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
1、 胸外按压频率为(
)
A.至少80-100次/分
B.至少100次/分
C.至少120次/分
D.至少60-80次/分 2、 胸外按压与通气之比为(
)
A.30:2
B. 15:2
C. 30:1
D. 5:1 3、 成人人工呼吸频率为(
)
胸外心脏按压部位为(
成人胸外按压深度为(
成人心肺复苏打开气道最常用方式为(
成人儿童心肺复苏程序为( A. ABC B. BAC C. CAB D. CBA
、填空题
1. 心脏骤停抢救的黄金时间是 ________ 分钟以内。
2. 胸外心脏按压 _____ 个回合为一周期,如条件允许每 _______ 分钟应换人按压,中断按压时间不 得超过 _______ 钟。
不v 吹吹牛,
3•肾上腺素是心肺复苏期间最常用的心血管活性药物,建议成人每 ___________ 分钟应用肾上
腺素 ______ mg ,静脉给药。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人使用单向波除颤时,电击能量选择 J ,使用双向波除颤,电击波能量选择为 ______________ J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肺复苏包括 CAB 三个步骤,C 代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代表 _________________ ,B 代 表 ___________ 。
三、问答题
科室:
心肺复苏考试题
姓名:
A.8 —10 次/分
B. 20-24 次/分
C. 10 —12 次/分
D. 12-20 次/分
A.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心尖部
C.胸骨中段
D.胸骨左叶第五肋间
A.至少胸廓前后径一半
B.至少3cm
C.至少5cm
D.至少6cm
A.仰头举颏法
B.双手推举下颌法
C.托颏法
D.环状软骨压迫法
1. 确认心脏骤停最主要的依据是什么?
2. 心肺复苏指南中五个“生存链环”指哪些内容?
3. 简述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
4. 心脏骤停病人早期除颤原因?
5. 何时终止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考试题答案
科室: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胸外按压频率为(B )
A.至少80-100次/分
B.至少100次/分
C.至少120次/分
D.至少60-80次/分
2、胸外按压与通气之比为( A ) A.30:2 B. 15:2 C. 30:1 D. 5:1
3、成人人工呼吸频率为(A)A.10-12 次/分B. 20-24次/分C. 5-6次/分D. 12-20 次/分
4、胸外心脏按压部位为(A)
A.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心尖部
C.胸骨中段
D.胸骨左叶第五肋间
5、成人胸外按压深度为( C )A.至少胸廓前后径一半 B.至少3cm C.至少5cm D.至少
6cm
6、成人心肺复苏打开气道最常用方式为( A :
A.仰头举颏法
B.双手推举下颌法
C.托颏法
D.环状软骨压迫法
7、成人儿童心肺复苏程序为( C )A. ABC B. BAC C. CAB D. CBA
二、填空题
1. 心脏骤停抢救的黄金时间是 4 分钟以内。
2. 胸外心脏按压_5_个回合为一周期,如条件允许每_2_分钟应换人按压,中断按压时间不得
超过5秒钟。
3. 肾上腺素是心肺复苏期间最常用的心血管活性药物,建议成人每3-5 分钟应用肾上腺素 1 mg,静脉给药。
4. 成人使用单向波除颤时,电击能量选择360 J,使用双向波除颤,电击波能量选择为
120-200 J。
5. 心肺复苏包括CAB三个步骤,C代表胸外按压,A代表开放气道,B代表人工呼吸。
三、问答题
1. 确认心脏骤停最主要的依据是什么?
答:确认心脏骤停主要的依据是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和呼吸停止,前两点为最主要的依据,只要确定即可开始心肺复苏。
2. 心肺复苏指南中五个“生存链环”指哪些内容?
答:(1)立即识别心脏停搏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2)尽早实施心肺复苏CPR,强调
胸外按压;(3)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3. 简述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
答:触到大动脉搏动、瞳孔逐渐缩小、口唇转红、开始有自主呼吸。
4. 心脏骤停病人早期除颤原因?
答:①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是室颤,早期除颤患者才能存活。
②短时间室颤会转变为心脏停搏。
③电除颤是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
④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功除颤的机会会迅速下降。
5. 何时终止心肺复苏?
答:1)病人已经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2 )心肺复苏已历时30min ,而出现下列情形,是终止心肺复苏指征:瞳孔散大或固定;对光反射
消失;呼吸仍未恢复;深反射活动消失;心电图成直线。
3)环境安全危及到施救者。
4)家属成员坚决拒绝抢救并签字为证。
谢谢观看!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