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评审计划2002 年 11 月 29 日下午 2: 30(或 12 月 2 日上午 8: 30)策划评审的时间评审的地点会议室评审人员:参加管理评审的人员参加会议人员:总经理室、管理部门、业务部门、资源部门、制造部门、品保部门、文官中心管理者代表、各部门需准备的材料:1、方针、目标完成情况,质量管理体系各相关条款实施情况;2、存在问题;3、改进措施或建议等。
各部门质量管理体系各相关条款实施情况的准备提纲如下:a)管理者代表应提交的资料;—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现行质量方针、目标的实施情况,质量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评价意见—内部、外部质量审核的结果,不合格情况、原因、及其纠正、预防、改进效果;—上次管理评审的改进措施落实情况。
, 。
―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各种变更(例如使用了新技术,社会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组织结构的重大变化,财务状况等)b)办公室应提交的资料― 对文件有效性的评审;—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管理性);—内部审核的情况—对工作环境的管理c)市场经营部应提交的资料d) -市场调研情况-新业务开发情况—经营生产过程控制情况;—纠正和预防措施落实情况;安保部应提交的资料—年度服务质量情况统计分析。
—统计技术的选用,趋势分析和工序能力分析。
—顾客投诉及处理情况,顾客投诉统计分析。
―顾客满意度调查结果。
―对邮政服务的检查情况报告e)计财部应提交的资料—合格供方评价(复评)、及控制情况;-采购产品符合需求情况;—主要原辅材料消耗、库存原辅材料及仓库管理。
f)人事教育部提交的资料—现有组织机构适宜性及人事管理与人员培训情况;—年度培训计划实施情况。
g)建维部提交的资料—设备运行维护情况—计量设备的校验、鉴定情况—网点的装修情况h)调度室提交的资料—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通信生产情况其他:视需要而定,并提前通知报告人。
以上资料于11 月 26 日前交办公室汇总后,交管理者代表。
管理评审会议议程一、总经理主持会议说明管理评审的有关事项(8:00-8:10)二、各部门主管领导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并由总经理主持高层管理者及相关部门在部门报告后,对该部门的作有效性、充分性、适宜性及建议进行评价和提出改进决策。
掌握每个部门发言后留出5分钟为评价时间。
1. 管理者代表汇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及内部质量审核结果的评价(8:10-8:30)2. 综合办公室 (8:30-8:45)3. 安保部 (8:45-9:00)4. 人事教育部 (9:00-9:15 )5.市经部 (9:15-9:30)6. 计财部 (9:30-9:45)7. 建维部 (9:45-10:15)8.调度室 (10:15-10:30)三、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和保持整体效果的综合评价(10:30-11:00)对质量方针、目标的适宜性评审以及为实现质量方针、目标提供充足的证据评审;对过程业绩用产品符合性的综合评价以及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改进;质量手册、质量程序及其质量管理体其他支持性文件是否需要修改的决定;资源配置的要求。
四、总经理总结评审结果(11:00-11:30)1、归纳评审概况2、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是否正常,过程是否受控3、与顾客需求有关的产品是否需要改进4、组织机构是否需要调整4、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主要指质量手册、质量程序文件)是否需要修改5、资源配备是否充足,要否调整增加6、质量方针、目标是否适宜要否修改7、改进措施实施决定。
注:每次的管理评审会议,可酌情增删内容和调整时间分配。
审批意见:局长:日期:部门工作报告QR-- 02NO:部门:编制人:时间:1、涉及的要素或议题:2、体系运行情况:(方针、目标、要素实施的业绩,存在问题及改进办法及建议等)改进建议:(涉及到修改体系文件或本部门不能独立完成的建议)备注:部门工作报告 ( 案例 )QR-QP03-3NO:部门:部编制人:李向阳时间:201、涉及的要素或议题: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不合格品控制持续改进2、体系运行情况:(方针、目标、要素实施的业绩,存在问题及改进办法及建议等)1)方针目标完成情况 : 公司自发布质量方针目标后 , 荷花园项目部组织全体人员学习,以理解与实施。
并制定并实现了以下的质量分目标:a)1、 2、 3、4 四座楼质量合格率达 100%,其中 3呈楼达到“榕城杯”的要求。
b)工期控制在 240天内。
c)投资控制在 2588万元预算范围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密切配合的有效协作,因此我们规定每周五上午召开监理例会,至作今已经开了15次例会,针对一周来的施工进度,质量安全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具体地落实到责任人,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自元月分以来,日常工作情况综合如下:a)审查签认保种材料合格证书 186份;b)材料抽样送检试验 183次c)砼(或砂浆)试块强度试验 211组;d)测量放线 70份;e)完成分项、分部工程评定 2982项;f)分项工程平行检查 39次;g)基础分布验收及质量评估报告各 4份,主体分布工程中间验收 12份质量评估报告4份。
;以上工作和措施有效地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目前户内工程已具备验收条件。
