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手卫生 标准预防 职业暴露防护
手卫生 标准预防 职业暴露防护
正确的佩戴口罩
常见的几种错误的戴口罩方法
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
接触隔离 空气隔离 飞沫隔离
标 准 预 防 措 施
标准预防是成功的、有效的、经济的医院 感染控制的主要策略。
预防是最节省成本的健康投资。
职业暴露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 特点
1、需要的血量非常少: 如感染乙肝只需0.4毫微升
➢ 粘膜暴露:眼睛、伤口、粘膜……
医
健康状态
务
医务人员健康状态决定接触后造 成感染的几率
人
接触的频率
员
接触频率高的人感染几率大
相
安全措施
关
采用安全措施和正确方式
因
自我保护
素
接触感染后的快速自我保护措施
实施
➢ 丢弃的损伤性废物无论使用与否均按损伤性废弃 物处理;
➢ 禁止手持针、刀片等锐利器具随意走动; ➢ 禁止将缝合针、刀片、针头等锐利器具徒手传递; ➢ 禁止将针头等锐利器具回套盖帽; ➢ 使用者必须将用后的缝合针、刀片、针头等锐利
有些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
总是叫自己的孩子在医院别到处乱摸, 却从不在乎自己的在医院到处乱摸
你做到了吗?
保护病人,保护自己,保护亲人
什么是手卫生?
手卫生(hand hygiene): 是医务人员 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的总
称。
WHO倡导:拯救生命—从清洁双 手做起!
10月 15日是“国际洗手日”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 2008年正式设立 今年是首个“国际洗手日”
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
的预防与处理(3)
暴露部位局部处理流程
保持镇静!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 水冲洗粘膜.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 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向伤口部位方 向持续推挤,挤出伤口部位的污血,注意不要一挤一松, 避免将污血倒吸入血循环)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 到清洁部位时。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 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进行无菌操作、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
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 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 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 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三、手卫生
控制感染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 但要能够经常和适时的洗手 什么时候洗手? WHO关于手卫生(洗手或手消毒)的六个指征:
2、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途径: 皮肤刺伤、皮肤接触、粘膜接触
3、发生暴露后感染的几率: HBV 6-30%, HCV3-10%,HIV0.2-0.5%
4、国外研究证实: HBV感染率高于HIV感染率55倍,高于HCV38倍
医务人员感染HBV是普通老百姓的5-6倍
职业暴露的类型
➢ 锐器伤:
注射器针头、头皮针、套管针、缝合针、 血 糖针、手术刀……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第十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具体措施,保证医务人员 的手卫生、诊疗环境条件、无菌操作技术和职业卫生防 护工作符合规定要求,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 【释义】本条是关于医疗机构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医 院感染管理法规、技术规范和规章制度时,在手卫生、 诊疗环境条件、无菌操作技术的和职业卫生及防护等应 采取的具体措施的规定,包括对医院感染危险的因素进 行控制的要求。
职业暴露、标准预防 及手卫生
主要内容
一、职业暴露 二、标准预防 三、手卫生
一、职业暴露的定义
职业暴露:
是指从业人员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有害因素 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状态。
护理职业暴露: 是指护士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 毒、有害物质或病原微生物,以及受到心理社会等因 素影响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职业暴露。
实例1某医生
一边看病人, 一边接电话
实例2 干手的方式
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
乍一看,这真是一个简单也没有技术含量的问题。 如果与同行进行讨论或者认真反思,才感到有些 复杂和难办。
使用甩手处理,全院都是“甩手掌柜的!”
问及答曰“甩干,搓干”。
大部分确实是用白大褂的 背部擦干的!!!
手卫生
• 洗手液先涂满双手再揉搓。 • 正确洗手保证洗手效果,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 手消毒时,要按六步洗手法揉搓。 • 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或手消毒。 • 手卫生既是一项管理要求,也是一项技术操作。 • 手卫生习惯和正确的手卫生操作,是一个医务 人员素质和水平的体现。
在病区和诊室, 请立即停用固体肥皂!
