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尿病病人术前评估

糖尿病病人术前评估

– 应与其他疾病引起的昏迷相鉴别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
治疗
– 暂缓手术
– 胰岛素:常用剂量每小时5~10u(平均5u), 当血糖降至13.9mmol/L(250mg/dl)以下时,可给予 5%葡萄糖生理盐水溶液静脉滴注,但仍需使用胰岛素 (3~4/1) – 补液:如无心、肾功能障碍,开始3~4小时内静脉滴 注生理盐水2000~3000ml,以后可根据心血管状况和 每小时排尿量来决定补液量,第一日总量据病情约在 3000~5000ml
– 由于ATP 依赖性钾离子通道活性降低使内源性 保护信号传导途径受损 – 微循环障碍:缺血后血管扩张反应和心肌耗氧 增加时的血管扩张反应受损 – 内皮功能失调致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反应受损
糖尿病冠心病(4)
急、慢性高血糖增加心肌缺血损伤的危险 性
– 生化方面的改变:活性氧种类和数量增加,一 氧化氮的有效性降低 – 冠状侧支血流减少:冠状动脉至缺血心肌的血 流减少,侧支血管的增生受抑制 – 冠状血管的舒张储备降低
低血糖(4)
治疗
– 静脉推注50%葡萄糖20ml
– 肌注胰升糖素0.5~1.0mg
– 静脉输入5%~10%葡萄糖
– 血糖水平监测须追踪至少24~48小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在急性感染、外伤、 手术、饮食过度、突然中断胰岛素治疗、 妊娠或分娩等诱因下发生。常见于1型糖尿 病患者。
糖尿病冠心病(2)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很高,由于常常 合并心脏植物神经病变,一些患者可以只有轻微的 胸痛或者没有胸痛,即所谓寂静性心肌梗死。因此, 对于有无法解释的心力衰竭、恶心、虚脱等症状 的患者,应及时进行12 导联的心电图检查
糖尿病冠心病(3)
急、慢性高血糖增加心肌缺血损伤的危险 性
– 早期仅有糖尿病症状加重,逐步进入嗜睡昏迷状态
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3)
诊断
– 脱水极为严重 – 可出现中枢性高热,体温高达40℃以上 – 酮症酸中毒少见,即使出现也甚轻微 – 血糖>33.3mmol/L;血钠>145mmol/L;血 浆渗透压>350mOsm/L;尿糖强阳性;尿酮 体阴性或弱阳性;血pH基本正常
糖尿病病人术前评估
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麻醉科 林成新
据估计我国目前糖尿病(DM)病人约 三千万,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由原来的1% 增加至3% 2~10%外科手术病人合并有糖尿病,并 且有近1/3病人是在手术前检查时才发
现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可以导致许多器官系统的疾病,其 严重性与糖尿病的病程长短和控制情况有 关。糖尿病造成的全身小血管损伤(糖尿 病性微血管病变)和神经损伤(神经病变) 会给麻醉医生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
如何正确完成糖尿病病人术 前访视及评估?
是否存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是否存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一、血糖控制是否稳定?
空腹血糖小于8.4mmol/L,最高不超过 11.2mmol/L 尿糖阴性或弱阳性(肾糖值10mmol/L) 尿酮体阴性 糖化血红蛋白(GHb)小于8%
尿酮阳性尿酮阳性
二、是否存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 静脉血浆葡萄糖≤50mg/dl(2.8mmol/L),伴有 或不伴有心悸、手抖、冷汗、饥饿及神经精神 症状等 – 老年人的低血糖表现常为行为异常和一些不典 型症状。
低血糖(3)
原因
– 胰岛素或磺酰脲类等降糖药物过量
– 进食量少,延迟或遗忘进食
– 强体力活动
– 过量饮酒,尤其是空腹饮酒
– 联合使用降糖药 – 肝、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1)
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主要见于中、老年 糖尿病者,特别是60岁以上的病例
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2)
诊断
– 常在某些疾病,如严重灼伤、急性胰腺炎、甲状腺功 能亢进症、尿崩症及剧烈呕吐及腹泻等时发生;药物 如苯妥英钠、噻嗪类利尿剂及糖皮质激素,透析和高 渗葡萄糖静脉推注及滴注等也可诱发 – 起病缓慢,以意识障碍为主
糖尿病可造成病人出现术后急性肾衰和尿潴留的危险,糖 尿病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者约占5%~10%
呼吸系统
糖尿病病人容易并发肺部感染
术前X 线胸片、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测是判断肺 部功能的金标准
应在纠正不良状况后再行择期手术
气道
长期1型糖尿病患者可发生关节僵直综合征,影响 颞颌关节、寰枕关节以及颈椎关节而造成气道管 理的困难 插管之前应该明确关节活动受限所可能导致的气 道困难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1)
临床上乳酸血浓度>2mmol/L,血pH<7.37, HCO3-浓度≤10mmol/L,而无其他酸中毒原因时, 称为高乳酸性血症 糖尿病患者血乳酸≥5mmol/L,pH<7.35(动脉 血)称为糖尿病乳诊断
– 有糖尿病史、休克、缺氧和(或)应用双胍类 药物史 – 起病较急,有原因不明的大呼吸、神志模糊、 嗜睡、昏迷等症状,有半伴恶心、呕吐、腹痛、 偶有腹泻,体温可下降。缺氧者常伴有紫绀、 休克等症状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4)
