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通讯稿范文1.竞赛类舞动青春,标榜魅力—长学制“青春·炫”健美操大赛圆满结束2007年5月20日晚,湘雅医学院前坪广场上灯光四射,激情飞扬。
由湘雅医学院长学制主办的“青春·炫”健美操大赛在这里成功举行。
比赛在田校长的精彩发言中拉开了序幕。
田校长肯定了健美操是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具有高度艺术性的一种新的运动项目,田校长同时希望长学制同学以这次健美操大赛为契机,将体育运动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并且对长学制将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结合在一起表示了高度的赞赏。
示了长学制同学的多才多艺。
开场象征奥运精神的火炬式造型和新闻联播熟悉的音乐让我们倍感亲切;吸收了牛仔舞,街舞,搏击等元素的表演则更展示了动感风情;还有富于创意的竞技啦啦操,可爱至极;而融合了街舞、hip-hop舞蹈元素等流行元素的热舞健身操,更添动感激情;还有将跆拳道与搏击融于健美操之中,动中有静,刚中带柔。
动感的音乐,整齐的动作,敏捷的身法,活力的跳跃,长学制同学们酣畅淋漓地表演,秀活力,展青春,赛水平,争上游,舞出了一道道绚丽多姿的风景线!青春闪耀让我们激动不己,花样年华则让人回味无穷,月光精灵使人感叹,我要我的young 更加精彩,而miracle sunshine和happy dream 更是两次引领欢呼的高潮,还有让人沉醉的银色旋律和灵动的力量。
2.讲座类抚今追昔,共创湘雅新明天——田勇泉副校长作客首期“top talk-相约湘雅”2007年4月26日晚,湘雅医学院国际报告厅里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300余名湘雅学子怀着对湘雅历史的敬仰和对湘雅发展的期望齐聚一堂,耐心的等待“top talk-相约湘雅”第一期的开讲。
“top talk-相约湘雅”由湘雅医学院医学教务办主办,长学制承办。
首次讲座邀请的嘉宾是我校副校长、湘雅医学院院长田勇泉教授,他将与广大同学进行零距离地交流。
田勇泉教授演讲的主题是“湘雅的昨天与今天”,演讲纵横湘雅百年的历史,配合记录着湘雅发展的照片,同时结合了个人求学发展历程,整体过程生动形象,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家看到了湘雅所经历的风雨历程,了解到了我们的前辈所付出的创业艰苦,感受到了每一个湘雅人所具备的严谨态度。
演讲以卡斯蒂廖尼在《医学史》的两段话作结,使同学们更加明确了作为医学生我们所要具备的素质。
田勇泉教授在湘雅这块热土上三十余年的奋斗发展中成就了“求真求确、必遂必专”的湘雅精神,真正成为了今天科学前沿的引路人﹑医学领域的开拓者,更是百年湘雅的建树人才﹑德艺双馨的名师大家。
讲座最后,应长学制广大同学的要求,田勇泉教授为“top talk-相约湘雅”作了题词,对长学制的同学们寄予希望,并祝愿“top talk-相约湘雅”越办越好!3.体育类巅峰对决,谁与争峰4.常规类享受英语,享受生活3月27日晚七点,由湘雅医学院长学制女生部和学习部联合举办的“新东方大型英语讲座”在四楼学术报告厅热烈举行。
英语对于医学生来说,是仅次于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
但是,在英语学习中,我们感受更多的,不是享受英语的了乐趣,而是应付考级的压力。
在此次讲座中,岳军老师从大家熟悉的英语小词入手,以生活情景为例,展示了英语丰富细腻的表达之美,让人深刻的感受到:英语,不是脱离生活的枯燥单词,而是与生活水乳交融,贴切反映人物内心情感的窗口。
刘晓老师以她地道的美语发音,展示了英语的语音之美。
在最后你问我答的互动环节中,主讲人对同学们在英语学习中的困惑做了一一解答,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同时老师们用他们奋斗拼搏的传奇人生,给在场同学注入了莫大的学习动力。
