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保险人说明义务的范围保险人说明义务范围是保险人履行说明义务的基础,这一范围的确定是保险人说明义务立法目的实现的关键。
保险人说明义务的正当化基础来自于消费者保护主义、附合契约理论、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这种正当性基础直接决定了各国保险法在对于保险人说明义务范围的规范方面将保护投保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对衡量保险人说明义务的“重要事项”标准扩张解释,本文通过对各国保险人说明义务范围相关规定的比较与分析,结合我国新《保险法》的相应修改,对保险人说明义务的范围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梳理,认为应当以抽象标准与具体列举标准相结合的明确规定方式规范保险人说明义务范围。
关键词:说明义务说明范围可操作性Abstract:The explanation of obligation of the insurer plays an im p ortant part in the fields of cont rolling the information inequality ofthe insurance market , as well as protecting the right s of the policyholder and keeping the equity of the insurance cont ract , but there is still much imperfection in the existing law in China. This system should be reformed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honesty and good faith , and it should be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eneral and the special explanation of obligation that the insurer explains the cont ract initiatively or not . The legislation on the insurer′s declaration obligation has gong through a gradual p rocess of imp rovement. The new Insurance Law, with the purpose of p rotecting the insured′s benefits, more stringently p romulgates on the insurer′s declaration obligation. The original Insurance Law′s“Exclusions Provision”was amended to be“Provisions on InsurerLiability Exemp tion”. As a result, the declaration obligation scope for insurers is significantly expanded to include provisions on exemp tion of claim payment liabilities, limited liability p rovision, and specifiedliability provision.Key words:declaration obligation declaration obligation scope operationability一、保险人说明义务的正当化基础保险人的说明义务是指在保险合同成立前,保险人对保险合同条款内容向投保人作确定的解释和说明,使投保人能够了解合同的内容。
它包括陈述说明和答疑说明两个部分。
陈述说明是指向投保人说明其所享有的权利义务及一定行为所产生的不利后果,如未据实告知、怠于危险增加通知等的法律后果。
答疑说明是指保险人对投保人的疑问进行解答。
[1]保险人说明义务具有法定性、先合同性、主动性三大法律特征。
[2]不允许当事人以约定的方式限制或免除。
[3]它是为实现保险合同缔约意图而将保险内容向投保人进行说明的一种准强制性义务。
[4]保险人说明义务的正当性基础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消费者保护主义发端于1900年至1960年期间的消费者觉醒时期,消费者权利①被明确揭示。
[5]此后近百年时间,对于消费者的保护见诸于各国法律当中。
[6]保险是无形的商品,保险消费者与保险人进行保险交易后,当保险事故发生,保险消费者获得的保险商品即理赔服务却会与其合理期待之间发生偏差甚至是背离。
究其原因,往往①包括四项基本权利:消费者有寻求安全的权利、消费者有了解事实真相的权利、消费者有选择商品的权利、消费者有意见被尊重的权利。
要追溯至保险契约签订之时保险消费者对于其所购买的保险商品存在种种的无知、不解、甚至是落入了保险“陷阱”。
探寻这种背离出现的原因有三:一是保险合同高度专业性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二是缔约双方在地位上的不对等即议价能力不对等,保险合同的附合性导致保险人对于保险契约内容只能考虑接受与否,少有变更的自由;三是保险交易代价不相等,保险契约当中充斥着各种除外或不包括条款以限制保险人之责任范围,而这种除外条款又使得消费者单方面设想的承保范围受到压缩,导致其预想的保障落空。