欠缺、设施不足及洗手与手消毒方法不规范……
在一次次感染暴发的反思中认识手卫生
2008年西安发生新生儿严重 医院感染事件,导致9名新生儿
发病,其中8名死亡。 处理:撤销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 和主管副院长职务,新生儿科主 任、护士长职务,医务部、护理 部、质控办、感染办等有关职能 部门负责人职务。陕西省卫生厅
已将该事件通报全省。 ……
在一次次感染暴发的反思中认识手卫生
医疗环境中的污染无处无时不在 所有的医疗护理服务均离不开手的服务
手的污染随时随地发生 不卫生的手可能是“罪恶”之手 手卫生不良的双重伤害——害人害己
试问:我们能不保持“纯净”的双手吗?
个人防护用具
防护帽 防护服 口罩/N-95口罩 手套 护目镜/面罩 鞋套/防水鞋
在一次次感染暴发的反思中认识手卫生
2003年SARS在我国暴发流行,我国SARS病 例占全球的92%,某些医院成为SARS的重要传 染源,导致医院感染的暴发。
[结果]:医务人员在救治SARS患者的过程中发
生大量的感染,最高的地区医务人员感染占 SARS临床确诊病例的38%……
[暴露的问题]:医疗机构手卫生意识差、知识
医务人员感染控制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第十四条规定医疗保健机构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
政部门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医 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第十五条规定卫生防疫机构和从事致病性微生物实 验的科研、教学、生产等单位做到:制定健全防止致 病性微生物扩散的制度和人体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实 验操作规程,对实验后的样品、器械、污染的物品, 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消毒后处理;实验动物必须依照国 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白大褂是首选 甩手运动第二 重复毛巾是摆样子
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
实例3 不能做到接诊一位患者一洗手或手消毒的原因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忙!” 其实,洗手的依从性护士比医生要好得多。
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
实例4 个别外科医生洗手速度
个别外科医生洗手的全过程,用一个字形
容就是“快”。
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
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 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 的预防与处理
报 告
伤口局部处理后,即刻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 科,如本人正在做手术或其它操作,应请科内 其他人员帮助打电话,咨询相关事宜,根据暴 露源乙肝、丙肝、艾滋、梅毒4项检查结果及 本人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抽血化验。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展简史
1957年,美国医务人员健康联会提出。 1989年 CDC的从业人员感染控制指南。 1998年 CDC出版第二版从业人员感染控制指南。
对院内外健康医务人员的建议; 暴露后的处理; 微生物和生物实验室感染传播的预防; 乳胶过敏的预防。
Lynda Anold感染HIV
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
使用后,应立即丢 入尖锐物收集箱
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 的预防与处理
暴露后的局部处理及预防措施为: 暴露后的局部处理同锐器伤。 预防应在2小时内开始。并建议使用抗逆转录
病毒药物。 暴露后尽早获得血液标本进行传染病四项检
查,并定期检查血清转化。 医院应立即采集感染源病人的血清学进行检
二、标准预防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美国CDC提出了“标准预 防”它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法的许多特点进行 综合 是针对所有医院中接受治疗的病人而采取的预 防措施 (不必考虑其诊断 )
目的在于尽最大可能来降低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 病人与病人之间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性 ,起到了双向防 护的作用
标准预防的概念: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 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有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 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查。
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 的预防与处理
职业暴露的危害
主要是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肝、丙肝、 艾滋病等病毒;目前已证实20多种病原体可通过 穿刺伤接种传播,其中最常见的、危害最大的 HIV 、HBV、HCV、梅毒。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数据显示:每年有35例因锐器伤而导致职 业性HIV感染病例发生;8700多人感染HBV;更 有成千上万医务人员感染HCV,其中85%将转为 HCV长期携带者 .
器具直接投入专用锐器盒中。
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
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
洗手、带手套 将输液导管与无
如患者抵抗或慌 张,可寻求帮助
针系统连接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 传递器械 - 不要直接传递
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
禁止双手重新盖帽
应用重新盖帽装置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床边、小车顶部
尖锐物收集箱 应放在使用处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正在与麻省 护理学会主席Karen Daley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