八年制举办英文故事展近日,由04级八年制举办的“story writing”英文小故事写作展在教学楼前栋大厅展出,此项活动是在英语老师shelly的指导下开展的,展览时间将持续到下周。
展出的各个作品均配有相关的照片,使故事内容更加生动丰满。
此次活动展出的作品内容丰富多彩,设计独具匠心,充分体现了八年制同学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活跃的创作思维。
于张张照片,我们感受到了生命中温馨的亲情,珍贵的友情,浪漫的爱情;于行行文字,我们体会着生活中的平凡和感动,奋斗和乐观,珍爱和希望。
作者独特的视角,让我们对生活的感悟变得更加深刻和全面。
无论是追忆过去,还是展望未来,亦或是评说现在,所有文章所传达的思想都是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
故事内容涉及亲情友情,旅游经历,环境保护,哲学科技,喂养宠物等各个方面,十分精彩。
据了解,其中的许多照片都是作者亲手所拍。
可见,在作品准备期间,我们的同学都是非常认真细致的。
据悉,八年制同学本学期的英语学习加强了特色性学习的开展。
八年制所有同学被分成四个英语小组,除了参加此次活动的故事组,还有背诵组,ppt组以及英语短剧组。
一束鲜花、一张贺卡、一声问候、一句祝福、一个笑脸……“老师们,你们辛苦了!”愿全校的老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篇二:通讯稿格式及范文通讯稿通讯的概念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2.通讯的特点一般来说,通讯有四大特点:3.通讯的种类4.通讯的写作第一,主题要明确。
第二,材料要精当。
第三,写人离不开事,写事为了写人。
写人物通讯固然要写人,就是写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也不能忘记写人。
当然,写人离不开写事。
第四,角度要新颖。
写作方法要灵活多样,除叙述外,可以描写、议论,也可以穿插人物对话、自叙和作者的体会、感受,既可以用第三人称的报道形式,也可以写成第一人称的访问记、印象记或书信体、日记体等。
通讯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反映,诸如正面、反面、侧面、鸟瞰、平视、仰望、远眺、近看、俯首、细察??角度不同,印象各异。
5.常见通讯简介与实例(1)人物通讯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
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
同时,也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某些有争议的人物。
严师?慈父?名医——记酉阳县浪坪乡评议村小民师喻登智吴建平采访乡村教师——酉阳县浪坪乡评议村小民师喻登智,乡亲们异口同声地称他:是名医、似慈父、更是严师!1975年,喻登智接过教鞭,在评议村小的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20年。
因为他有多高超的医术,而是因为他一直坚持义务为学生和乡亲们治疗疾病。
评议村地处酉阳、黔江、彭水三县结合部,离乡所在地也有近20公里。
这里缺医少药。
刚当上民师时,学生们因营养不良,常生病。
喻登智买来一些医学书籍,在认真教书的同时挑灯自学,掌握了儿科推拿术,并学会了用中草药治疗简单的疾病。
一次,学生谢光玉在课堂上呕泻不止,当即休克。
喻老师用学到的知识紧急施救,使谢光玉终于苏醒过来。
家长闻讯赶来后,感激之泪涌出眼眶,连称喻老师“恩人”。
为备足常用药品,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在外出开会时尽可能多买些西药,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山里采中草药。
他爱生如子。
三年级学生胡世淑学习用功,成绩优良,可连续几天没到校上课了。
喻老师在家访中得知,其父病故后家庭难以维持生计,只好不读书了。
喻老师鼻头发酸,眼泪禁不住往外流。
