究者工作单位及本实验室共同所有,成果必须统一署名“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英文: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brid Rice)”。
2、发表学术论文应标注“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开放课题基金资助”,英文为“Supported by the Open Research Fund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brid Rice (Hunan Hybrid Rice Research Center)”,未标注的,
验收时不计入成果。
完成单位中应署名“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长沙410125”或“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brid Rice, Hunan Hybrid Rice Research Center, Changsha 410125, China”。
3、开放课题在研究期间或结题时,每个课题至少在相关研究方向达到下列任一条成果最低要求:
(1)发表或录用SCI论文1篇;
(2)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或新品种权或审定品种1项;
(3)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项。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5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