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讲课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讲课

• 文献中将其翻译成激痛点、激发点、扳机点、起发点等等。
10
扳机点形成的原因
产生扳机点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很多因素都有可能:
1. 骨骼肌肉系统或椎间盘的创伤 2. 炎症:胆囊炎,阑尾炎,胃炎 3. 心肌缺血 4. 缺乏运动或运动过量,姿势不良 5. 疲劳,睡眠不良,情绪不佳 6. 激素水平变化:绝经后综合征 7. 局部受凉:吹空调
广义
肌肉及其附属结构出现的疼痛
狭义
有激痛点的、肌肉筋膜疼痛的疾患
肌腱韧带 末端病
肌肉的 慢性损伤
肌肉筋膜的 慢性或急性炎症
5
陈仲强等,肌筋膜与慢性劳损性疾病的诊疗.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 2011年1月第一版, 10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症状
• 弥漫性钝痛。 • 局部疼痛、发凉、皮肤麻木、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 • 晨起痛,日间轻,傍晚复重 • 诱因:长时间不活动或活动过度,可因劳累或季候变化而发作
扳机点是肌肉筋膜疼痛 综合征诊断的重要组成
部分
美国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诊断标准
• 肌腱的附着点或肌腹上有固定疼痛区及压痛点。按压疼痛点可引 发区域性的不依神经根感觉分布的分散痛。
• 气温降低或疲劳时疼痛加重 • 增加肌肉血流的治疗可使疼痛减轻 • 排除局部占位性或破坏性病变
9
扳机点
• “扳机点 ”定义为:在骨骼肌纤维中可触及的紧张性条索上 高度局限和易激惹的点。
15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
注射疗法 • 常需要用类固醇激素注入到疼痛部位,这种方法具有对任
何一种组织的触发点都有镇痛效果。 • 神经阻滞疗法,把局麻药注射到神经干的位置,使神经干
对疼痛区域的支配阻断,到达临时镇痛的目的,并没有证 据证实这些药物在局部对扳机点有效果 。
16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
1. 手法治疗 • 是肌筋膜疼痛治疗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 拉伸紧张的肌肉纤维(绷紧的带)可以使肌肉紧张放松并
改善局部的循环。 • “深部重度按摩”:尽管控制疼痛的机制还不清楚,但是
可快速去除疼痛。
14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
2. 物理治疗:
• 对肌筋膜疼痛的缓解很有效 • 尽管热疗在控制肌筋膜疼痛方面不是很有效,但是它却是一种治疗
12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
一般治疗
• 解除病因、注意 保暖等
中医疗法 • 推拿按摩、针
灸等
理疗 • 超生、体外冲
击波等
针刀、神经阻滞、 痛点注射、射频
药物治疗 • 消炎镇痛药:吲哚美辛、布洛芬等 • 维生素类药物: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 • 肌松剂: 如乙哌立松片 • 中药等
13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
11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和扳机点
• 可以把许多临床以疼痛为主体、较为混淆病症和综合症归 类到肌筋膜疼痛综合症或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理念中去。
• 从骨科疼痛综合征和神经痛范围来看,颈椎病、耳大神经 痛或枕大神经痛、胸廓出口综合症、肩周炎、网球肘、腰 肌劳损、急性腰扭伤等绝大数是因为肌肉和关节周围肌的 疼痛扳机点形成所致 。
软组织病变的重要方法, 因为它可以改善局部的循环系统以促进 愈合的过程。 • 超声可以直接给TP提供额外的机械能量 • 电疗也常用于控制疼痛,因为由电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和按摩的 位点相似,对TP进行电疗的有效性已经被记入文献。 • 激光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肌筋膜疼痛,它被认为是一种无需用针 (无痛)的针灸治疗方法。 • 临床上TP通常是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联合治疗的 。
17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
4.药物辅助疗法 •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物质以及一些内分泌激素 • NSAIDS,非甾体类抗炎药 : 短期特别是急性期消炎止疼,使
患者放松,并未证明具有促进愈合作用 • 肉毒杆菌毒素A (botox) :可以阻断运动神经末梢的乙酰胆
碱释放,进而缓解TP区域的紧张带;一些作者已经证实用肉 毒素A进行TP注射可以有效地控制疼痛。
19
肌松剂治疗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
课前提问?
? ?
? ?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2021
课前提问?
骨性纤维孔的组成结构及内容物?
2
课前提问?
骨性纤维管的组成及其内容物?
3
课前提问?
腰脊神经后支痛的诊断要点?
4
人们对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不同理解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PS)
是一种慢性的疼痛性病症,主要是肌肉和筋膜因无菌性炎症而产生粘连,并有 激痛点(trigger point, 又称触发点或扳机点)形成,又被称为肌筋膜炎、肌纤 维织炎、纤维织炎、肌肉劳损。
18
肌松剂治疗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
• 肌肉松弛剂的应用: • 肌松剂经常在骨骼肌肉系统疾患中应用,起到消除疼痛和
改善功能的作用。 • “美国疼痛协会”和“美国医师协会”推荐对急性腰扭伤
的患者的一线药是NSAIDS,而肌松剂亦作为一种选择用药 • 事实上全美统计对于非特异性腰背疼痛的患者的处方中,
18.5%使用了肌松剂,16.3%使用了NSAIDs类药物,10%使用 了环氧酶2抑制剂
临床表现 诱因
• 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 触及此点引起放射性疼痛
查体发现
• 用普鲁卡因痛点注射后疼痛消失
诊断性试验
• 辅助检查:X线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抗“O”或血沉正常
或稍高
常规检查无特异性诊断意义
8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诊断要点
• 疼痛起源于肌肉或相关筋膜 • 有明显的扳机点或者潜在的扳机点
体征
• 患部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触及此点引起疼痛和放射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可发生于创伤、劳累、寒冷,潮湿、过度或肌肉长时间维持在收缩状态之后 因慢性劳损而使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
7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 局部疼痛、发凉、麻木、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 • 疼痛常于清晨发作,活动、热敷后减轻或消失
3. 运动疗法 • 运动康复疗法:运动疗法目的恢复本体感受的正常感受,
以及纠正运动功能单位的薄弱环节,使运动单位的各个骨 骼肌恢复正常功能,达到治愈肌筋膜扳机点疼痛的目的。 • 需要注意的几个原则: 1) 不但要训练肌力,还要训练本体感觉能力 2) 训练运动范围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 3) 从无痛开始训练,要在无痛的状况下进行 4) 渐进方式,训练分层次,逐步加大增加训练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