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儒家道德标准体系.doc

试论儒家道德标准体系.doc

论文关键词:儒家
道德规范
血亲道德
团体道德
社会道德
论文摘要:儒家的道德规范足一个层次分明的有机体系,由血亲道德、团体道德、社会道德三层次组成。

儒家从血亲道德出发,以团体道德为依托,以社会道德为落脚点,追求三种道德而为一的终极道德。

东周时期,周天子无力控制诸侯,各诸侯国之间战争连绵,天下大乱,礼崩乐坏,人们失去了约束和评判标准,臣轼君、子拭父的情况屡见不鲜。

为了解决这一困况,诸子从人际关系人手,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道家消极地提倡“老死不相往来”,否定人际关系;墨家超前地倡导“兼爱”,脱离了社会现实;法家偏激地强调严刑酷法,忽视了人性。

唯有儒家能积极地从社会现状出发,针
对各种人际关系提出了不同的道德规范。

如处理父子关系的孝、慈,处理兄弟关系的梯、友、恭,处理君臣关系的忠,处理朋友关系的信等等。

这些规范不仅是内、外两个方面的统一体,更是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由个人到天下的有机体系。

这个体系可以依据其适用范围分为三个层次:以孝为核心的血亲道德,适用于和个人有血缘关系的群体;以礼为核心的团体道德,适用于和个人发生直接关系的群体;以仁为核心的社会道德,适用于整个天下。

这三个层次是相互依托、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整体。

1、以孝为核心的血亲道德是这个体系的出发点,仁、礼都是由其衍化出来的。

由于中国进人文明社会较早,社会结构还很不成熟,个体家庭并未充分发展,家族成为国家的基本组织,血缘依然是维系社会的重要纽带。

西周时周公“制礼作乐”,将这种血亲关系规范化、制度化,从此血亲关系融人社会的各个部分,成为各种关系的基础。

孔子在全面继承三代文化的同时,也继承三代重视血亲道德的传统,他和他的传人们非常重视孝梯,将其作为其它规范的源泉。

首先,孝梯等血亲道德规范是仁义等社会道德规范的根本。

他们认为爱夭下人的爱与爱父母的爱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要实现仁,就要先做到孝,就必须将对父母的爱施与天下,做到爱天下人就像爱父母一样,甚至视他们如自己的父母、兄弟。

孔子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教民礼顺,莫善于梯。

”其次,孝佛等血亲道德规范是礼等社会道德规范的灵魂。

礼作为外在规范,有其内在的制定原则,从根本上讲就是将人的内在情感制度化,而作为人内心深处最基本情感的孝就成为礼的灵魂。

2、以礼为核心的团体道德是这个体系的依托。

在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关系并不只是自己的血亲关系,还包括其它各种关系,其中有直接的,还有间接的。

而那些直接的团体关系既不像血亲关系那样狭隘,又不像社会关系那样空泛。

儒家就是以这种关系基础上的团体道德为依托,来实现血亲道德的升华和社会道德的确立。

而礼本身的特殊性,使得这种作用更加突出。

相比其它道德规范,礼的外在性和具体性非常明显,它侧重于从外在环境来促成关系的协调,侧重于从具体的规定来达到这一目的。

当儒家将孝、仁等道德规范融人礼后,礼不仅在自身上得到了升华,而且也成为其它道德规范的外在形式,成为它们的判断标准。

儒家就是以礼为依托,告诉人们何为孝、仁,怎样达到孝、仁,使这些规范由内在情感转变为外在规范,由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实
践,所有道德的实现必须以礼为表现形式。

《论语·为政》载:“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颜渊》亦载:“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1
2
试论乳品加工企业财务风险规避的挑战应
对-
摘要:乳品加工企业财务部门担负着开展资金预算、资金使用和回笼监管等方面工作,而这三个方面工作将因诸多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企业的财务风险。

围绕着解决信息不对称因素,可在强化部门联动原则、强化财务审计原则,以及强化成本控制原则下,展开挑战应对。

关键词:财务管理风险规避挑战应对
作为生产销售型企业的乳制品企业,其财务风险的发生可以在生产和销售领域寻找到痕迹。

根据资本循环公式G―W―G`的逻辑结构来看,该企业资金在时间维度上先后经历了原料采购阶段(G)、生产阶段(W),以及产品销售阶段(G)。

从中可以知晓,财务管理针对这三个阶段分别开展了资金预算、资金使用
和回笼监管等方面的工作。

可见,这三个方面工作将因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企业的财务风险。

为了使得本文的讨论更为具体,以下将围绕着财务信息因素进行主题讨论。

不可否认,通过优化财务技术能够实现风险规避的效果,但在财务信息失真的情况下,也将制约财务技术效果的发挥。

那么信息失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借助信息经济学的观点,信息不对称是导致这一后果的主要根源。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企业财务风险规避的挑战分析
根据乳制品加工企业财务管理的三项工作,可在以下两个方面对挑战进行分析。

