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体育跑酷——侧滚翻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跑酷——侧滚翻教学设计

跑酷——侧滚翻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以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三学习领域水平发展目标为依据,根据五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本课着力关注学生技能发展与生活实际需要之间的关联性,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能力和勇敢挑战精神。

二、教材选择与分析:
本课是跑酷单元的第四课时,主要学习侧滚翻动作,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过前滚翻,侧滚翻与前滚翻有区别也有联系,其区别一在于团身方式不同,二在于落垫后的着垫顺序不同,相同点在于团身都要紧,因为是从高处落下,教材对于孩子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有效地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同时,侧滚翻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广泛,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勇敢精神。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对体育运动兴趣浓厚,他们爱模仿、爱游戏、爱竞争、爱表现,但肌肉控制力和身体协调不高。

从能力上来说,五年级学生已基本掌握前滚翻动作,知道滚翻时团身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来学习侧滚翻动作是非常恰当的。

另外,当今孩子普遍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勇敢”精神,急待加强。

四、教学重点与学习难点:
教学重点:侧向团身紧。

学习难点:动作协调连贯。

五、教学设计思路:
热身(老狼、老狼几点钟)垫上搏击操(把侧身动作融入其中)诱导小游戏(石头、剪刀、布)讲解、示范(对比前滚翻动作和侧滚翻动作的差异)学习原地侧滚翻动作(限制条件的运用紧扣教学重点,逐步突破学习难点高处落下的侧滚翻(循序渐进地递增难度)游戏(踩石过河)拉伸放松。

六、教学组织策略:
通过对比教学,激发学生思考,通过限制条件、降低难度、双人合作,分层教学等教学形式紧扣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通过难度的递增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们的勇敢精神。

七、安全措施:
1.通过在垫子上标注落地时双手、双脚的站位位置,用大体操垫缓冲向下力量,减小练习的危险因素。

2.在学练过程中严禁学生打闹,通过学生间的保护互助、循序渐进的教学和语言提示引导确保学生安全。

3.在从高处跳下时,后面同学在侧面或后面扶住小木凳,确保同伴安全。

跑酷——侧滚翻
学校:镇江市中山路小学执教者:李国虎上课年级:五年级学生人数:40人
学习目标1.学生明确侧滚翻技术的动作要领,并知道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

2.90%以上的学生能初步掌握侧滚翻动作,平衡及协调能力得到较好发展。

3.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增强挑战困难的信心、勇气,培养勇敢精神并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学习
内容
跑酷:侧滚翻课次第四课时
教学重点
解决方法
侧向团身紧
学习
难点
解决
方法
动作协调连贯
1.游戏诱导。

