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方案编制依据 (2)1.1施工图及文件 (2)1.2主要规程规范 (2)1.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1.4计算软件 (2)第二章工程概况 (3)2.1工程概况 (3)2.2工程地质条件 (3)2.3水文地质条件 (4)第三章方案分析及选择 (5)一、考虑因素 (5)二、设计要求 (5)三、方案分析参考 (5)四、工程特点分析 (6)第四章挂网喷锚支护设计 (7)一、设计说明 (7)二、地质土层分析 (7)三、挂网锚喷参数设计 (7)四、土钉墙支护参数设计(基坑的北侧部分) (7)第五章施工部署 (9)一、护坡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 (9)二、护坡工期进度控制计划 (9)三、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安排 (9)四、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10)第六章挂网锚喷施工 (12)一、施工工艺流程 (12)二、作业面开挖(土方施工) (12)三、施工技术要求 (13)四、冬季施工措施 (13)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 (15)第八章施工监测 (16)第九章施工管理措施 (17)一、施工管理体系: (17)二、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17)三、现场材料节约措施 (17)四、安全消防防护措施 (18)五、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目标及措施 (19)第十章后期服务措施 (21)一、服务期限和要求 (21)二、服务内容 (21)三、边坡正常使用状态及使用要求 (21)第一章方案编制依据1.1施工图及文件XXXXXXXXX——《基础平面图》;1.2主要规程规范《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 -98《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1-501-921.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XXXXXXXX编制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4计算软件理正深基坑支护软件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XXXXXX厂位于XXXXXX,综合楼地上1~5层。
一层地下室,基础埋深为-5.2m,局部-6.4m,基础开槽按连体开挖,实际开挖深度按5.0米和6.0米考虑;为了满足结构施工的要求,需对边坡进行支护,以保证结构施工的安全。
为了边坡安全和降低造价,根据四周的实际情况,采取对边坡1:0.5坡比的挂网喷锚支护和 1:0.33坡比的土钉墙的支护措施。
2.2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根据XXXXXXXX编制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场地位于XXX冲洪积扇中下部地带。
地形较平坦,地面标高为41.88~42.82m。
(2)工程地质概况:表层为填土层,其下为一般第四系洪冲积层,共分5大层,影响本工程的地层特性描述如下:第①层:人工填土层:粘质粉土素填土层:以粘质粉土为主,黄褐色,稍湿,稍密,夹灰渣,砖屑等;本层局部夹杂填土①1层,杂色,稍湿,松散~稍密,以砖渣、灰渣为主。
本层厚度0.5~3.4m。
层底标高为39.08~41.77m。
第②层:砂质粉土:湿~饱和,中密,含氧化铁云母等。
本层夹②1、粘质粉土、②层粘土~重粉质粘土。
本层厚度2.6~6.2m,层底标高为34.06~37.77m之间。
2第③层:粉细砂:褐黄色,湿,饱和,含云母、氧化铁;中密,石英等。
本层最大厚度为0.6~3.4m层底标高为31.96~35.26m之间。
第④层:粉质粘土~粘质粉土:灰褐色,湿,局部饱和,含云母;中密。
少量有机质等。
本夹层④1粘土~重粉质粘土、④2层砂质粉土。
本层多数钻孔未钻穿。
第⑤层: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黄褐色,饱和,可塑~硬塑,含云母,氧化铁等。
本夹层⑤1、砂质粉土本层未揭穿层底。
2.3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在本场地钻孔见到一层地下水,其静止水位埋深为 4.6~5.8m 之间,标高为36.90~38.14m,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
因此应充分考虑到上层滞水对土方开挖和边坡支护工程的影响,所以应采取必要的降排水的措施。
第三章方案分析及选择一、考虑因素本次支护为临时性支护,以保证基坑开挖和基础工程施工的安全稳定性,考虑周边暗河、管道渗漏、以及季节性雨水给基坑开挖和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须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
二、设计要求1、放坡坡度:1:0.5;开挖深度为5.0米和6.0米;2、建筑质量等级:合格;侧壁安全等级:二级。
3、该项工程为临时性支护措施,必须采取安全、经济的设计方案保证基坑边坡的稳定性。
4、采取经济、安全的施工方案对场区内土方进行分步开挖。
5、工期要求:自进场之日起15天,完成基坑支护。
三、方案分析参考针对基坑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支护措施,进行基坑支护。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就XX地区,目前较为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有效边坡支护措施:A、排桩、地下连续墙:适用于深基坑支护,软土深度为不大于5m,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用降水、排桩加载帷幕或地下连续墙。
造价较高。
施工工艺复杂,成桩困难,工期较长。
成本高。
B、土钉墙: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人工降水后的人工填土,粘质土和弱胶结砂土,基坑垂直深度不大于12m,不宜用于淤泥质等软弱土层,施工工艺简单,工期短,成本低。
同护坡桩相比一般可节约成本30%左右。
