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系统研究背景及现状概述1 研究背景2 视频会议系统现状概述2.1 视频会议系统的优点2.2 视频会议系统的基本形态2.3 视频会议系统的分类2.4 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方向及前景2.5 视频会议系统所存在的技术问题1 研究背景视频会议系统(Video Conference System),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地方的个人或群体,通过传输线路及多媒体设备,将声音,影像及文件资料互相传送,达到即时且互动的沟通,以完成会议目的之系统设备[1]。
该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图像通信。
在通信的发送端,将图像和声音信号变成数字化信号,在接受端再把它重现为视觉、听觉可获取的信息,与电话会议相比,具有直观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
会议电视系统不仅可以听到声音,还可以看到会议参加者,共同面对商讨问题,研究图纸、实物、与真实的会议无异,使每一个与会者确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套系统还可以同时提供文件传真,静止图文传递等一系列辅助服务项目,广泛用于现场教学、现场办公、商务谈判等多种领域。
计算机系统的应用、普及,网络通讯技术及图像压缩处理技术以及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采用最新的计算机、通讯和图像处理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数字图像,可为实现现代化企业远程视频会议提供高效可行而且价格低廉的解决方案。
从视频会议系统的产生到现在,期间经历了许多的发展及相关标准:(一)ITU-T(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部门)制定的适用于视频会议的标准有:1、H.320协议(用于ISDN上的群视会议):1990年提出并通过,是第一套国际标准协议。
H.320获得通过,使其成为广泛接受的关于ISDN会议电视的标准。
2、H.323协议(实现于IP网络的视频会议):1997年3月提出的H.323,为现有的分组网络PBN(如IP网络)提供多媒体通信标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协议。
基于硬件的视频会议系统,基本上都是采用这个技术标准,这保证了所有厂商生产的终端和MCU都可以互联互通。
各厂商设备相当部分都兼容两个标准,而最新设备则采用H.323标准。
(二)MPEG-4标准:MPEG是运动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的英文缩写。
这个专家组是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与IEC(国际电子委员会)于1988年联合成立的,致力于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编码的标准化工作。
和其它标准相比,MPEG-4的压缩比更高,节省存储空间,图像质量更好,特别适合在低带宽等条件下传输视频,并能保持图像的质量。
基于软件的视频会议系统,基本上都是采用这一技术标准。
(三)H.264标准:它结合了H.323协议中的H.263协议和MPEG-4协议,解决了目前基于软件视频会议MPEG-4标准无法与H.323协议的终端兼容问题,这使之成为目前最好的视频压缩协议。
2 视频会议系统现状概述2.1 视频会议系统的优点在如今的经济时代,企业必须寻求一种利用更少的资源来完成更多任务的策略。
其实,降低出差开支、减少出差时间和降低由于出差带来的危险性并不是使用视频会议系统的唯一原因。
由于视频会议允许用户在可视的情况下交换信息,因而它几乎能够应用于任何情况下,提高通信的质量和效率。
无论是用于传达产品介绍、销售活动、员工培训、管理信息还是增强分散地的协作计划,视频会议都日益成为一种能带来竞争优势的实用工具。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基于IP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有了速度更快、运行更稳定的系统及网络平台,现在用户可以选择网络的带宽从原来的64K发展到10M甚至更高;另一方面从设备购置、系统运行等方面,用户的负担已经大幅度降低,使得视频通信逐渐走下神坛,其用途将会越来越多:企业用它进行远程产品展示、远程技术支持、远程招聘;大众用它来同自己远方的亲戚朋友交流沟通;学校利用它来进行远程教学;医院用它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手术指导、交流;证券金融业利用它进行在线股评、大盘分析;军队利用它来高效率地指挥部队、获得一线情报……可以断言更多的应用还会不断涌现,使用面会越来越广阔。
2.2 视频会议系统的基本形态一般的视频会议系统包括MCU多点控制器(如视频会议服务器)、会议室终端、PC桌面型终端、电话接入网关(PSTNGateway)、Gatekeeper(网闸)等几个部分。
各种不同的终端都连入MCU进行集中交换,组成一个视频会议网络。
此外,语音会议系统可以让所有桌面用户通过PC参与语音会议,这些是在视频会议基础上的衍生。
(1)多点处理单元(MCU)MCU是视频会议系统的核心部分,为用户提供群组会议、多组会议的连接服务。
目前主流厂商的MCU一般可以提供单机多达32个用户的接入服务,并且可以进行级联,可以基本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MCU的使用和管理不应该太复杂,要使客户方技术部甚至行政部的一般员工能够操作。
(2)大中小型会议室终端产品大中小型会议室终端产品是提供给用户的会议室使用的,设备自带摄像头和遥控键盘,可以通过电视机或者投影仪显示,用户可以根据会场的大小选择不同的设备。
一般会议室设备带SONY或CANON的专用摄像头,可以通过遥控方式前后左右转动从而覆盖参加会议的任何人和物。
(3)桌面型(PC)终端产品直接在电脑上举行视频会议,一般配置费用比较低的PC摄像头,常规情况下只能一两个人使用。
(4)电话接入网关(PSTN Gateway)用户直接通过电话或手机在移动的情况下加入视频会议,这点对国内许多领导和出差多的人尤其重要。
