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公共项目的经济分析
销售收入(PQ)=合理利润(R)+折旧与摊销(D)+利息 销售收入(PQ)=合理利润(R)+折旧与摊销(D)+利息 (PQ)=合理利润(R)+折旧与摊销(D)+ (I)+经营成本(C)+销售税金及附加 经营成本(C)+销售税金及附加(PQt )+所得税 所得税(T) (I)+经营成本(C)+销售税金及附加(PQt1)+所得税(T) 所得税T=(PQ所得税T=(PQ-A-C-PQt1)×t2 T=(PQ 代入上式有: 代入上式有: +(PQPQ=A+C+PQt1+(PQ-A-C-PQt1)×t2 A=F(A/P, i, n)
推荐
利用增量效益费用比指标( B/△ ☆利用增量效益费用比指标(△B/△C) 设△B>0,△C>0 B>0,△ B/△ 若(△B/△C)≥1 ( B / C ) 则效益现值大的方案好
n
=
∑
t=0 n t =0
B甲 t (1 + i0 )
t
∑ B乙 t (1 + i0 ) t
t =0 n
n
∑C
费用▲费用-效益分析评价指标和评价准则
指标:净现值,净年值, ☆指标:净现值,净年值,内部收益率 第t年的效益(货币单位) ☆效益费用比 项目计算期 ☆评价准则
(B / C) = Bt (1 + i0 ) t ∑ Ct (1 + i0 ) t ∑
第t年的费用(货币单位)
t =0 n n
社会折现率
2,费用-效益分析 费用☆把每一经济行为对社会的全部影响和效果折算为用 货币单位表示的效益和费用, 货币单位表示的效益和费用,通过项目发生的效益和 费用的对比, 费用的对比,按净效益对项目的经济性做出评价 运用该方法需要注意两点: ☆运用该方法需要注意两点: ①明确项目的受益范围和效益内容.将非货币性效益 明确项目的受益范围和效益内容. 要合理的转化为货币性效益 明确项目的费用范围和费用内容. ②明确项目的费用范围和费用内容.将非货币性费用 要合理的转化为货币性费用 对于纯公共项目和准公共项目, ☆对于纯公共项目和准公共项目,通常使用该方法
(B/C)≥1, 若(B/C)≥1, t =0 项目可以接受, 项目可以接受,否则予以拒绝 ☆效益费用比与 净现值对同一 方案的评价 结论具有一致性
∑ Bt (1 + i0 )
t =0 n t =0
n
t
≥1
Bt (1+ i0 ) ≥ ∑Ct (1+ i0 )t ∑
t =0 t =0
n
t
n
C t (1 + i0 ) t ∑
例1:某地因洪水灾害平均每年损失2000万元.为控制洪水泛 某地因洪水灾害平均每年损失2000万元. 2000万元 滥当地政府提出3 个防洪工程方案,这此方案实施后可不同程 滥当地政府提出3 个防洪工程方案, 度地减少受灾面积和洪水造成的损失.有关数据见下表. 度地减少受灾面积和洪水造成的损失.有关数据见下表.试从 选择方案. 选择方案. 投资与运行费用年值(万元) 方案 投资与运行费用年值(万元) 系统可靠度
有形效益和费用, ③有形效益和费用,无形效益和费用
△可以采用货币计量单位或实物计量单位计量的效益和费用 △无法用货币计量单位或实物计量单位计量的效益和费用
☆效益的量化 ①消费者费用的节省
△由于该项目实施所导致的费用的节省 增量原则, 有无对比" △增量原则,即"有无对比" 例如:不能收费或者收费成本太高的交通运输项目, △例如:不能收费或者收费成本太高的交通运输项目,包括一 般的国道,不收费的道路和桥梁, 般的国道,不收费的道路和桥梁,及一些城市道路的改扩建
(Bt Ct )(1+ i0 )t ≥ 0 NPV = ∑
t =0
n
▲互斥方案的费用-效益比选 互斥方案的费用对于公共项目之间为互斥关系,要在其中选优,可以: 对于公共项目之间为互斥关系,要在其中选优,可以: 利用净现值NPV NPV≥0, NPV最大的方案为优 NPV: ☆利用净现值NPV:NPV≥0,且NPV最大的方案为优 利用差额内部收益率△ ☆利用差额内部收益率△IRR
市场均衡条件下,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市场价格
■公共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
1,效益与费用的识别及量化 费用2,费用-效益分析 费用3,费用-效果分析
1,效益与费用的识别及量化
分类(按照影响范围,投资主体和效果特征不同) ☆分类(按照影响范围,投资主体和效果特征不同) ①直接效益和费用,间接效益和费用 直接效益和费用,
3,公共项目的特点
①公共项目的投资目的是谋求社会效益 公共项目的投资目的是谋求社会效益 投资目的 公共项目的投资主体以政府为主导,兴办者, 投资主体以政府为主导 ②公共项目的投资主体以政府为主导,兴办者,投资者和受益 者一般是分离的 公共性特点 公共项目产品具有公共性 ③公共项目产品具有公共性特点 外部性特点 ④公共项目具有外部性特点 公共项目具有外部性 公共项目投资目标和产生的效果具有多元性 ⑤公共项目投资目标和产生的效果具有多元性