2)存在问题a)电脑太旧,影响工作。
b)个别新员工对工作程序不熟悉,应变能力不够。
本项目部已计划在下个月对他们进行一次系统培训。
改进建议:(涉及到修改体系文件或本部门不能独立完成的建议)a)电脑太旧,影响工作,希望换新。
b)用一个月时间,将所有内业资料统一编排号码,以规范化。
备注:报告人:日期 :管理评审签到表№:会议时间年月日时会议地点主持人会议内容姓名部门姓名部门管理评审记录(第一页)04№:时间地点出席人评审项目记录 :记录人 :日期:管理评审会议记录(续页)QR—— 04№:结论:审核:局长:日期:管理评审报告(案例)No. 1评审时间:2001 年 5 月 6 日 8 : 00- 16: 00主持人:总经理评审人员:李总经理、技术副总经理、生产副总经理、经营副总经理、质量副总经理(管代)参加人员:质管部、设计部、技术部、生产部、质检部、采购部、销售部、人事部、生产车间、其他相关部门。
(姓名略)报告内容:1、评审会议概况会议首先由李总经理对管理评审有关事项进行说明后,各部门负责人做本部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和提出改进建议,由高层管理者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该部门工作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进行评价及提出建议,接着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和保持的整体效果进行评价,最后由总经理总结评审结果并提出改进措施决定。
2、评审内容与会者对以下内容进行了评审:a)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结果及不合格项纠正措施与实施结果的评价;b)对各部门提交的报告进行审议,对各部门工作的充分性、有效性、适宜性及建议进行评价和做出改进决策;c)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的控制是否合适,现有组织机构对实现质量方针、目标的适应性,是否要修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质量手册》是否要增删修改;d)市场情况及用户需求情况;e)质量方针能否满足市场的变化,质量目标的实现是否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会议上各部门对以下工作提出了一些的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a)相关部门无法及时为实现质量方针、目标提供充足证据;b)原辅材料的测定结果不合格太多,原因是测定结果不符合验收指标,但符合工艺试验指标,应予以改进;c)成品的取样现在是由工厂中控室进行,这样有妨碍了监督的成效,应予以改进;d)关于化验报告单不能及时送交的问题;e)关于销售部作业流程是否形成文件纳入体系受控文件问题;f )由于原辅材料的特殊性而目前省内供方少,导致受制于人问题。
g)生产部设备管理建档方面存在不完整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各部门探讨了解决的办法。
No. 23、评审结论李总经理及三位副总经理综合各部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作出如下评价:a)质量方针是明确的,不需要修改。
b)质量目标从实践来看可以实现,是适宜的不需要修改。
但应明确顾客满意度的统计方法。
c)质量手册、程序文件适宜,不需要修改;但第三层次文件需进行局部修改。
d)组织机构适宜,不需进行调整。
人力资源基本满足需要,但需考虑增加检验设备及检验人员,设备管理人员。
这些问题另行专题研究进行调整。
总体上看,公司现有质量管理体系是充分、有效和适宜的。
4、改进措施李总经理对各部门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决策并提出如下改进建议:a)目标值的统计数据应做到每月一统计。
由管理者代表,逐月按展开目标值组织销售部、生产部、生产车间提供实现数据,管理部负责根据实现状况统计上报b)部分原辅材料根据可采取的工艺措施制定协议接收规定,协议接收也属于合格范围。
c)成品取样的工作由质检部指派专职取样工进行;d)部分三层文件进行修订。
e)由生产副总召集相关职能部门专题讨论顾客提出的产品“白点”问题。
f)采购部与供方的合同要明确(指标明确、经济赔偿明确),采购部应加大、加快开发供方力度,原辅材料的供方至少要两家以上。
上述有关改进建议要求各责任部门在 5 月 31 日前整改完毕或提出纠正计划,由管理部负责跟踪落实后报管理者代表和总经理评价。
批准人:×××日期:管理评审应当依据正式的日程安排系统地实施。
评审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日期:编制人:×××管理评审的实施(a)前次管理评审中发现的问题;(b)质量方针、中期和长期目标;(c)质量和运作程序的适宜性,包括对体系( 包括质量手册 ) 修订的需求;(d)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e)前次管理评审后所实施的内部审核的结果及其后续措施;(f)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分析;(g)认可机构监督访问和评审的报告,以及组织所采取的后续措施;(h)来自客户或其他审批机构的审核报告及其后续措施;(i)组织参加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比对的结果的趋势分析, 以及在其他检测/ 校准领域参加此类活动的需求;(j)内部质量控制检查的结果的趋势分析;(k)当前人力和设备资源的充分性;(l)对新工作、新员工、新设备、新方法将来的计划和评估;(m)对新员工的培训要求和对现有员工的知识更新要求;(n)对来自客户的投诉以及其他反馈的趋势分析;(o)改进和建议。
管理评审的结果应当输入组织的策划系统,并应当包括:(a)质量方针、中期和长期目标的修订;(b) 预防措施计划 , 包括制定下一年度的目标;(c)正式的措施计划, 包括完成拟定的对管理体系和/ 或组织目标的运作的改进的时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