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羽毛球基础知识

羽毛球基础知识


正手发球
反手发球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第四节 发球的基本方法
(2)平高球 这是一种比高远球低、速度较高远球快、具有一定攻击性的 球。 发球动作要领 发球前准备姿势同发高远球。发球的动作过程 大致同发高远球,只是在击球的一刹那,小臂加速带动手腕向 前上方挥动,拍面要向前上方倾斜,以向前用力为主。发平高 球时要注意发出球的弧线以对方接球时伸拍打不着球的高度为 宜,并应发到对方场区底线。
正手发球
反手发球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第四节 发球的基本方法
一、正手发球 发球站位 单打发球在中线附近,站在离前发球线约1米左右。 双打发球站位可靠近前发球线。 准备姿势 身体左肩侧对球网,左脚在前,右脚在后,重心在 右脚上,右手持拍向右后侧举起,肘部放松微屈,左手拇指、 食指和中指夹住球,举在胸腹间。发球时,身体重心由右脚移 至左脚。 用正手发球,不论是发何种弧线的球,其发球前的姿势都应 该一致,这样就会给对方的接发球造成判断上的困难。 下面分别介绍用正手发球动作发出四种不同弧线的球的技术 动作。
正手发球
反手发球
发平快球关键是出手的动作要小而快, 但前期动作应和发高远球一致。发平 快球时还应注意不要过手、过腰犯规。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第四节 发球的基本方法
(4)网前球 发网前球是在双打中主要 采用的发球技术。单打比赛 时,如发高球,怕遭到对方 球速较快的直接攻击时;或 为了主动改变发球方式借以 调动对方时采用。 发球动作要领 准备姿势 同发高远球。击球时,握拍 要放松,大臂动作要小,主 要靠小臂带动手腕向前切送, 用力要轻。发网前球时应注 意手腕不能有上挑动作,另 外,落点要在前发球线附近, 发出的球要贴网而过,这可 免遭对方扑杀。
第一节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组成 第二节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第三节 羽毛球握拍的基本方式 第四节 发球的基本方法 第五节 羽毛球接发球的技术 第六节 羽毛球运动中的合理击球技术 第七节 羽毛球步法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第二节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一、羽毛球动作技术术语
二、站位与击球 三、持拍手与非持拍手 四、击球的基本线路 五、羽毛球击球质量的五大要素 六、羽毛球技术结构
图1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二、站位与击球 站位—运动员站在羽毛球场上的位置称为站位。可分为: 1.受限制位。如:发球、接发球时运动员的站位,就必须按要求 站在规定的区域内(左半区或右半区);
2.不受限制位。可根据自己或同伴(如:双打)的需要而选择的 站位。 1.右半区击球和左半区击球;
2.前场击球、中场击球、后场击球; 3.上手击球、下手击球。
比赛场地
比赛器材
羽毛球比赛方法
及主要规则简介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比赛方式 3.得分者方才有发球 权。如果本方得分为单 数时,从左发球区发球; 得分为双数时,从右发 球区发球。在第三局或 只进行一局的比赛中, 当一方分数首先到达11 分时,双方交换场区。
比赛场地
比赛器材
羽毛球比赛方法
及主要规则简介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第四节 发球的基本方法 发球是羽毛球基本的重要的技术之一。羽球 发球虽不能象乒乓球发球那样使球产生各种旋 转,但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发球手法,发出不同 弧度、不同落点的球来控制对方,为本方创造 进攻得分的机会。因此,羽毛球的发球应引起 初学者的充分重视。 发球可分为正手发球和反手发球。一般来 说,发网前球、平射球、平高球均可以用正手 发球或反手发球的技术来完成,而发高远球, 则须采用正手发球。
正手握拍法
反手握拍法
其它握拍法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第三节 羽毛球握拍的基本方式
二、反手握拍法 正手握拍法 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拇 指和食指将拍柄稍向外转,拇 指顶点在拍柄内侧的宽面上或 内侧棱上,中指、无名指和小 指并拢握住拍柄,柄端靠近小 指根部,使掌心留有空隙。球 拍斜侧向身体左侧,拍面稍后 仰(如图)。一般说来,击身 体左侧的来球,大都先转体 (背对网),然后用反手握拍 法击球。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第一节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组成 第二节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第三节 羽毛球握拍的基本方式 第四节 发球的基本方法 第五节 羽毛球接发球的技术 第六节 羽毛球运动中的合理击球技术 第七节 羽毛球步法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第一节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组成
比赛方式
羽毛球是一项隔着球网,使用长柄网 状球拍击打平口端扎有一圈羽毛的半 球状软木的室内运动。
比赛场地
比赛器材
羽毛球比赛方法
及主要规则简介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比赛方式 比赛器材 1.羽毛球: 重4.74克-5.5克,由16根 比赛场地 羽毛插在半球型软木托上,球高 68-78mm,直径58-68mm,分为110号。 2.球拍: 比赛器材 球拍框总长度不超过68厘 米,宽不超过23厘米,拍弦面长 不超过28厘米,宽不超过22厘米。 羽毛球比赛方法