4,民间投资项目与公共部门投资项目的差异
民间投资项目 目标 资金来源 对项目拥有方式 投资回报的受益人 产出效益的度量 目标间的冲突 利益主体间的冲突 项目投资者 可用货币度量 基本没有 基本没有 利润最大化 直接投资者,债权人 非公有实体 公共部门投资项目 提供各种公用产品 ,资源优化配置 税收,民间债权人 财政拨款,贷款 贴息,债务担保 社会公众 不能,难以用货币度量 有 有,部门与地区间冲突
A B C D 24 24 20 20 0.99 0.98 0.98 0.97
解:利用固定费用法,淘汰方案B,D 利用固定费用法,淘汰方案B 计算效果-费用比, 计算效果-费用比, 效果/ A:效果/费用 = 0.99/24 = 0.041 效果/ B: 效果/费用 = 0.98/20 = 0.049 最优方案为C 最优方案为C
待评价项目不少于两个, ①待评价项目不少于两个,且为互斥关系 个方案具有共同的, ②个方案具有共同的,明确的目的或目标 各方案的费用采用货币单位计量, ③各方案的费用采用货币单位计量,效益采用非货币的同 一计量单位计量
指标:[E/C]=效果 效果/ ☆指标:[E/C]=效果/费用
固定费用法:投入费用一定, 固定费用法:投入费用一定,效果最大 固定效果法:效果一定, 固定效果法:效果一定,投入费用最小
△效益是对目标的贡献,费用为实现目标所付出的代价 效益是对目标的贡献, △公共项目投资目标和产生的效果具有多元性
②统一效益和费用的识别与量化范围
△保证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
③遵循增量原则
△"有无对比" △"有无对比",即有项目较之无项目所增加的效益和费用 有无对比
④避免遗漏和重复识别计量
△内部效益和费用与直接效益和费用存在重叠可能 △外部效益和费用与间接效益和费用存在重叠可能
△指在项目的寿命周期内直接产生的效益和费用 △间接效益和费用是由直接效益和费用引发产生的
内部效益和费用, ②内部效益和费用,外部效益和费用
△由项目投资主体获得(承担)的收益(费用) 由项目投资主体获得(承担)的收益(费用) 落在项目之外的效益和费用, △落在项目之外的效益和费用,通常受益者不需要付出任何代 价,而受损者也得不到任何补偿
☆费用-效果分析步骤: 费用-效果分析步骤: 确定欲达到的目标. ①确定欲达到的目标.效果费用分析就是要确定一个 最优方案来完成这项目标 对达到上述目标的具体要求做出说明和规定 ②对达到上述目标的具体要求做出说明和规定 ③制定各种可行方案 ④建立各方案达到规定要求的量度指标.典型的指标 建立各方案达到规定要求的量度指标. 功能,效率,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 有:功能,效率,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可 供应性等 确定各方案达到上述量度指标的水平 ⑤确定各方案达到上述量度指标的水平 选择固定效果法, ⑥选择固定效果法,固定费用法或效果费用比较法选 择最佳方案
■公共设施项目分析
指供水,供气, ☆指供水,供气,供电和公共交通一类项目 ☆自然垄断性 放开市场同时, ☆放开市场同时,实行价格规制 ☆如何确定合理价格 ☆合理报酬率定价法
合理报酬率定价法(价格倒推法) ☆合理报酬率定价法(价格倒推法)
净利润=销售收入-折旧与摊销-利息支出净利润=销售收入-折旧与摊销-利息支出-经营成 销售税金及附加本-销售税金及附加-所得税 在合理报酬率定价法中, ▲在合理报酬率定价法中,事先确定一个企业投资该 合理利润, 项目所取得的合理利润 项目所取得的合理利润,并以此作为目标净利润 销售收入(PQ)=合理利润(R)+折旧与摊销(D)+利息 销售收入(PQ)=合理利润(R)+折旧与摊销(D)+利息 (PQ)=合理利润(R)+折旧与摊销(D)+ (I)+经营成本(C)+销售税金及附加(PQt )+所得税 所得税(T) (I)+经营成本(C)+销售税金及附加(PQt1)+所得税(T) 经营成本(C)+销售税金及附加 在项目建成后能够根据政府部门规定的合理报酬率 i回收全部初始投资F 回收全部初始投资F A=F(A/P, i, n)
5,国民经济分析与财务分析的区别
财务分析 评价角度 评价目标 评价范围 费用和效 益范围 计算基础 评价内容 与方法 从项目角度出发 项目的净利润 项目获得的货币效益
效益:销售收入,利润,折旧 税金,工资,国内利息作为费 支出;用直接费用和效益
国民经济分析 从国民经济和社会需要出发 对国家社会发展目标的贡献, 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分配 直接,间接效益;经济,社会效益
第七章
公共项目的经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