为使保险消费者在保险事故发生时不致陷入不利的窘境,保护其保险商品消费权益,对保险契约的缔结进行有效控制,加强对于保险消费者保护的立法倾向逐渐形成。
[7]保险交易行为中,保险消费者与保险人之关系如同医疗行为中患者与医生的关系,保险消费者与医疗消费者同属于专业知识匮乏的消费者,依赖于保险人或者医生的说明才能确实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
而保险消费者在了解自身需求之后有着高于医疗消费者的自主空间,可以在了解基础之上在不同的满足自身需要的保险产品中进行自主选择,由此观之,保险消费者需要保险人提供更加周全的、使保险消费者能够理解的相关保险产品的信息,这样方能实现保险消费者的自主选择。
保险契约的缔结,是从保险人处获得了一种允诺,这一允诺能否满足保险消费者的期待与需求完全要依照保险契约条款的具体规定。
正因如此,保险行业经由保险人说明后,保险消费者对于保险商品品种的选择以及契约履行后保险消费者得到的保障才更贴近保险消费者期待的保障要求。
(二)附合契约理论自由经济体制之下,交易方式频繁、集团化,市场需要的是快捷、简单的向大多数消费者提供最大量的商品或者服务,为此,产生了针对万千契约相对人平等使用的划一条件及内容——由企业预先设定统一格式的契约条款——附合契约。
附合契约的特点:一是,强势契约一方拥有制定契约内容的权利,而契约另一方并不参与契约条款的确定过程;二是,契约弱势一方具有附从性,契约自由的核心内容是决定契约的内容及条件,而附合性契约的弱势一方只享有订约或不订约的选择权利,对于契约的内容及条件并没有选择或是商议的空间;三是,缔约双方利益的失衡,消费者经济地位上的弱势地位使其不能在契约缔结过程中贯彻自己的意志,另一方利用交易经验及业务技能的优势更易使消费者一方陷入窘境。
四是,契约内容定型化,适用对象不特定,不因相对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正是因为具有上述特点,附合契约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减轻或者免除格式条款制定者的责任,加重契约相对人的责任,限制契约相对人权利的行使,不合理的分配契约风险,限制契约相对方寻求法律救济,等等。
不仅如此,附合契约除了在内容上可能会存有不公平之处,由于附合契约往往以繁多文字、艰涩术语等形式特点出现,致附合契约相对人无阅读之兴趣甚至更难有读懂的能力。
保险契约是最为典型的附合契约。
[8]这一形式极大的降低了保险人与保险消费者进行契约磋商的交易成本,但是其仍然使保险人具有不合理的优势:①对于保险条款的认知理解困难,一般的消费者无法充分了解保险人承保范围的精确内容,纵使其认真阅读,还是可能无法理解。
加之,事实上保险消费者即便阅读也无法改变保险契约的内容,也让保险消费者丧失阅读的兴趣。
更不能不重视的是,保险推展人员接受过营销沟通的专业培训,在保险契约的订约过程中,也更多的是强调保险的必要性,唤起保险消费者的风险意识,萌生投保的倾向,而对于保险产品具体内容尤其是限制保险赔付的情形多有忽略,难于或怠于对保险条款为充分说明,可能使得保险消费者对于保险契约条款陷入误解而违反其期待购买不适当的保险产品,保险期待之保障落空。
[9]由此,要求保险人负有说明义务,以期保险消费者不因专业知识的欠缺、投保倾向的左右而无法信任保险的保障。
①这里保险合同内容的不公平性笔者并未加以探讨,当下我国保险合同的格式化部分大多经保险监管机构核定,因而保险合同内容上其利益失衡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校正。
(三)诚实信用原则“保险法上之诚实信用原则,不仅适用于要保人或被保险人,亦应适用于保险人”[10]保险契约订立过程中,法律对契约双方信息披露业务的要求要远远高于一般契约,这是由保险契约的性质决定的,其要求保险契约当事人之间“完美无缺的诚信与充分彻底的披露”[11]保险法规范往往为投保一方设定诸多的义务,如危险状况之告知义务,复保险之通知义务,危险增加之通知义务,保险事故发生之通知义务等,诸多学者认为,同样作为平衡信息对称的一种方式,保险人的说明义务是与投保人告知义务相对应的,但这种认识并不准确。
保险人说明义务指向的对象是附合契约条款的内容,这种说明只是对于格式合同(定型化合同)内容的必要说明,即便不是作为最大诚信契约的保险合同,只要是格式合同,制定一方都有义务将格式合同的内容对另一方相对人加以说明。
诚实信用原则在这里的体现,不过是履行说明义务时,保险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认真的对格式合同内容加以说明。
保险合同保险人的说明义务与一般格式合同的说明义务相比较,在说明范围以及对说明的要求程度上存在不同,这一点是最大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
上述保险人说明义务的正当性论述,其立足点不尽相同,但是从保险契约的特点推演到保险人负有说明义务的过程当中,以下立场和预先判定贯穿始终:一是始终将保险人与保险消费者之间的不平等地位导致的缔约能力上的差异作为要求保险人负有说明义务的理由;二是保险人相对于保险消费者在知识、技能上具有优势,作为保险合同的提供者,其更了解保险合同的内容,有能力说明且有必要由其说明。
二、保险人说明义务范围的立法选择与评析(一)德国保险人说明义务范围的立法状况《德国保险合同法》2007年底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
修改原因是源自1908 年的保险合同法,已经不再能够完全满足当代社会对消费者保护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