比赛场地
比赛器材
羽毛球比赛方法
及主要规则简介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比赛方式 比赛方式: 1.依据参与的人数分为:单 打与双打。 2.比赛的项目分为:男子单 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 双打、混合双打、男子团体、女 子团体 。
比赛场地
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器材
羽毛球比赛方法
及主要规则简介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比赛方式 1. 羽毛球场地: 羽毛球场长度 为13.40米,双打场地 宽为6.10米,单打场 地宽为5.18米。球场 上各条线宽均为4厘米。 球场上空空间最低为9 米,球场四周2米以内 不得有任何障碍物。 任何并列的两个球场 之间,最少应有2米的 距离。球场四周的墙 壁最好为深色,不能 有风。
正手发球
反手发球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第四节 发球的基本方法
(3)平射球 这种球比平高球的弧 线还要低、速度还要快。 在对方反应较慢、站位较 前、动作幅度较大的对手 或是初学者时,效果往往 很好。 发球动作要领 准备姿 势亦同发高远球。站位比 发平高球稍后些(防对方 很快回到本方后场)充分 利用前臂带动手腕爆发力 向前方用力,球直接从对 方的肩稍上高度越过,直 攻对方后场。
击球—是指运动员挥拍击球时,拍与球接触的一刹那。可分为: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三、持拍手与非持拍手 1.持拍手——是指握着球拍的手。 在羽毛球运动中,如正、反手技术;正、反手击球等术语。 2.非持拍手——是指没有握拍的手。 非持拍手的功能主要是在发球时用来持球、抛球;在击球 过程中用来平衡身体,以便更有效地击球。
及主要规则简介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比赛方式
羽毛球比赛方法及主要规则简 介 1.记分方法:采用21分制, 即双方分数先达21分者胜,3 局2胜。每局双方打到20平后, 一方领先2分即算该局获胜; 若双方打成29平后,一方领 先1分(即一方先得30分), 即算该局为胜方。 2.新规则中是每球得分制, 并且除特殊情况(比如地板湿 了,球打坏了或有其它不可预 料的外界干扰时),球员不可 再提出中断比赛的要求。但是, 每局一方先得11分时,比赛过 程中可以有1分钟的技术暂停, 让比赛双方进行擦汗、喝水等。
正手发球
反手发球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第四节 发球的基本方法
发球动作要领 发球前准备 姿势。发球时,左手把球举在 身体的右前方并自然放下,使 球下落,右手同时持拍由大臂 带动小臂,从右后方沿着身体 向前并向左上方挥动。当球落 到右手臂向前下方伸直能触到 球的一刹那,握紧球拍,并利 用手腕的力量向前上方发力击 球。击球之后,球拍顺势向左 上方挥动缓冲。
正手发球
反手发球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第四节 发球的基本方法
(1)高远球 球的运行轨迹又高又远、 下落时与地面垂直、落点在对 方场区底线附近的球叫高远球。 单打比赛时,常采用这种发球 迫使对方退到最远的底线去接 发球。如果发出的高远球质量 好,就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对 方一些进攻技术的发挥,使对 方在接高远球时不容易马上组 织进攻。在对方体力不支时, 发高远球也可以使对方消耗更 多的体力。
选位是前提,引拍击球是关键。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第一节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组成 第二节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第三节 羽毛球握拍的基本方式 第四节 发球的基本方法 第五节 羽毛球接发球的技术 第六节 羽毛球运动中的合理击球技术 第七节 羽毛球步法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第三节 羽毛球握拍的基本方式
一、正手握拍法 虎口对着拍柄窄面的小棱边,拇指和食指贴在拍 柄的两个宽面上,食指和中指稍分开,中指、无名指 和小指并拢握住拍柄,掌心不要紧贴,拍柄端与近腕 部的小鱼际肌平,拍面基本与地面垂直(如图)。正 手发球、右场区各种击球及左场区头顶击球等,一般 都采用这种握法(以右手握拍者为例)。
羽毛球接发球的技术
左图示:接发球准备姿势
右图示:单打比赛站位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二、双打站位 由于双打发球区比单打发球区 短0.76米,发高远球易被对方扣杀, 所以双打发球多以发网前球为主。 接发球时要站在靠近前发球线的地 方。双打接发球准备姿势和单打的 接发球姿势基本相同。只是身体前 倾较大,身体重心可前可后,球拍 举得高些,在球飞行到网上最高点 时击球,争取主动。但要注意对方 在右场区发平快球突袭反手部位。 上图示:双打比赛开始的发球站 位 下图示:双打比赛开始双方站位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五、羽毛球击球质量的五大要素 1.击球的力量; 2.回球的速度; 3.球的弧线; 4.球的落点; 5.击球动作的一致性。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六、羽毛球技术结构 大致可分为两类:判断技术结构和动作技术结构。 1.判断技术结构是: 看 传入神经
大脑皮质的综合分析
传出神经
看是前提,综合分析是关键。 2.动作技术结构是: 选位 引拍 迎球挥拍 球拍触球 随势挥拍 身体的放 松协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