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利用网络课程学习调查报告.doc

大学生利用网络课程学习调查报告.doc

对当前我校区大学生利用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的调查报告前言(一)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向宽带和多媒体方向发展,网络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教学形式纷纷涌现,极大地推动了网络教学的发展。

网络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是网络教学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近年来,随“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的启动和实施,以及最近几次教育部组织的大型网络课程质量认证活动,全国各大高等院校和网络教育学院都如火如荼地开展网络课程的建设和实施。

这是解决教育力量不足与招生规模扩大之间的矛盾的一项措施,同时为大学生和其他的学习者提供了一条重要的自主学习的途径。

随着时代的改变,会利用网络课程获取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应该成当代大学生必需的技能。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大学生对网络课程的使用仍处于一个低水平的层面上,这一方面大学生未能在网络课程学习中获取较大的利益,另一方面造成了网络课程资源的浪费。

网络课程利用低效状况得不到改善,高校在网络课程建设中投入的大量的人力、财力就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样,建设网络课程的建设就没有多大的意义。

因此,很多专家学者已经关注这方面的情况并进行了研究,以寻找出造成网络课程使用情况不佳的原因。

我们珠海校区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经过多年的建设,现有的网络课程有:1.暨南大学网络教学应用平台( Blackboard Academic Suite)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个课后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空间,使教师能利用网络进行授课、答疑、作业批改等一系列辅助教学活动,学生能利用网络自主选择性的学习,并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在线互动,共同解决学习疑难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网站地址为:暨南大学教学资源中心目前我校教学资源中心有资源 29386 个,包括了全校各个学院的多媒体电子教案、网络课程、专题学习网站、学科资源库、网络课件、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

该资源中心正在不断更新完善中。

3.暨南大学精品课程网站49 门各级精品课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

我校共有程网站,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 16 门。

4.暨南大学教育技术“创新工程”项目网站教育技术“创新工程”是指在 2005--2007 年三年间,大力拓展我校各学科、专业,特别是重点学科、名牌专业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促进精品课程、名师名课的建设,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

从以上情况来看,我校的网络课程已达到一定的规模,我们的大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的作用程度如何及影响因素又有哪些了解这些情况,有针对性地去加强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是非常有必要,也是迫在眉睫的。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法,同时辅以文献研究法,个别访谈法,走访法,亲临实践法。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一)、基本信息为了进一步了解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在校大学生利用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的情况促进大学生了解网络课程的相关资源,我们编制了《利用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情况调查表》(附录 1),并对全校区中的 16 个专业中所有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此次共发放问卷 350 份,有效问卷 343 份,无效问卷 7 份, 98% 。

有效问卷中,根据文理科分,理科 142 份,文科 201 份;根据性别分,男生 161 份,女生182 份,根据招生来源分,内招生 264 份,外招生 79 份(其中包括在内地读过书的外招生 44 份)。

此次问卷我们委托各班班干部代以发放,我们研究小组各成员全程跟进,数据准确,可信度高。

另外我们还随机对一些同学进行面访,得到的意见与建议我们将在下问提及。

在 343 名被调查同学中, 42%的内招生表示访问过网络课程网站,而外招生仅有25%的同学访问过网络课程网站,这说明暨南大学珠海校区的学生利用网络课程9 位外招生访问过课程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情况不容乐观,而外招生的情况更加严峻。

对于不同的年级的学生,访问网络课程网站的学生比例如下表所示:各年级访问网络课程的比例120%100%80%没有访问过网络课60% 程访问过网络课程40%20%0%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一到大四各年级访问网络课程网站的学生比例分别为 17%、 39%,54%、62%。

可以看到,随着在校时间增长和对课程知识学习的深入,学生利用网络课程进行学习的比例逐渐增大。

对于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两者访问网络课程的比例如下表所示:文理科学生访问网络课程比例120%100%80% 没有访问过网络课60% 程访问过网络课程40%20%0%文科理科受访的理科学生中 58%的人表示访问过网络课程,而文科学生中只有仅仅的 21% 的人访问过网络课程,远远低于理科的学生。

这可能是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学习模式不同的结果,理科学生相比文科学生更倾向网络学习,不过,文科和理科的网络课程网站资源的数量也许对这个差别有一定的影响。

以下是不同学科本科国家精品课程在近几年的数量对比图(数据来源于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若把哲学、经济学、法学、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类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育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历史学、管理学划分为文科,把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划分为理科,那么2007、2008、2009 年本科文科的国家精品课程分别为 37%、 35%、33%,理科的分别为 63%、65%、67%。

理科的国家精品课程数量是文科的两倍,这说明理科的学科比文科更适合建立网络课程,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理科学生访问网络课程比例远远低于文科学生的原因。

在上网条件方面,97%的同学拥有自己的个人电脑,并且几乎全部都接入到网络。

上网时间方面,无论是外招生还是内招生,理科学生还是文科学生,都有充足的上网时间。

他们的上网时间和比例如下表所示:内招生外招生文科学生理科学生15 小时以下31% 18% 28% 34%15 小时及以上69% 82% 72% 66%从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上网时间在 15 小时以上,这表明大部分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上网,所以他们在时间上学习网络课程是不存在问题的。