(一)资金预算面临的挑战
这里仅从时间维度上来考察企业的资金预算工作,其内容在于制定原材料的采购计划。

受到乳制品企业产品特点的影响,原材料具有使用的有效时间较短的特点。

这本身就为资金预算带来了挑战,即若出现过量采购将增大企业资金的无效浪费。

另外,实施原材料采购业务的部门,通过向财务部门提交采购的原始凭证来进行经费冲帐活动。

此时,在难以确认原始凭证背后经济事件真实和合理的情况下,也内在包含了财务风险规避的挑战因素。

(二)资金监管面临的挑战
这里的资金监管包括两方面的工作,即在生产领域中的资金监管和在销售领域中的资金监管。

以下,将分析这两个领域存在的挑战。

1、生产领域的挑战。

首先需要指出,乳制品企业生产领域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而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提高原材料的使
用率。

实践表明,使用率的提高仍然取决于一线操作人员的工作来保证。

但在班组作业模式下难以评价个体在成本控制上的努力程度,这就可能使生产经费出现虚高的现象。

2、销售领域的挑战。

销售领域存在的挑战,在于对资金回笼监管的缺位。

资金回笼构成了企业获取利润的前提,而在买方延缓货款支付的情况下,将直接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出现风险,并影响到企业下一阶段生产的资金分配工作。

二、分析基础上的应对原则
由以上对挑战的分析可知,影响财务风险规避效果的因素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其中,因信息不对称而形成的挑战,则是困扰企业财务管理的难点问题。

为此,以下将就应对这一难点进行原则讨论。

(一)强化部门联动原则
乳制品企业面临的是买方市场,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围绕着市场需求来进行。

为此,作为第一步的原材料采购,也应在数量和种类上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

将这一需要转换到价值层面,便是应履行财务部门与其它业务部门之间的联动原则。

通过这种原则,来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资金损失。

(二)强化财务审计原则
就审计的内在功能来看,其不仅在于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进行监察,还在于从企业经营整体上把握资金循环的可靠性。

因此,针对会计原始凭证背后经济事件存在的财务管理风险问题,则可以通过强化审计工作来建立起外部压力,约束当事人的行为。

(三)强化成本控制原则
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之间是同一事件的不同方面,即
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价值层面的资本(资金);而成本控制的对象则是实体层面的资本(资产)。

因此,需要在生产领域强化成本控制,来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性。

这样一来,便从企业整体上实现了财务管理的经济目标。

三、原则引导下的应对策略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原则引导下,应对挑战的策略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

(一)部门联动策略的构建
部门联动的组织形式应是以财务部门为圆心,销售部门、生产部门、采购部门分别位于圆周上的状态。

为了提高部门之间的信息联动,应引入ERP系统。

通过ERP平台来为财务部门建立起整体视阈下的资金配置机制。

其中,SAP系统可植入到乳制品企业的财务管理流程之中。

(二)财务审计策略的构建
财务审计的组织者应是企业管理层,其应以财务管理形成融合形态。

也就是说,应抛弃传统审计与会计之间的对立意识,而是借助审计视野具有整体性的优势,来帮助财务管理部门实施资产管理和成本控制活动。

为此,这里主要应创新审计管理与财务管理之间融合机制,并在事后的联习会议上向财务部门提交整改建议。

(三)成本控制策略的构建
财务管理应为生产领域的成本控制建立起约束机制,从而对班组负责人授权一定的生产资金管理权限,并配合绩效奖金的分配制度,来增强班组负责人的成本意识。

这样一来,在小范围内就能有效监管一线操作人员的成本控制努力程度了。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诚然,针对
本文主题的讨论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展开,但笔者仍在独特的视角下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四、小结
本文认为,因信息不对称而形成的挑战,则是困扰企业财务管理的难点问题。

在围绕着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可在强化部门联动原则、强化财务审计原则,以及强化成本控制原则下展开挑战应对。

最后,文章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