2.定向法。

3.合作练习。

1.对比教学。

2. 合作学习。

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组织队形
安全要求
运动负荷






导入新课
热身准备6 分钟1.师生问好。

2.游戏:老狼、
老狼几点钟。

3.热身:垫上
热身操。

1.向学生问好!
2.指导学生一起游
戏。

3.指导学生一起练习
垫上热身操。

1.向老师问好!
2.听清要求,认
真游戏。

3.认真看,积极
参与。

安全要求:一路纵
队,依次行进。

3


3

7
×
12



中设计意图:1.热身; 2. 为导入主教材服务。

学习技能
探索新知1.诱导小游
戏:“石头、剪
刀、布”。

1.师引导学生一起练
习侧团诱导小游戏。

①坐姿诱导小游戏:
“石头、剪刀、布”。

②站立诱导小游戏:
“石头、剪刀、布”。

③师引导学生一起练
习侧向团身的诱导小
游戏。

1.认真练习,积
极参与。

安全要求:队列整
齐,认真练习。

1


2次
3次
2次
中设计意图:以循序渐进的诱导练习,培养侧团意识,强化落地瞬间的准备动作。

2.学习原地
侧滚翻动作。

1.师示范讲解完整动
作。

(师示范前问:侧
滚翻与前滚翻有什么
区别?)
2.总结侧滚翻与前滚
翻的区别。

3.讲解原地侧滚翻的
练习方法,引导学生
在斜坡上尝试练习。

1.仔细看、认真
思考。

2.积极发言,认
真听。

3.仔细观察、积
极练习。

安全要求:队列整
2


5

6


学习技能
探索新知
26 分钟
4.集体纠错。

5.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原地侧滚翻。

6.引导学生展示。

4.仔细听,认真
看。

5.积极与同伴合
作,共同提高。

6.认真观察,学
会为同伴喝彩。

齐,依次练习,一
人练习一人负责
扶住凳子,另一人
负责落地保护。

3


10

12

设计意图:通过示范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通过对比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侧滚翻与前滚翻的区别,通过限制条件“迫使”学生提臀侧团,解决教学重点。

3.提高难度,
巩固动作。

1. 示范原地起跳落
地动作。

2.引导学生从一层方
凳上落下接侧滚翻动
作,巡回指导。

3.奖励动作好的学生
从二层或三层方凳上
跳下接侧滚翻动作。

4.学生展示。

1.认真观察,积
极参与。

2.认真听,动作
由慢到快。

3.积极尝试,体
验成功。

4.积极展示。

安全要求:一人在
练习时,其他同学
要扶住凳子,保护
同伴。

3


8

10


设计意图:以高度的递增,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巩固所学动作,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勇敢精神。

活跃身心5 分钟1.游戏:
“踩石过河”。

1.讲解游戏方法,规
则,引导学生练习。

1.认真听,积极
参与。

安全要求:不挤、
不推、踩稳凳子。

3


2


游戏方法:8人为一组,用4个小凳子(石头)过河,最先到达对岸的小组获胜。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恢复身心3 分钟1.音乐放松
(配音乐:草原
之夜)
2.师生再见
1.带领学生做放松舞
蹈。

2.小结本课!
1.认真模仿,充
分伸展身体。

2.积极发言,师
生道别!要求:
守游戏规则。

3


1

低设计意图:在舒缓的音乐中放松身心。

负荷
预计
平均心率约135次 /分练习密度约 45%场地
器材
篮球场1块、大垫子10张、小方凳22块、小垫子10张
课后反思
1.本课的诱导小游戏对于学习“侧向团身”的确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整个课堂学生兴趣浓厚,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课前预设的学习目标基本达成。

尤其是许多学生从最初的不敢跳下,到后来的勇敢落地及滚动缓冲完成了一次心理的挑战。

2.“限制条件”法在课中的积极应用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的落地及手撑地的位置,这样的教学法值得进一步的尝试。

3.当然,我也意识到自身的课堂语言还不够精练,组织教法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专家点评:
李老师作为一名年青的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驾驭能力强,特别是能关注当前学生存在的热点问题,大胆地进行教学尝试,全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主要表现在:
一、教材选择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

本课李国虎老师能将体育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教材——侧滚翻,并引导学生练习从不同高度落下的侧滚翻,对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均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

同时,将侧滚翻与跑酷运动相结合,通过对跑酷技术动作的提炼、整合、重组,形成了适合小学生练习的教学内容,难度适中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教学法实效性强。

本课各环节紧扣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游戏诱导”、“示范对比”、“限制条件”等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简化了动作的抽像性,特别是“限制条件”的运用,让学生轻松的就能做出“侧向团身”和“提臀”动作,大大降低了学生练习的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层层递进,不断激发了学生挑战欲望。

三、游戏与竞赛法运用巧妙。

李老师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游戏学习技术,并将主教材的学习不断引向深入。

四、器材的一物多用。

本课的器材——凳子是常见的实物。

课的基本部分给教学以辅助,游戏部分教师也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场地和器材,“踩石过河”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培养了孩子们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镇江市教研室:吴亚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