C、挂网喷锚: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人工降水后的人工填土,粘质土和弱胶结砂土,要求土质本身的自稳性好,基坑垂直深度不大于9m,放坡坡比大于1:0.3;不宜用于淤泥质等软弱土层,施工工艺简单,工期短,成本低。
同土钉墙相比一般可节约成本20%左右。
四、工程特点分析根据甲方设计要求、建筑平面布局图,以及岩土工程情况,该项工程具有如下特点:1、该项工程为临时性支护工程,要求工期短;2、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基坑拟开挖范围和周边情况而知,基坑放坡坡度为 1:0.5,无有害的危险存在,故较适合挂网锚喷支护方案。
从以上几点分析,结合工程实际,本着经济、安全、快速的原则,决定选用挂网锚喷支护,同时因为挂网锚喷支护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结构轻型,有良好的抗震性和延性;2、施工设备简单,土钉的制作与成孔无须复杂的技术和大型机具,土钉施工的所有作业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3、施工不需要单独占用场地,对于放坡困难、大型护坡施工设备不能进场的状况,该技术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4、土方施工交叉进行,减少施工作业时间。
第四章挂网喷锚支护设计一、设计说明1、本设计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2、《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1-501-92以及我公司多项工程经验综合考虑。
二、地质土层分析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基坑上部为杂填土,下部均为粘性土层,必须采取适当有效措施对边坡进行支护,以保证边坡和墙体的稳定性。
三、挂网锚喷参数设计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工程的要求,对该项工程进行如下设计:放坡开挖,坡度为1:0.5,以每2.0m为一开挖深度,即预留深度为0.5m,设置击入式土钉,土钉长度0.8m,横纵向间距1.5m,土钉主筋采用1Φ16的钢筋;沿坡面铺设钢板网片,各网片间互相叠压长20㎝;面层砼厚3~5㎝,选用PO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细石粒径5~7㎜,中粗砂0.5㎜,配比为:水泥:石:砂=1:2:2,必要时,可加入水泥量3-5%的专用速凝剂。
四、土钉墙支护参数设计(基坑的北侧部分)锚喷采用C20碎石砼,厚度为6~8cm,钢筋网片为φ6.5-200×200。
土钉杆体材料为1Φ16。
锚喷面深入基坑底200mm,外沿坡面500mm,抹平作为散水面,并及时在坡顶施工硬化路面,硬化厚度不应小于10cm。
基坑深-5.0m锚喷土钉设计参数(坡比1;0.33):基坑深-6.0m锚喷土钉设计参数(坡比1;0.33):第五章施工部署一、护坡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组织机构图二、护坡工期进度控制计划喷锚护坡原则上不占直线工期,土方完工后2天内喷锚护坡完工,在水电正常情况下工期为15天(不含收尾坡道)。
三、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安排作业人员数量和施工机具数量可根据工程进度和工期要求进行调整。
喷锚支护主要施工机具计划表四、施工准备工作计划1、技术、人员准备1.1熟悉基坑周围环境,其中包括: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的状况;基坑周边各类地下设施(管线、管道)的分布状况;场地周围和邻近地区地表水汇流、排泻情况及地下水管渗漏情况。
1.2组织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掌握施工方案,明确质量标准、工艺流程和安全要求。
做好技术交底。
1.3施工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计划:工程负责人: 1人技术负责人: 1人工程师: 1人作业人员: 30人1.4作业人员要经过培训,掌握施工技术要点和基本技能,重要工序由熟练作业人员承担。
2、生产准备2.1施工用电:甲方应保证400KVA的用电量,基坑周边分设2个主控配电箱,开关容量不低于100A。
施工单位根据需要设置分控配电箱。
2.2施工用水:甲方提供的水源要满足消防要求。
施工用水对水压有要求,基坑周围应设多个供水点,供水半径小于50m。
2.3临时设施:办公室20m2,库房15m2,宿舍100m2,伙房15m2。
2.4布置原料堆放场地,加工场地,组织工程用料。
2.5安装及调试机械设备。
2.6按所需材料规格和要求及时提出材料计划,并确定材料来源、组织材料进场。
第六章挂网锚喷施工锚喷施工工序图二、作业面开挖(土方施工)1.土方施工顺序:第一步土方开挖至-2.0m(自然地表起),人工修坡,锚喷施工。
同时可继续将基坑中部土方下挖,周边留支护施工平台,各步施工平台宽度不得小于3.0m。
待第一步锚喷施工完毕后,挖第一步平台土方至下一步设计标高,每部开挖深度为1.5m。
待锚喷施工完后,用挖掘机挖至基坑底,基底留20cm土层,采用人工全部清底外运。
2.技术要求:土方开挖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配合锚喷施工进行开挖,专人负责。
控制标高,严禁超挖,边坡预留100mm土层,采用人工修坡。
土方施工时要严格按要求进行,配合锚喷施工,砂卵石层部位要求分层隔段开挖。
三、施工技术要求1.坡比控制:根据设计要求按1:0.33的放坡坡比进行土方的开挖。
2.刷坡:土方开挖时,应尽可能使坡面平整,高低一致,挂钢板网之前进行人工刷坡,使坡面平整。
3.土钉设置:按横纵向间距1.5m设置击入式土钉。
4.铺设钢板网片:采用钢板网片随各步、段悬挂,网片与坡面间距不大于20㎜,横纵向的网片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
应尽可能穿过土钉弯头,并紧贴网片和土钉。
5.喷射混凝土:喷射时,喷头与面层垂直,宜保持0.6~1.0m的距离,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湿润光泽,无干斑滑移流淌现象。
喷射混凝土后终凝两三小时后,进行喷水养护,养护期3~5天,应由有经验的喷射手操作,确保干湿一致。
四、冬季施工措施成立领导小组,召开技术、质量、材料、设备、劳人及各分公司经理、主管技术人员会议,并根据各工地施工内容编制冬季施工措施,并检查工地施工准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