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危儿早期筛查主要内容

高危儿早期筛查主要内容

高危儿早期筛查
定义:在胎儿期、新生儿期和婴幼儿期存在高危因素的婴儿称为
高危儿。约占活产儿的 60%~70%。这是特别脆弱的人群,需要特殊
的医疗保健服务。
引起新生儿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高危因素

妊娠期

围生期

生后一月
自然界三态分布规律

世间万物,包括物、人、事,皆有三种基本状态,即“三态分布规律”。
两个极端之间总存在中间状态。

好 坏


健康 疾病

心理健康 心理疾病
高危儿的三分态

高危儿属于健康群体范畴,脑损伤是疾病。在这两者之间存在过渡人
群,他们在发育上有些障碍,如运动功能落后、肌张力异常、姿势异
常,但尚不符合脑损伤(如智力低下或脑性瘫痪)诊断标准,经过早
期医学干预,大部分预后良好,这些小儿处于健康和脑损伤的中间状
态,我们将其称之为“发育临界儿”。

高危儿早期筛查

家庭监测

脑神经筛查
应注意的异常运动模式

2月内较难发现异常的运动模式,因此应注意观察:
①有无追视和凝视;
②有无瞬目反射;
③有否吸吮食指或拇指的动作;
④手接触物品时有无抓握;
⑤有无在俯卧位正中线上头瞬间抬起的能力。
应注意的几种异常的运动模式

4月龄是小儿运动发育的重要时期,较容易发现运动发育迟滞和异常
运动模式:
①将婴儿从仰卧位向坐位拉起时,臀部的伸肌是否出现异常
的紧张,头部是否后垂;
②俯卧位上头不能持续抬离桌面90°;
③坐位上头是否前后摇摆,不能保持中间位;
④扶持立位上,下肢不能负荷部分体重;


注意:4月龄尖足支持现象,同时躯干和下肢出现明显左右对称型的
伸展状态;出现由于将体重负荷于下肢而导致的髋关节的内旋、内收
现象。这些都是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重要的诊断手段是观察小儿
是否出现踝关节的背屈运动,否则就是需要治疗的对象。

6月龄如果在任何肢位上见不到运动发育迟滞或异常的表现,则其后
的移动运动发育的准备活动就会迅速发展,如果有脑损伤就会表现明
显的某些定型的姿势和运动模式
异常所见:
①明显的左右不对称的肢位或运动
②头部回旋时出现ATNR
③虽可从俯卧位翻向仰卧位,但不能从仰卧位翻向侧卧位;
④仰卧位上不能将手拿到前方的正中方向,母亲伸手时不会伸
手要抱;不能将蒙在脸上的不拿掉;
⑤俯卧位上头部垂直抬起时见不到躯干的伸展和下肢的外展
外旋活动;
⑥拉坐时,头仍后仰;
⑦坐位上腰椎的明显弯曲,呈园背现象,这类的婴儿特别讨厌伸
腿坐,患儿常取“W”肢位
⑧扶持立位上见不到足的踢蹬动作;
⑨扶持立位上见髋关节的内收内旋、尖足或剪刀步态、足内外翻
倾向;
家庭监测10条


1、婴儿手脚经常用力屈曲或伸直、打挺;


2、满月后头老往后仰,不能竖头;


3、3个月不能抬头 ;


4、4个月仍紧握拳,拇指紧贴手掌、内收;


5、5个月俯卧时前臂不能支撑身体;


6、6个月扶立时尖足,足跟不能落地;


7、7个月不能发ba、ma音;


8、8个月不能独坐;

9、头和手频繁抖动;

10、视、听反应差。
脑神经筛查
❖ 1、视、听反应检查;
❖ 2、拉起抬头检查;
❖ 3、俯卧抬头和手支撑检查;
❖ 4、肌张力检查;
❖ 5、异常姿势和姿势反射检查
1、视反应检查:
用红球逗引小儿注视,左右移动红球观察小儿眼睛和头部跟随红球转
动的角度
正常: 1个月:眼球能追视90º(左右各45º)
2~3个月: 眼球追视大于90º
4个月:追视、转头180º(左右各900)
异常:不能注视;
不能追视或追视、转头范围小
听反应检查:
正常:1~3个月:听声有反应:瞬目、皱眉、转头
4个月:头转向声源
异常:对声音无反应;4个月不能听声转头。
人脸反应(视听结合)
正常:1个月:追视人脸90º(左右各45º)
2~3个月: 追视大于90º
4个月:追视、转头180º(左右各90º)
异常:不能注视\追视、转头范围小

拉起抬头检查
正常: 0~1个月头后垂,坐位时竖头>5"
2~3个月头轻微后垂,坐位竖头>15"
4个月头与躯干呈直线抬起,竖头稳
异常:头明显后垂、背屈、竖头不稳

俯卧抬头与手支撑检查
正常:1个月 : 不能抬头,臀高位;
2个月: 抬头45°;
3个月: 抬头超过45°,肘支撑、胸部离开床面;
4个月: 抬头90°,肘支撑,左右转头
异常: 2个月:不能抬头,臀高头低位;3~4个月:不能支撑与抬头。
拉起抬头检查
正常: 0~1个月 头后垂,坐位时竖头>5"
2~3个月 头轻微后垂,坐位竖头>15"
4个月 头与躯干呈直线抬起,竖头稳
异常:头明显后垂、背屈、竖头不稳
俯卧抬头与手支撑检查
正常:1个月 :不能抬头,臀高位;
2个月: 抬头45°;
3个月:抬头超过45°,肘支撑、胸部离开床面;
4个月:抬头90°,肘支撑,左右转头
异常: 2个月:不能抬头,臀高头低位;3~4个:月不能支撑与抬头。
肌张力检查
肌张力的定义:活动肢体或按压肌肉时所感到的阻力,可通过以下三方
面来了解:
1、伸展性(关节活动范围);2、被动性、3、肌肉硬度
伸展性:缓慢、被动地屈曲或伸展被检查者的关节时所表现出各关节角
度的大小来衡量肌张力的情况。关节活动范围过大则肌张力低,反之肌
张力高。
被动性:被动地活动小儿的肢体使之做伸展运动,据其阻力大小来判断
肌张力,包括:
(1)被动活动的抵抗:屈曲、伸直、旋前、旋后肢体;
(2)摆动度:摆动上下肢体,通过振幅的大小来判断肌张力。
肌张力的异常:
1、肌张力的增高:
痉挛性—折刀现象;摆动振幅减小;深部腱反射亢进;
强直----铅管样;齿轮样,腱反射不亢进;
2、肌张力减低:
蛙状肢位---由于下肢的重力关系,在仰卧位上髋关节的外展、
外旋、屈曲,似青蛙。

异常姿势检查
由于原始反射和异常肌张力的影响,出现异常姿势。常见的异常姿势
有:
头背屈、 角弓反张、
紧握拳、 拇指内收、
上臂硬性后伸、 尖足、
下肢内收交叉、 足内翻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