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测试卷(二)班级姓名得分______________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
(35分)一、按注音写词语。
(6分)qípáo tān tújiāo nèn méi gui níng jùzhā zǐ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二、形近字组词。
(5分)怒()扭()趴()脯()饿()恕()钮()扒()捕()俄()三、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6分)觅食(mìnì)花卉(huìhuī)几乎(jījí)急促(cùchù)恶劣(èwù)颤动(chàn zhàn)四、按要求填空。
(6分)A.选词填空。
确信确定(1)这其中蕴含着一个道理,但我还不()那是什么。
(2)新学期班干部要重新竞选,但是候选名单还没有()下来。
B.依据意思写词语。
(1)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2)意为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劳。
()(3)指事情突然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
()五、补全成语。
(6分)丢()弃甲()兵败将乘()而入以()待劳稳操胜()人心()()六、按要求写句子。
(6分)(1)()风雨多大,我们()要按时上学。
(填关联词语)(2)奶奶()年龄很大,()身体还是很硬朗。
(填关联词语)(3)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在屋子里没找到那个包。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35分)短文(一)(20分)我爸爸最爱书,书简直成了他的命根子。
他常说:“知识就是力量,多读书知识就丰富。
”爸爸每次出门,走到人多的地方总是皱眉头,赶快离开。
然而在书店里,人再多他也要挤进去,一旦买到一本好书,他会情不自禁地说:“挤得值,要是不挤一下就错过机会了。
”爸爸的书放得整整齐齐的。
有一次,我从书橱里翻出一本语法书看起来,看完了随便一放。
爸爸下班回来了,不一会儿,他就板着脸问我:“谁来翻过书了?”我支支吾吾地承认了。
从此,他给我定了一条规矩:要看他的书,必须得到他的同意才行。
爸爸平常是不发脾气的,可谁要是损坏了他的书,那可不得了。
有一次,我不留神把一包饼干放在了他的书上,书面上沾了些油。
爸爸见了狠狠地批评我说:“读书人,怎么这么不爱护书呢?”爸爸每次买书回来,总是要先洗干净手,把桌子擦得一尘不染,再小心翼翼地把书包好,然后一页一页认真翻阅。
爸爸书橱里的书保存得真好!即使用了很久的书,现在看起来也是崭新的。
我看到爸爸就想起了书,看见书就想起了爸爸。
爸爸和书真是不能分离的一个整体啊!(1)文章列举了四件事,写出了爸爸对书籍的喜爱。
这四件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2)爸爸喜欢书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分)(3)“我看到爸爸就想起了书,看见书就想起了爸爸”这句话说明了()。
(5分)①“我”一直想念爸爸②“我”和爸爸感情很好③爸爸爱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④爸爸太爱书了(4)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5分)①情不自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一尘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二)(15分)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刚起床,我就朝哥哥叫起来:“哥哥,下盘象棋吧!”“不下!你的棋太臭!”我不服气,冲到他床边,“你再跟我下一回,你要是赢了,我给你买一盒牛肉干。
”我知道他最爱吃牛肉干。
“好!”他一口答应下来。
看他那“财迷样”,大概心里想的是:天上掉馅饼,不要白不要。
“要是我赢了,以后你得天天陪我下棋。
”我提出个“补充条件”。
他眯缝起眼睛瞧着我,“有我在,你还想赢?”说着他就从床上爬起来,去漱口、洗脸。
不一会儿,他就回到我面前,“怎么样,牛肉干准备好了吗?”我从柜子里拿出一盒牛肉干,往桌子上一拍,“开始吧!”【“让你先走。
”他心不在焉地坐到我的对面。
我拿起一个“马”,放在可以保护“兵”的地方,心里暗自嘀咕:“哥哥太厉害,还是以守为攻,小心为妙。
”他顺手拿起“兵”向前移了一格,我跟着上“炮”他也上“炮”,我把“车”移出来,他想也没想就出“手”,没想到我的“车”一下子冲过去,吃了他的“马”。
他这才知道走错了,不禁愣在那里,真是“呆若木鸡”了,我偷偷地笑起来。
接着,我的“车”一退,“马”一上,他急忙拿“车”来堵。
就这样,你上我下,你进我退,战斗十分激烈。
但哥哥毕竟少了个“马”,我又下得很小心,躲过他的圈套,最后“车”“马”“炮”兵临城下,杀得他手忙脚乱。
最终是我赢了,哥哥低下头,脸红得像煮熟的大虾。
我得意地嚼着牛肉干,“谁叫你吊儿郎当的,这就叫骄兵必败,活该!”(1)根据拼音填词语。
(3分)xiàng qí wǒyíng le xīn bùzài yān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3分)①精神不集中,没有放到所做的事情上。
()②用防守代替进攻。
()③呆得像木鸡一样,形容发愣的样子。
()④大兵来到城下,形容形势非常危险。
()(3)按不同的读音组词。
(3分)干gān()朝cháo()gàn()zhāo()(4)文中哥哥说的话,应该用什么语气读?(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臭”是指有臭味,很难闻,还是“下棋水平低”?(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习作。
(30分)“诚信”立国立业立人之本。
我们多想诚信的春风能吹遍整个世界啊!说文明语言,做诚信少年。
认真观察你周围的人,也许你会为他的一句话而感动,也许你为他的诺言而感动,请以“诚信”为主题,写一写让你感动的人或事吧。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一、按注音写词语。
旗袍滩涂娇嫩玫瑰凝聚渣滓二、形近字组词。
愤怒扭动趴下胸脯饥饿宽恕电钮扒开逮捕俄国三、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mìhuìjīcùèchàn四、按要求填空。
A.(1)确信(2)确定B.(1)惊慌失措(2)精疲力竭(3)措手不及五、补全成语。
丢盔弃甲残兵败将乘虚而入以逸待劳稳操胜券人心惶惶六、按要求写句子。
(1)无论都(2)尽管但是(3)我们再也不是被列强任意欺侮的国家了。
(4)我没找到包。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短文(一)(1)书店里人再多他也要挤进去;书放得整整齐齐的;损坏了他的书,他发了脾气;买书回来后先洗干净手,擦干净桌子,包好书再看(2)书能丰富人的知识(3)③(4)①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②形容非常清洁。
也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影响。
短文(二)(1)象棋我赢了心不在焉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2)①心不在焉②以守为攻③呆若木鸡④兵临城下(3)gān,干净gàn,干部cháo,朝鲜zhāo,朝阳(组词答案不唯一)(4)傲气,不服输。
(5)指下棋水平低。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第三部分:习作。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