可以说今后将成为视频会议不可或缺的功能。
此外,视频会议系统一般还具有录播功能。
能够进行会议的即时发布并且会议内容能够即时记录下来。
基于现时流行的会议信息资料的要求,本系统能够支持演讲者电脑中电子资料PPT 文档、FLASH、IE浏览器及DVD等视频内容,也包括音频的内容等、会议中领导嘉宾视频画面、会场参与者视频画面的同步录制[3]。
2.3 视频会议系统的分类1)视频会议系统的分类目前市场上的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分为: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及硬件视频会议系统。
软件视频是基于PC架构的视频通信方式,主要依靠CPU处理视、音频编解码工作,其最大的特点是廉价,且开放性好,软件集成方便。
但软件视频在稳定性、可靠性方面还有待提高,视频质量普遍无法超越硬件视频系统,它当前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个人和企业,政府、大型企业也逐渐开始慢慢接受,并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会议当中。
硬件视频是基于嵌入式架构的视频通信方式,依靠DSP+嵌入式软件实现视音频处理、网络通信和各项会议功能。
其最大的特点是性能高、可靠性好,大部分中高端视讯应用中都采用了硬件视频方式。
2)不同视频会议系统的区别a、经济方面:硬件视频会议的建设成本高,通常需要专线为之提供服务。
所以一般企业在决定使用硬件视频会议后往往另需高昂的资金投入建设视频会议独用的网络专线。
因而一项工程、两笔开销往往使许多企业望而却步。
软件则不同:他的使用完全建立在您已有的资源上。
无须您另付资金投入。
b、音/视频效果:所需带宽高,可看视频少是广大硬件视频会议用户使用后的感想。
相比纯软件的产品,硬件的视频与语音状况通常在感觉上都比软件产品要连贯稳定,但这是建立在带宽高与稳定状况下的一个效果。
举个例子:通常在硬件的视频会议中,每路视频要占用1兆左右的带宽。
也正是这个原因,决定了硬件产品必须由专线提供带宽。
可是在纯软件的情况下只需要160k便可清晰流畅得传输视频。
可以想象一下如,如果提供给软件产品同样的带宽,音视频的效果会何等优秀……c、数据功能:众所周知,软件与硬件的优势区别就在数据方面。
虽然现在有些硬件系统发觉了自身的缺陷,增加了一些数据功能。
但由于本身定位的局限,使得他的改进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现状。
所添加的功能也并非十分实用。
反之,软件正可谓是将数据功能坚持到底!d、应用方面:音视频效果佳、商务感觉好通常是客户选择硬件视频会议的主要原因。
可是往往客户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现:跟着感觉走有时并不正确。
感觉对了的,却不实用。
对比两者就可以直观地发现:软件的产品可以跟着使用者到处发挥作用。
客户可以用它来远程销售、客户培训、远程教育等等。
可以这么说:只要您有电脑,可以上网,就可以使用。
但硬件由于他本身的专用网络以及相对庞大的体积,限制了它只能局限于某个办公桌或是某个会议室内。
e、视频容量方面:软件产品可以根据客户的带宽情况有选择的看视频。
比如说客户的网络是光纤,他就可以观看多路高质量视频,且可以任意更改显示模式。
网络越好,可看数就越大,最多可至上千路视频,而硬件最多观看20路。
并且可选的视频模式有限,并且无法自己定制。
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显得力不从心。
2.4 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方向及前景目前,视频会议系统市场的发展日趋多元化,随着用户群的不断增加,整个视频会议市场规模的日益扩大,在需求方面,已经由最初的政府和邮电、电信行业用户发展到司法、银行、证券、保险、教育、医疗、税务等各行各业;而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已由最初简单的政府会议发展到包括企业会议、远程医疗、远程教学和培训、远程监控、军事指挥、电信运营等多种形式。
作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集合,视频会议越来越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在已进行的课题上,对音频的采集和传输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视频会议中的音频通信,它不但要求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同时还要求网络具有较高的带宽。
虽然可以租用较高带宽的网络,比如现在的宽带网络或者DDN,但是这样会增加视频会议的开发成本;同时可以在程序中使用较好的音频压缩算法来实现一定的数据压缩,也不影响声音的传输和还原效果。
自从第一张3G牌照在中国发放,人们就开始期待手机视频应用业务,据悉,近期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已获3G牌照的国内通信业巨头都纷纷与PC厂家合作,推出3G上网本,将炙手可热的3G业务延伸到了PC行业,而基于高速网络应用的普及型视频会议市场也通过3G网络的移动性迎来了新的商机,随时可能呈现爆炸式的发展。
可以说,网络视频会议的发展步伐与IT技术应用的大势是越发趋同的,近几年来国内几次大的IT技术发展及电子通讯产业变革之中,当然也包括此次呼声极高的3G网络实现运营。
网络视频会议最初以依赖专用硬件设备存在的大型视频会议形式出现,其间经历了个人PC普及、IT网络全面发展的十几年革新,逐步演变成为今日我们所看到的与IT网络密不可分的纯软件视频会议方式,应用上也从最开始单一的视频功能转变为现在的任意地点、多方、多音频高保真的远程视频互动,并同时与数字协同办公相结合的软件视频会议模式。
而目前正在推广中的3G,又为视频会议系统的开发方向提供的新的方向。
网络视频会议不仅仅将运用在办公领域和商业应用,人们之间的普通交流对网络视频的要求会更大。
2.5 视频会议系统所存在的技术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会议系统也随着带宽的增加效果日益显著,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