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造基础判断题大全

机械制造基础判断题大全

1.计算车外圆的切削速度时,应按照待加工表面直径和已加工表面直径的平均值来计算。

(×)
2.刀具的前角越大,切削越轻快,产生热量少,所以切削温度较低。

(√)
3.用中等速度切削脆性材料时容易产生积屑留。

(×)
4.车削细长轴类零件外圆时,最好采用主偏角为90°的车刀。

(√)
5.刀具的主偏角和副偏角选得适当小些,可以减小表面粗糙度。

(√)
6.刀具后角的大小,可以根据加工情况不同而有所选择,可大些,可小些,也可为负值。

( ×)
7.高速钢的工艺性比硬质合金好,所以用于制造各种复杂刀具。

(√)
8.硬质合金的硬度和耐磨性比高速钢好,所以在相同条件下,它的前角比高速钢刀具选得大些。

(×)
切屑的种类是由工件的材料决定的,无法改变。

(×)
10.节状切屑的形成过程是最典型的切屑过程,形成的表面质量也最好。

( ×) 11.切削温度是指刀尖处的最高温度。

(×)12.因为硬质合金刀具的耐高温性能好,所以用它切削时一般不用切削液。

( √) 13.刀具刃磨后,用于各刀面微观不平及刃磨后具有新的表面层组织,所以当开始切削时,初期磨损最为缓慢。

(×)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是以标准切削速度下,刀具使用寿命的大小作为比较标准的。

(×)
当刀具安装高于工件回转中心时,实际工作角度会使前角增大,后角减小。

( √) 1.用六个支承点就可使工件实现完全定位。

( √)
2.工件夹紧变形会使被加工工件产生形状误差。

( ×)
3.专用夹具是专为某一种工件的某道工序的加工而设计制造的夹具。

( √) P171 4.随行夹具一般是用于自动线上的一种夹具。

( √)
5.斜楔夹紧的自锁条件是:斜角应小于两接触面摩擦角之和。

( √)
6.车床夹具应保证工件的定位基准与机床的主轴回转中心线保持严格的位置关系。

( √) 7.机床、夹具、刀具三者就可以构成完整的工艺系统。

( ×)
8.采用机床夹具装夹工件,主要是为了保证工件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

( ×)
9.工件加工时,采用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都是允许的。

( √)
10.采用机床夹具装夹工件,工件的加工表面与定位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主要由夹具来保证。

( √)
11.工件以平面定位时的定位误差,只有基准位移误差。

( ×)
1.在机械加工中,一个工件在同一时刻只能占据一个工位。

( ×)
2.在一道工序中如果有多个工步,那么这些工步可以是顺序完成,也可以同步完成。

( √)
3.在一道工序中只能有一次安装。

( ×)
4.一组工人在同一个工作地点加工一批阶梯轴,先车好一端,然后调头再车这批轴的另一端,即使在同一台车床上加工,也应算作两道工序。

( ×)
5.用同一把外圆车刀分三次车削阶梯轴的同一个台阶,因切削用量变化,故称为三个工步。

( ×)
6.用三把外圆车刀,同时车削阶梯轴的三个台阶,因为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均不相同,所以称为三个工步。

( √)
7.在尺寸链中只有一个封闭环。

( √)
8.在尺寸链中必须有减环。

( √)
9.在尺寸链中必须有增环。

( √)
10.加工高精度表面时所用的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 ×)
11.因为球心、轴线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们客观上存在,所以只能以球面和圆柱面为定位基面。

( √) P108
12.一个表面的加工总余量等于该表面的所有加工余量之和。

( √)
13.某工序的最大加工余量与该工序尺寸公差无关。

( ×)
14.最大限度的工序集中,是在一个工序中完成零件的全部加工。

( √)
15.一批轴要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通常应至少分成两道工序。

( ×)
16.劳动生产率是指用于制造单件合格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 √)
17.延长工作时间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方法。