他当即决定免去胡世淑的学费,并保证供给她课本和学习用品,使即将失学的胡世淑重返校园。
问及20年中喻老师究竟为多少学生资助过书费和学费,他说:这点小事不足挂齿。
他抓校风、学风十分严格。
有人对坚持升国旗不理解,他认为“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有人认为学生搞义务劳动是“不务正业”,他说这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劳动的习惯”。
学生的红领巾没戴好,他帮助纠正,甚至脸未洗干净他也帮助洗净。
乡亲们还说喻老师是真正的“以校为家”。
学校教学条件差,没有教具,所用的直尺、三角极、圆规、量角器及体育器材都是他亲手仿制的。
课桌凳、门窗坏了,他亲手补修。
房上的瓦片被大风揭了,他亲自上房检修。
他说这样可节约点钱,多资助几个失学儿童。
自1983年以来,他所教班级的成绩,在全区的会考中总是名列前茅,其中1983年毕业的40人就有32人升入初中学习。
突出的成绩使喻老师多次被乡、区、县、地评为先进教师。
(2)事件通讯所谓事件通讯,就是报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
写事当然离不开事件有关的人,但它不像人物通讯那样着力刻划人,而是以事件为中心,在事件的总画面中,为了写好事来写人。
〈实例〉八十三天的“打工梦”——向明春外出沈阳遇难获救备忘录蒋天兵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谁也不会相信,一个身强力壮的男子汉,外出打工归来时,却成了一个失去四肢、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
眼前的他,年过40岁,是四川省广安县石笋镇文昌街居民向明春。
提起他的不幸遭遇时,人们议论纷纷:“是沈阳人民救了他的命,外出打工真难啊!”今年3月1日,向明春带着挣钱的梦想,告别爱妻和两个未成年的女儿,去大连市打工。
当他来到广安火车站时,突然改变主意,决定去沈阳。
3月6日,当他抵达沈阳下车时,才发现自己那个装有衣服、身份证和100多元现金的行李包被扒手洗劫一空。
3月7日,向明春拖着疲惫的身体,穿梭于沈阳北站附近,盲目找工无着落。
当晚,他蹲在候车室里过夜,晚上没有衣服增添,没有被子盖,又无钱购买所需物品,冷得发抖,只好蜷缩在长条椅上。
由于他没有身份证,无处住宿,一连几个晚上都被拒之于候车室和旅馆的大门外。
不明真相的值班人员错把他当成流浪汉,他有口难言,欲哭无泪。
就这样,他白天走街串巷,寻找四川老乡,晚上露宿沈阳街头。
当时,春寒料峭,沈阳的气温零下10多度。
日复一日,他忍饥受冻,双手双脚便不知不觉地冻伤了。
县刘博给他端水、喂饭,扶他大小便。
他在钢厂住了7天,伤情稍好,又回到车站等候家里人来接他。
这期间,他靠乞讨度日,每晚躺在售票厅外面的石阶上,导致冻坏的手脚流出血水,周身麻木。
一些好心人目睹此情此景,一方面洒下同情之泪,一方面请求新闻界为他呼吁。
4月7日,在沈阳电视台记者赵阳、张吉顺等人的帮助下,要来救护车,把向明春送到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观察治疗,医院还专门雇请一位民工照顾他。
赓即,沈阳电视台播放了向明春冻伤住院的新闻,引起当地群众的关注,沈阳市政府很快与广安县政府联系,通知其亲属火速赴沈。
向明春之妻柏长余接到电报后,心急如焚,她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齐500元钱,去邮局电汇到向明春所住的医院。
接着,柏长余又想方设法筹措路费,她怀揣着镇粮站、供销社、医院、学校等单位职工和乡亲们捐助的1100多元现金,在广安县石笋司法所律师李正法的陪同下,搭乘了驶向北国的列车,于4月18日抵达沈阳。
当柏长余见到自己丈夫面黄肌瘦、双手双脚用布包裹着的模样,禁不住泪如泉涌。
向明春见到亲人突然出现在病床前,顿时悲喜交加。
不一会儿,李正法和柏长余查看了患者的病情,因冻伤严重,导致四肢腐烂,如不及时做四肢截除手术,将直接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