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操作规程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操作规程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检修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提前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制定相应隔绝.作业安全措施
2.需进入的有限空间,必须与生产系统或其他容器可靠切断并彻底置换。

3.作业前30分内,应对有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

分析仪器应在
校验有效期内。

采样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有效空间,应采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样。

4 进入有限空间前必须连续两次分析空间内的氧含量和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气体含量,间隔不能低于10---15分钟,两次分析结果均重复为合格。

空间内有人工作期间,每半个小时分析一次。

中断作业半个小时以上,再次进入空间前,还要按以上步骤进行气体分析。

5 空间内氧含量在19.5---23%之间可以进行工作。

6 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必须低于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中“车间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最高准许浓度”的规定。

易燃易爆气体必须低于其燃烧.爆炸临界值。

7 有限空间作业后要保证自身生产作业人员不造成危害。

8 不得擅自变更与其作业相关的生产工序。

必须变更时,要通知作业
人员停止作业,待确认不存在危险后,方可下达继续作业的指令。

9 参与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监护、应急救援等相关人员,作业前
必须接受安全教育。

10 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必要时佩戴
好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及相应监测仪器。

11 监护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不得擅离职守。

12 为防止人员误入危险区域,必要时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在坑.井.
洼.沟或人孔通道出入门口应设置防护栏盖和警告标志,夜间应设警示红灯。

13 作业现场应有充足的照明,有限空间内部必须使用安全电压。

14 作业完成后要清理现场,严禁将工具材料等物件遗留在有限空间内。

15 有限空间作业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启动公司((事故应急操作规程预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