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药师中药化学总结
香豆素 提取
溶剂提取法 碱溶酸沉法 水蒸气蒸馏法
先乙醚,再甲乙醇或水---主要方法
甲乙醇提取法
黄酮 热水提取法
提取 碱性水/稀醇提取法 有邻二酚羟基时加硼酸保护
超临界萃取法
溶剂萃取法
黄酮 分离
PH 梯度萃取法 柱色谱法
酸性:7, 4'-二 OH> 7-或 4'-OH>一般酚-OH >5-OH。
5%NaHC03、5%Na2CO3、 0.2%NaOH、4%Na0H
环烯醚萜苷元
三萜 皂苷 甾体 化合物
Liehermann-Burchard
Kahlenherg 反应 Rosen-Heimer 反应
Salkowski 反应 Tschugaeff 反应 C17 位上不饱和酯环的 颜色反应
强心苷 a-去氧糖颜色反应
胆汁酸 生物碱 麻黄碱 小檗碱
Pettenkofer 反应 Gregory Pascoe 反应 Hammarsten 反应 沉淀反应 (麻黄碱不反应) 二硫化碳-硫酸铜反应 铜络盐反应 丙酮加成反应 漂白粉显色反应
伪麻黄碱>麻黄碱
吡咯烷类
鸟氨酸的生物碱
莨菪烷类
莨菪碱 碱性强弱: 莨菪碱(pKa 9.65)>山莨菪碱>东莨菪碱、樟柳碱(pKa 7.5)
吡咯里西啶类
哌啶类
槟榔碱
赖氨酸系生物碱
喹诺里西啶类
苦参碱 苦参生物碱的极性大小顺序是: 氧化苦参碱>羟基苦参碱>苦参碱。
吲哚里西啶类
苯丙胺类
麻黄碱 伪麻黄碱>麻黄碱 (麻黄碱不反应)仲铵
线型二氢吡喃香豆素 角型二氢吡喃香豆素
紫花前胡素 百花前胡丙素
简单木脂素
8-8 连接
二氢愈创木脂酸
单环氧木脂素
木脂酯
环木脂素
木脂素类
环木脂酯
双环氧木脂素
连翘脂素
联苯环辛烯型木
五味子素
质素
联苯型木质素
黄酮类化合物
基本母核:2-苯基色原酮
黄酮类
黄芩:邻三酚羟基
灰黄-黄色
黄酮醇 灰黄-黄色
槐米:邻二酚羟基 芦丁(苷)
番泻苷
页脚.
二蒽醌类
.
.
山扁豆双醌
苯丙素类
香豆素母核:苯骈 a-吡喃酮;结构上是顺式邻羟基桂皮酸;基本母核 7-羟基香豆素
简单香豆素
伞形花酯、七叶酯(皮)
线型呋喃香豆素 67
补骨脂素、佛手柑酯
香豆素类
呋喃香豆素
线型二氢呋喃香豆素 角型呋喃香豆素 78
紫花前胡苷 当归素
角型二氢呋喃香豆素
旱前胡甲素
吡喃香豆素
四环二萜
甜菊苷
三萜类化合物
三铁皂苷、酸性皂苷
皂苷极性大;正丁醇分离皂苷;发泡性;溶血
羊毛脂甾烷型
四环三萜 环戊烷骈多氢菲
达玛烷型 葫芦素烷型
人参二醇型-A 型;20 (S)-原人参二醇;抗溶血;abcdg3 人参三醇型-B 型;20 (S)-原人参三醇;溶血;efhg12
环木菠萝烷型
五环三萜
齐墩果酸型 乌烷型
蒽醌
含-COOH、含 2 个或 2 个以上β-OH>
含 1 个β-OH>
含 2 个或 2 个以上α-OH>
含 1 个α-OH
信筒子醌
紫草
丹参醌
大黄素型
单蒽核
茜草素型
蒽酚/蒽酮
双蒽核
二蒽酮类
(5%碳酸氢钠) (5%碳酸钠) (1%氢氧化钠) (5%氢氧化钠)
羟基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 羟基分布在一侧的苯环上
乌头碱
乌头次碱 乌头原碱
石斛碱:倍半萜类;
甾体类生物碱
藜芦铵碱
页脚.
.
.
萜类
萜类由甲戊二羟酸衍生,具有异戊二烯结构
环烯醚萜:半缩醛、环戊烷环;旋光性;易溶于水;遇酸、碱、羰基、氨基酸变色。
单萜
环烯醚萜苷
栀子苷
不随水蒸汽蒸馏
裂环环烯醚萜苷
龙胆苦苷
倍半萜
单环倍半萜
青蒿素
双环倍半萜
二萜
双环二萜
穿心莲酯、银杏酯、紫衫醇
构
酚羟基反应
香豆素具有酚羟 三氯化铁
基取代
Gibbs 反应
香豆素的 6 位无 碱性 Gibbs 试剂
Emerson 反应
取代
Emerson 试剂
还 盐酸-镁粉反应
原
(二氢)黄酮(醇) 花色素类、橙酮、查耳酮
反 钠汞齐还原反应 应
(二氢)(异)黄酮 黄酮醇
二氢黄酮醇
四氢硼钠反应
二氢黄酮(醇)
金 三氯化铝反应
邻二酚羟基
阳性现象
砖红色沉淀 银镜、黑色银沉淀
紫色 蓝色
蓝绿色、蓝紫色
颜色加深 (红-紫红色) 形成络合物
红色
绿色至墨绿色沉淀
蓝色 红色 红-紫红色,少数蓝色或绿色 不加镁粉,仅加浓盐酸,变红 红色 黄-淡红色 棕黄色 红-紫红色 鲜黄色荧光
页脚.