( ×)
18.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通过增加设备数量来实现。

( ×)
19.提高加工效率,只能是设法减少工艺过程的基本时间。

( √)
20.采用高效率工艺的前提是保证加工质量。

( √)
21.经济加工精度是指同一设备最低加工成本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 ×)
22.误差复映是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所引起的。

( ×)
23.误差复映指的是机床的几何误差反映到被加工工件上的现象。

( ×)
24.减小误差复映的有效方法是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

( √)
25.加工原理误差是由于机床几何误差所引起的。

( ×)
26.表面的微观几何性质主要是指表面粗糙度。

( √)
27.切削加工时,进给量和切削速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不大。

( ×)
1.箱体零件多采用锻造毛坯。

( ×)
2.因为球心、轴线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们客观上存在,所以只能以球面和圆柱面为
定位基面。

( √)
3.一批轴要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通常应至少分成两道工序。

( ×)
4.在精磨主轴锥孔时,选择主轴的轴颈作为定位基准。

( √)
5.设计箱体零件加工工艺时,一般需要采用统一基准原则。

( √)
6.箱体零件加工时,先加工孔,后加工平面是机械加工顺序安排的规律。

( ×)
1、长的V形块可限制四个自由度。

短的V形块可限制二个自由度。

—————(√)
2、为了防止工件变形,夹紧部位要与支承对应,不能在工件悬空处夹紧。

——(√)
3、组合夹具是由一套完全标准化的元件,根据工件的加工
要求拼装成的不同结构和用途的夹具。

—————(√)
4、如右图所示定位方式是合理的。

——————(×)
5、浮动支承是为了增加工件的刚性和定位稳定性,并不
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
6、在车床上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多次装夹同一工件时,三爪
定心卡盘的对中精度将直接影响工件上被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

———————(√)
7、采用欠定位的定位方式,既可保证加工质量,又可简化夹具结构。

————(×)
8、为了保证工件达到图样所规定的精度和技术要求,夹具上的定位基准应与工件上设计基准、测量基准尽可能重合。

——————————————————————(√)
9、固定式普通钻模主要用于加工直径小于10mm的孔。

——————————(×)
10、成组夹具是成组工艺中为一组零件的某一工序而专门设计的夹具。

———(√)(T)在中等速度切削加工时,热效应使硬质合金刀具产生磨损,其主要形式包括:相变磨损、扩散磨损和氧化磨损。

(F )零件的表面层金属发生冷硬现象后,其强度和硬度都有所增加。

(F )C6140型机床是最大工件回转直径为140mm的普通车床。

(F)加工原理误差在加工过程中可以消除。

5. (T )欠定位在加工过程中不允许存在。

6. (T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系列的工序组成。

7. (F )为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要求,一般应选择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8. (F )在两个不同的工序中,都使用同一个定位基准,即为基准重合原则。

9. (T )长定位心轴给孔定位,孔轴的接触长度与直径之比大于1时,可以消除工件的四个自由度。

10.(T)工件受热变形产生的加工误差是在工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
1.(F )C6140型机床是最大工件回转直径为40mm的普通车床。

2.(T )轴类零件加工时,往往先加工两端面和中心孔,并以此为定位基准加工所有外圆表面,这样既满足了基准重合原则,又满足基准统一原则。

3.(T )粗基准只在第一道工序中使用,一般不能重复使用。

4.( F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系列的工位组成。

5.(T )车削细长轴时,容易出现腰鼓形的圆柱度误差。

6.(T )展成法加工齿轮是利用齿轮刀具与被切齿轮保持一对齿轮啮合运动关系而切出齿形的方法。

7.(F )欠定位在加工过程中是允许存在的。

8.( T ) 工艺系统刚度主要取决于薄弱环节的刚度。

9.(F )工件受力变形产生的加工误差是在工件加工以前就存在的。

10.( F )零件的表面层金属发生冷硬现象后,其强度和硬度都有所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