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课 第2课时 凝聚法治共识

第四课 第2课时 凝聚法治共识

第2课时凝聚法治共识
1.政府的作用是什么?【是什么】
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________;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________。

2.在我国,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是什么】
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________。

政府的宗旨是__________,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________,为人民________。

3.什么是法治政府?【是什么】
法治政府就是按照________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________轨道上运行。

4.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和公民个人分别应怎样做?【怎样做】
(1)政府要全面推进________,保障公民的________、参与权、________和________,促进政府决策__________和________。

(2)公民也要__________,献计献策,__________,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5.怎样建设法治政府?【怎样做】
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________,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________,提高政府________,从而推进________建设进程。

6.怎样厉行法治?【怎样做】
(1)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________和________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学会在________状态下生活,增强尊法学法________意识,培育________精神,培养正确的________观念、________精神、________意识。

(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________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

(4)要加强法治________,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________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________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________、公平、________。

7.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是什么】
(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________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________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________作用。

(2)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________作用;以道德________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________作用。

(3)法律与道德________,法治与德治________。

1.只要我们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尽最大的努力解决民生问题,就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对政府来说,要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最重要的是()
A.建立健全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机制
B.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C.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
D.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使行政权力
2.近些年来,清新之风激荡中国政坛,各级政府纷纷采取了政务公开、开门立法、价格听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问责制度等做法。

其中,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这主要是因为()
A.能化解各种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B.有利于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C.使政府的决策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D.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3.有人说:“法治必须建立在道德基础上、追寻善的价值目标,离开道德的法治是‘折翼天使’。

”这说明()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②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③德治比法治更重要④法治比德治更重要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4.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用一部手机就可以进行网络直播。

以下是小文收集到的关于直播的三个片段。

请谈谈你对下面三个片段的认识。

片段一未经允许,将学校等公共场所的人群作为直播对象。

片段二将别人的作品说成是自己原创,并在网络直播中展示。

片段三怂恿、欺骗未成年人用家里的钱款打赏网络主播。

1.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少数人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要对人民负责
B.必须减少政府的权力,削弱政府的职能
C.政府要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
D.政府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2.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需要。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权力()
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②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④能确保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会做出违法行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3.下面漫画告诉我们()
①法律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②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核心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④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培养法治精神和规则意识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4.2019年3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省长在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指出,各级政府要更加自觉地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履职尽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着力打造依法行政、治理高效的政府。

你知道政府的宗旨是什么吗?从政府角度谈谈如何打造依法行政、法治高效的政府。

5.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

二者分别用“依”和“以”,用语准确,不能换位。

道德与法律是有界限的。

我们应当用道德教化民众,用法律厘定罪与非罪的界限。

在社会主义社会,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可以形成强大合力,释放强大正能量。

争论哪个更重要,实在没有必要。

相反,如果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对立起来,则是有害的。

——摘自2019年1月10日《人民日报》
(1)“我们应当用道德教化民众,用法律厘定罪与非罪的界限。

”这说明道德和法律在
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分别起着什么作用?
(2)为什么不能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对立起来”?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厉行法治,如何做到厉行法治?
“法贵必行。

”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的关键环节,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中之重。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重要标志。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保证法之必行就成为建设法治政府的重点和关键。

思考:阅读材料,谈谈你的体会。

详解详析
【基础知识小练】
1.管理公共服务
2.人民为人民服务负责谋利益
3.法治法治
4.政务公开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科学化
民主化积极参与主动监督
5.滥用合法权益公信力民主法治
6.宪法法律法治守法用法法治权利义务
契约规则尊法守法宣传文化遵纪守法
有序正义
7.道德规范教化促进滋养支撑
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基础达标小练】
1.C[解析] 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故选C。

2.D[解析] 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更好地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符合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符合题意的正确观点是D。

3.A
4.[解析] 本题考查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

公民有直播的权利,但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三个片段都是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公民应该培养法治精神,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做到厉行法治。

[答案] 三个片段共同体现了直播中侵犯他人权利的违法行为。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

【综合能力提升】
1.B
2.A[解析] 本题考查推进依法行政的意义,①②③都是关于依法行政意义的正确观点,④是片面的错误观点。

故选A。

3.C[解析] ①②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漫画体现了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③④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表述。

故选C。

4.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打造依法行政、治理高效的政府就是建设法治政府,把依法行政作为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等等。

5.(1)道德起着教化作用,法律起着规范作用。

(2)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3)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等等。

【学科素养提升】
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

(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