治疗
– 尽快消除诱因,由药物引起者,立刻停药 – 积极纠正休克和缺氧 – 合并呼吸衰竭者应予以人工通气治疗,吸入氧 气浓度不低于30%
– 禁用血管收缩药及含乳酸制剂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5)
治疗
– 合理纠正酸中毒,可参考糖尿病酮酸中毒治疗 – 应予以小剂量(每小时0.1u/kg)普通胰岛素静 脉滴注,血糖<13.9mmol/L(250mg/dl)时, 在滴注胰岛素时应同时给5%葡萄糖液
–约1/3易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
–深呼吸时每分钟心率差≤10次;立卧位每分钟心率差 ≤10次;乏氏动作反应指数≤1.1
肾脏
糖尿病病人可能已经发生肾脏损害 糖尿病肾病在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率为20%~40%;在2型 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率为10%~30% 临床表现
– 通常表现为尿中存在蛋白(白蛋白) – 尿路感染 – 血尿素和肌酐上升
– 排除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糖尿病心肌病变(1)
糖尿病可引起心肌本身和心肌内小血管病变
糖尿病心肌病理改变
– 心肌细胞内大量糖原、脂滴和糖蛋白沉积,严重者可 有局灶性坏死,心肌间质有灶性的纤维化。心肌细胞 外间质有不溶性胶原蛋白积聚。心肌存在弥漫性心肌 壁内小血管病变,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血管壁 增厚,以及微血管瘤出现。肌原纤维收缩蛋白明显减 少,肌浆网横管系统扩张,心肌有收缩带形成,线粒 体肿胀,闰盘处细胞间隙增宽等改变
糖尿病心脏植物神经病变(1)
糖尿病对支配心脏和血管的神经的损害(自主神 经病变)可导致突发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和体位 性低血压 麻醉时可能出现血压不稳定,心肌缺血,心律失 常,胃内容物返流误吸和不能维持体温等危险
糖尿病心脏植物神经病变(2)
诊断
–确诊为糖尿病 –休息时心率每分钟>90次,或心率快而固定,且不受 各种条件反射所影响 –直立位低血压。立位较卧位收缩压降低大于 4kPa(30mmHg)和舒张压降低大于2.67kPa (20mmHg)
低血糖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低血糖(1)
低血糖是2型糖尿病治疗中可能发生的 严重并发症。凡接受胰岛素或磺酰脲类或 非SU胰岛素促分泌剂药物,尤其是长效的 磺酰脲类药治疗的患者更可能发生低血糖。 老年患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甚易发生夜 间低血糖。
低血糖(2)
诊断
2型糖尿病在上述因素下也可发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
诊断
– 原有的糖尿病症状加重 – 出现酮症酸中毒、脱水休克、昏迷等临床表现
– 尿糖及尿酮(乙酰乙酸及丙酮)定性试验强阳 性;血糖多数在16.6~27.7mmol/L;血酮常> 50mg/dl(即>5mmol/L);血pH<7.35、血 HCO3-<10mmol/L或血CO2CP<20mmol/L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38%合并高血压
高血压(2)
与正常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变 危险性是前者的2倍,而在同时存在高血压 的病人中则增加至4倍,心血管急性事件的 发生率也明显增加 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中中风的危 险性增加2倍,急性心梗的危险性增加1倍。
糖尿病脑血管病变
在2 型糖尿病中,估计大约15 %死于脑卒中,因脑 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性增加2~4 倍
– 必要时可采用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疗,以清 除体内乳酸和相关药物
三、是否存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心血管系统 肾脏 呼吸系统 气道 胃肠道 眼睛
心血管系统
高血压 糖尿病脑血管病变 糖尿病冠心病 糖尿病心肌病变 糖尿病心脏植物神经病变
高血压(1)
研究发现,在45岁左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 40%伴有高血压,而在75岁左右的患者中 高血压患病率更上升至 60%
– “祈祷征”阳性(展开手指双手对压,手指和手掌不 能靠近)可以作为存在关节僵直的一个参考指标
长期1型糖尿病患者大约有1/3者有(喉镜下)气 道困难
胃肠道
糖尿病可造成支配肠壁和括约肌的神经的损害
胃排空延迟和胃酸反流会增加病人在麻醉插管时 的反流误吸的危险
如果患者有平躺时烧心(返酸)的病史,那么即 使是择期手术在麻醉时也应采用快速诱导并按压 环状软骨。术前用药最好采用H2 受体拮抗剂和胃 复安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3)
诊断
– 血pH<7.35,血碳酸氢根<20mmol/L,阴离 子间隙(AG)>18mmol/L
– 如能排除酮症酸中毒、肾衰竭等,则应考虑乳 酸性酸中毒的可能 – 血乳酸水平升高:血乳酸水平在2~5mmol/L 时,患者多呈代偿性酸中毒,血乳酸水平> 5mmol/L可确诊乳酸性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还常常发生无症状性(寂静性) 腔隙性 脑梗死 高血压,血清总胆固醇是糖尿病患者缺血性卒中的 独立危险因子
糖尿病冠心病(1)
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男性糖尿病患者中CAD 的病 死率增加了两倍,而在女性中则增加了四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