另外从上表可以发现,上网时间在15 小时以上学生的比例,外招生大于内招生,文科学生大于理科学生,而他们访问网络课程的比例却恰恰与之相反,这说明上网时间并没有对学生访问网络课程网站的比例有较大的贡献。

对于使用电脑的主要目的,内招生、外招生、文科学生、理科学生的情况都差不多,如下图所示80%60% 内招生40% 外招生文科学生20% 理科学生0%习作聊)学工(等乐天娱超过60%的学生使用电脑的目的是娱乐,只有20%左右的学生使用电脑的主要目的是学习,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合理的使用电脑,他们利用网络课程进行学习的情况很有可能也是非常的不理想。

我们也比较了经常访问网络课程的同学和没有访问过网络课程的同学的使用电脑的主要目的方面的数据,发现经常访问网络课程的同学的比例在学习、工作两方面分别比没有访问过网络课程的同学高 7%、6%,而在娱乐方面减少了 13%。

由此看来,同学们使用电脑的目的与他们访问网络课程的倾向存在着相关联,或者说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对他们访问网络课程的概率有影响,但是两者之间并没有很紧密的关系,他们访问网络课程的概率并不完全有自己本身决定,外界条件的引导应该很大程度影响了他们会不会访问网络课程。

对于经常访问网络课程和没有访问过网络课程多成绩有没有影响,我们以内招生为例,得出以下的图表605040访问过30没有访问过2010优秀良好一般不理想经常访问网络课程的同学中,自认为成绩优秀、良好的同学的比例都比没有访问过的高,而自认成绩不好的则相比低很多。

看来经常访问网络课程对学习成绩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二)、对网络课程的了解和使用情况1.了解网络课程的途径调查表明,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网络课程,其中主要的途径是网络搜索(内招生 32%,外招生 40%),通过教师推荐了解网络课程的比例较低(内招生 16%,外招生 10%),而另外有 16%的同学表示没有听说过网络课程,所以学校和教师在宣传网络课程方面还有待改进。

0.500.400.30 内招生0.20 外招生0.100.00荐在索传报播过推学搜、说用宣广)师同络视听使体、等教到网电有媒纸看(没2.没有访问过网络课程的原因对没有访问过网络课程网站的学生,没有访问网络课程的原因主要是学校、老师宣传不够(这与上边的结论相符合),其次是没有兴趣。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外招生中 20%的同学表示没有访问网络课程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而我们在调查外招生上网时间中发现, 82%的外招生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超过 15 小时,而他们上网时间主要用来娱乐,由此可见他们并不是没有时间访问网络课程,而是没有合理的利用好他们的时间。

内招生21, 10% 学校、老师85,宣传不够38%同60, 27% 周围没有学在使用没有兴趣没有时间55, 25%外招生(包括内地读过)20%36%学校、老师宣传不够周围没有同学在使用没有兴趣没有时间30%14%3.周围同学使用网络课程的情况70%同学表示说他们身边几乎没有人使用网络课程,这也反映了课程网络的推广严重落后,建设网络课程很重要,但也不能离开有效的宣传,这需要广大建设者和大家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宣传。

4.访问网络课程的门数调查表明,大多数同学只使用过 3 门以下课程,这有可能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是用于建设网络课程,也有可能同学们认为只有某些课程才需要利用网络课程进行深入的学习。

访问过网络课程的内招生5%16%3门以下3-5门5门以上79%外招生22%3门以下3-5 门11%5门以上67%内地读过书的外招生9%27%3门以下3-5 门5门以上64%5.访问网络课程的频率60%以上的同学不定时访问,这说明对网络课程学习并没有一个长期性的时间安排,对网络课程的访问存在很大的随机性。

6.使用网络课程的目的(多选)%的内招生选择了自学知识, %的外招生(包括内地读过)为了寻求专业问题的解答与搜索资料。

内招生使用网络课程主要目的是自学知识,而外招生除了自学知识外,最主要的是为了寻求专业问题的解答与搜索资料,外招生更倾向于利用网络课程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0.600.50 访问过网络课程的内招生0.40外招生0.300.20内地读过书的外招生0.100.00求的业识料要题作知资师问交学索老业答提自搜专,解些试某测求线寻在7.登录网络课程的方式60%的内招生选择了固定登陆几个网络课程网站,而85%的外招生选择了通过搜索引擎随意登陆。

外招生对网络课程网站的黏性度相比内招生低很多,说明外招生使用网络课程的目的最主要还是临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而内招生更倾向于进行系统的长期的学习。

你登录网络通常固定登陆某几个网络课程的方式课程网站通过引擎搜索,随意登陆内招生60% 40%外招生11% 89%内地读过书的外招生18% 82%8.网络课程各模块被浏览情况对于结构完整,导航系统便捷,交互方式多样化的课程网站, 67%的外招生、 73% 的在内地读过书的外招生最常浏览的是电子教案部分模块,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教学效果几乎不访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