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前滚翻教学设
计 水平一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小学体育《前滚翻》教学案例
学校:东华门小学
姓名:马继明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小学体育
3、学生课前准备:穿好运动服或宽松的衣服,鞋子最好是运动鞋。
二、教学课题
本课教材选自2012版人教版小学《体育与健康》第五章第四部分。
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主教材前滚翻是《大纲》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
技巧动作的基础,也是生活中自我保护的一种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是团
身紧、方向正、滚动圆。教学内容从学生观察比较开始,过渡到简便易行
的分解动作,然后上升为适合学生实际的完整动作。
教学目标:
1、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
趣,了解前滚翻必须团身紧,只有像球一样,才能滚的好,能说出前滚翻动作
名称。
2.技能目标:通过自主练习和小组合作练习,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判断能
力,70%-80%的学生掌握前滚翻正确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协
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模仿性、创造性练习和游戏练习,进行克服困难,勇敢
顽强的品格教育,培养关心同伴,帮助同学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低头含胸,团身紧。
2、难点:滚动圆滑,动作连贯。
教学准备:
小垫子50块;体操垫1块;白纸50张;排球2个;小正方形纸箱2
个,小音箱1台,U盘1个。
教学方法:
1、表现法: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
趣,大胆的对本节课学习的动作的了解和尝试。
2、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体验,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感悟
动作完成的要领。
3、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我体验、小组协作、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中更好的去体验。
四、教学过程:
整队到操场上,教师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
引导学生分组分别用篮球、小正方形纸箱进行比赛,并从中得到什么
启示。引导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设计意图:利用观察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本节课的学习打
下基础】
教学步骤:
1、辅助性练习:学生分组仰卧团身前后滚动(4次)
【设计意图:是学生分组练习找到前滚翻的惯性动作】
要领:团身紧、手抱小腿前后滚动。
2、原地蹲撑,屈臂,低头练习。教师在体操垫1块做示范动作。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直观的看清楚老师的动作,并知道前滚翻开始的动
作】
3、低头夹白纸,在帮助与保护下做前滚翻(3次)
【设计意图:低头夹白纸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做到低头含胸这一动作难点】
4、在帮助与保护下做完整的前滚翻练习。(3)
【设计意图:教师给与适当的帮助与保护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更好的完成
前滚翻动作】
5、分组各自练习,找出做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设计意图:有效的语言刺激能使学生的表现欲望增强,更好的学习动作
要领,找出别人做好的原因,自主学习动作。】
6、在欢快的音乐中进行放松活动。
7、本课学习点评,宣布下课。
教师情况
省 份 山西省 学校 太原市杏花岭区东华门小学 姓 名 马继明
职 称 普通教师 电话 电子
邮 箱
通讯地址 太原市杏花岭区东华门小学
小学体育课《前滚翻》教学设计
(水平一)
一: 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为依据,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为本,培
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师生共同愉悦的学习,活动氛围。 结合教材特点和小学
生心理、生理特点,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体育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律,关爱和帮助同学的能
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并乐于向同伴展示运
动动作。她们都比较活泼、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但是自我约束能力差,绝大部分同
学还不具备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着重培养他们在集体活动关注和帮助同学完成活动任
务。
三:教材分析
技巧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教材内容之一,二年级学生是柔韧和灵敏素质发展的
敏感时期,他们乐于学习新动作,但感知事物直接视听和形象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还较
差,思维方式和认知事物往往离不开具体形象事物。教学内容从学生喜直观的模仿开
始,过渡到简便易行的单个动作,然后上升为适合学生实际的完整动作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了解前
滚翻必须团身紧,只有像球一样,才能滚的好,能说出前滚翻动作名称。
2、通过自主练习和小组合作练习,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判断能力,70%-
80%的学生掌握前滚翻完整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
素质。
3、进行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的品格教育,培养关心同伴,帮助同学的品
质。
教学内容 1:前滚翻 2:障碍接力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低头含胸,团身紧。
教学难点:滚动圆滑,动作连贯。
小学体育课《前滚翻》教案(水平一)
流程 课的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要求 组织方法
时间 次
数
准 备 部 分 1.集合、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 数,检查学1.教师检 查服装,安排见习。 1.整装待命。 2.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1.集合 做到静、齐、1.四列横队合: ××××× ××××× 1 1 6 2 1
1
8
1
课前准备
1.学生统一穿运动装.
2.器材准备:
体操小垫子、录音机、纸张。
基
本
部
分
生着装。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要求。 4.准备活动: ●队列队形 ●接力传递 1 前滚翻。 ●观察引起兴趣 ●分解练习 ●完整示范 难点:两臂撑推用力平均,用头的后部着垫,滚动团身紧、顺势起立。 ●分组尝试 ●小组学习 ●改进评选 ●集体展示 2.展示道具,引起兴趣。 3.引导学生活动身体。 1.教师放手让学生练习并观察。 2.巡视指导学生练习、纠正错误。 3.对比评价、讲解、启发学生思考。 4.全过程示范分解动作,突出前滚翻中滚翻团身的动作技巧与顺势起立。 5.巡视指导学生练习,语言表扬激励学生,注重个体差异,进行差异分组. 快速进行游戏。 1,认真听讲、培养兴趣。 2,学生认真复习前后滚动,准备接受新知识. 3.学生进行尝试性练习,体验前滚翻动作。 4,学生勇于展示动作,学生自评. 5.认真听老师讲解动作要领,了解动作的全貌。 6.学生练习: ①友伴分组练习。 ②小组探讨,互帮互助练习. ③做自查评估. 快,认真听教师讲解。 2.认真进行游戏,充分活动关节. 1.态度认真、精神饱满。 2.认真积极练习。 3.动作正确 4.能做自我评估、小组讨论思考。 。 5.听从指挥、注意安全。 ××××× ××××× △ 2.准备活动: × × × × × × × × × × × × × × × × 说明:左右循环 1.自我体验: 2.观察组织: ××××× ××××× ××××× ××××× 3.小组练习: ● × × × × × × 4.改进练习方法: ××××× 3 12 2
3
5
5
1
基 本 部 分 2.游戏: 接力搬运 解游戏规则,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积极性讲,指导1、学生分4组进行比赛,比比哪一组完成的又快又好. 2、以高涨的1.认真听老师讲解游戏规则。 2.遵守 ∩ ∩ ∩ ∩
8分
钟
1
学生注意安全。 情绪进行比赛. 游戏规则,注意安全。 ↑ ↑ ↑ ↑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结
束
部
分
1.放松活动。 2,学生自评,老师评价。 3,小结,表彰鼓励,布置作业。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愉快的放松。 2,教师评价. 所有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随着音乐的节奏充分放松。 尽量的放松身体各关节,轻松,自然,愉快地消除运动疲劳。 自由散点::
× ×
×× ××
× △××
× ×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