属 络 锆盐-枸橼酸反应 合
氨性氯化锶反应 三氯化铁反应 硼酸显色反应
页脚.
.
.
原花色素类
复合鞣质
糖
醌类 颜色 反应
香豆素 显色 反应
黄酮 显色 反应
化学反应
阳性含有
试剂
Molish 反应
糖、苷
α萘酚-浓硫酸
斐林反应
还原糖
碱性酒石酸酮
多伦反应
;胶淀粉紫红色
Feigl 反应
所有醌类
醛类及邻二硝基苯
无色亚甲蓝显色反应 苯醌和萘醌的专 无色亚甲蓝
小檗碱类
苯丙氨酸和酪氨酸 系生物碱
异喹啉类
原小檗碱类:小檗碱、巴马丁、黄连碱、甲基黄连碱、药根碱 苄基异喹啉类 双苄基异喹啉类 汉防己
苄基苯乙胺类
吗啡烷类
可待因
色氨酸系生物碱(吲哚类生物碱)
吴茱萸碱、士的宁、马钱子碱、花碱
邻氨基苯甲酸系生物碱
组氨酸系生物碱
乌头碱:二萜类生物碱;
萜类生物碱
毒性大小:双酯型乌头碱 >单酯型乌头碱>无酯键的醇胺型生物碱
.
.
中药化学
水提醇沉法可除去多糖或蛋白质、醇提水沉法可除去树脂或叶绿素、醇提乙醚沉淀或丙酮沉淀法可使皂苷 氨基酸茚三酮;蛋白质双羧脲 I 型强心苷:苷元-(2, 6-去氧糖)-(D-葡萄糖) II 型强心苷:苷元-(6-去氧糖)x-(D-葡萄糖) III 型强心苷:苷元-(D-葡萄糖) 酰基的水解一般使用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钡等溶液进行碱水解。 酯环的水解在水溶液中,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溶液可使酯环开裂,加酸后可再环合。
麻黄碱、伪麻黄碱
棕色沉淀
莨菪碱(阿托品) 东莨菪碱
樱红色 黄色,加热后红色 白色
页脚.
士的宁
鞣质 化学 性质
Vitali 反应 多碘酸氧化乙酰丙酮反 应(DDL 反应) 硝酸
浓硫酸-重铬酸钾 Feigl 反应 沉淀蛋白质 重金属盐沉淀 生物碱沉淀 FeCl3 沉淀 铁氰化钾氨液
.
樟柳碱
士的宁 马钱子碱 马钱子碱 酚羟基 提取、鉴别 鞣质 鞣质 鞣质 鞣质
醇溶液中,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不可逆反应。
苷
氧苷
S-苷 N-苷 C-苷
苷键 裂解 反应
天然糖右旋;天然苷左旋,水解后右旋
醇苷
毛茛苷、红景天苷
酚苷
蒽醌苷、香豆素苷、黄酮苷;熊果苷、天麻苷
酯苷
易被酸碱水解
山慈菇苷
氰苷
α-羟基腈,易水解 苦杏仁苷
吲哚苷
靛红
有特殊气味
白芥子苷、黑芥子苷
巴豆苷
难水解
芦荟苷、牡荆苷
用显色剂
Kesting-Craven 活性亚 苯醌及萘醌的醌 活性亚甲基试剂
甲基
环上有未被取代
位置
区别蒽醌
Borntrage 反应
羟基醌
碱
(羟基蒽醌)
与金属离子反应(蒽醌) a- 酚羟基
Pb2+, Mg2+等金属
邻二酚羟基
离子
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 9 或 10 位未取代
的羟基蒽酮
异羟肟酸铁反应
香豆素具有酯结 盐酸羟胺 Fe3+
二氢黄酮类 无色
二氢黄酮醇类 无色
异黄酮类 微黄色
根:
二氢异黄酮类 查尔酮 二氢查尔酮 橙酮类 花色素类 黄烷醇类
黄-橙黄色 黄烷-3-醇类
页脚.
芹菜素(5,7,4′-三 OH 黄酮) 木犀草素(5,7,3′,4′-四 OH 黄酮) 黄芩素(5,6,7-三 OH 黄酮)-- 苷元 山柰酚(5,7,4′-三 OH 黄酮醇) 槲皮素(5,7,3′,4′-四 OH 黄酮醇)--苷元 梅素(5,7,3′,4′,5′-五 OH 黄酮醇) 橙皮苷(5,7,3 - 三 OH,4′-OCH3 二氢黄酮) 甘草苷(甘草素-7-O-glu 苷) 甘草素(7,4′– 二 OH 二氢黄酮 二氢槲皮素(5,7,3′,4′-四 OH 二氢黄酮醇) 二氢桑色素(5,7,2′,4′-四 OH 二氢黄酮醇) 大豆素(7,4′-二 OH 异黄酮) 大豆苷(大豆素-7-O-glc 苷) 根素(7,4′-二 OH,8- glc 异黄酮苷) 紫檀素 抗癌 红花苷 梨根苷
易水解:N O S C;呋喃糖苷>吡喃糖苷;酮糖苷>醛糖苷;芳香苷>脂肪苷
酸水解
五碳糖苷>甲基五碳糖苷>六碳糖苷>七碳糖苷>糖醛酸苷;
2,6-二去氧糖苷>2-去氧糖苷>6-去氧糖苷>2-羟基糖苷>2-氨基糖苷;
碱水解
酯苷;酚苷、烯醇苷
酶水解
保持糖和苷元的结构不变 麦芽糖酶水解α--葡萄糖苷;杏仁苷酶水解β-葡萄糖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