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注意力的调控————————————————————————————————作者: ————————————————————————————————日期:课堂注意力的调控(2010-09-20 14:35:25)课堂注意力的调控)四川省荣县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钟炜编者按:本人对“教育教学讲座”分为九个系列:一备课研讨、二课例分析、三听课评课、四案例研究、五课堂调控、六教学效益、七高考备考、八素质教育、九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讲座五(课堂调控)”分为若干个专题,本文是“教育教学讲座五(课堂调控)之十(课堂注意力的调控)”(稿源:编者网上选稿)。
对“教育教学讲座五之十(课堂注意力的调控)”分为七个版块:一是调控课堂注意力的艺术;二是课堂教学中调控学生注意的几点体会;三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调控学生注意力;四是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几点做法;五是提高学生注意力也有小窍门;六是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七是课堂注意力的心理训练。
1、调控课堂注意力的艺术原作者:刘霞玲杨枝时间:12-16课堂学生注意力的分配情况,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益的主要因素。
科学地使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全面地调控学生课堂注意力,形成活泼、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获得“低耗高效”的课堂教学综合效益。
1.1、提前“小插曲”——为驶入“快车道”埋下伏笔。
经过课间十分钟的休息,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停留在课间的追逐、游戏和交谈中。
这时,用歌声去吸引学生,用小故事去转移学生,用复习旧知识去引导学生,用小演讲去引起学生。
风趣、幽默、紧张的课前三分钟,再辅以教师的精巧点拨、精妙导语、精心组织,为“火箭”的起飞添上充足的原料,一堂紧张而有趣的师生互动的教学就拉开了序幕。
1.2、限时比赛——集中注意力的“法宝”。
利用小学生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质疑、点拨、讨论,引爆学生的思维。
同时,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限定时间,营造紧张的气氛,或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或组织学生进行个体比赛——起立回答、高声朗诵、黑板演练、实验操作……用教师的赞许为第一个学生加油,用同学的掌声为第一次成功示意,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吸收为主动创造,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获得愉悦和成功,让每一次突破藩篱和瓶颈都变得轻快和容易。
1.3、暗示、提问、表扬——集中注意力的三大“秘密武器”。
要让课堂成为一曲激情荡漾的交响乐,老师要千方百计地当好导演,及时纠正每一个不和谐的音符。
当学生窃窃私语时,当学生目光游离课堂时,老师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关怀的眼神,一个善意的皱眉,或“无意”走到学生身边一个亲切的抚摸,学生就会马上调整自己的航向。
当学生“干坐”走神时,当学生正在摆弄“玩具”时,老师精、巧、因势利导、发人深思的提问无疑是一种清醒剂,能让学生的思想迅速回到课堂。
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勇敢地拿起表扬的武器;表扬听课认真的同学,表扬回答准确的同学、表扬进步快的同学……表扬每一处值得肯定和赏识的地方。
让赏识的阳光照耀每一个孩子,让表扬的涓涓甘泉渗透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孩子们在老师仁爱、宽容的人性的光辉照耀下尽情的汲取知识的营养。
1.4、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纽带”。
单一的,陈旧的教学模式,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讨厌和反感,很难使学生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
课堂教学应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教材,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动耳。
当录音机、录像机、VCD、电脑、实物投影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走进课堂时,当声、光、像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时,教学效率势必成倍提高。
一段优美的乐曲会使学生留连忘返;一组精美的课件会使学生铭刻在心,一段凄婉的朗诵会使学生声泪俱下……,时代的教育应该和时代的科技水乳交融,教育的科学必定迎来科学的教育。
2、课堂教学中调控学生注意的几点体会原作者:罗仕勇来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07-17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是保证听好课的首要条件。
人的注意力在高度集中时,大脑皮层上的有关区域便形成优势兴奋中心。
对所注意的事物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甚至会忘掉其他一切。
这说明人的注意力越集中,对周围其他干扰的抑制力就越强。
信息的传输率也最高,记忆也最牢固。
注意集中的反面即注意分散,是指在外部诱因的干扰下,注意离开应该完成的主体而指向无关的活动和客体。
小学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注意力更容易分散。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知识上来,师生才能做到配合无间,水乳交融。
笔者拟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调控学生注意力谈几点体会。
2.1、新颖的课堂导入技巧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基础。
导入技巧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始或某个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
上课伊始,好动的小学生的注意停留在课前的活动或游戏上,往往表现出心不在焉。
《大学》有言:“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矣。
”那就更谈不上学习了。
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进入教室后情绪尚未稳定,注意力尚未集中之前,运用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把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吸引到所要讲述的问题上,使学生为新课的学习做好精神准备。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教师要善于组织一堂课的开端,先声引人,先声夺人,先声服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集中学生注意的保障。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意向活动。
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是这个道理。
爱因斯坦也曾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老师的讲解枯燥无味,晦涩难懂,学生的注意力就很难保持长久。
所以要想巩固维持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力,必须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2.3、注意交替规律是调控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
要想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注意稳定,往往要机智地运用几种注意相互转化或交替的规律。
教学既要让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兴趣,用无意注意调节,更要让学生在理解学习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依靠有意注意来维持和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考虑无意注意,可能导致教学活动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首创性,学生容易对知识浅尝辄止,遇到困难也容易半途而废。
如只考虑有意注意,学习就会失去必要的吸引力,使学生容易疲劳,造成注意的分散。
教师要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化或交替的规律组织教学,使教学活动既成为学生心驰神往,乐而为之的事,又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的学习动机,用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
当然,以上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机智灵活地调控学生注意力,从而取得完美的课堂教学效果。
3、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调控学生注意力原作者:苏州工业园区第五中学徐英时间:2006-8-23注意是心灵的唯一门户,学生是否能集中注意力,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我们教学成败的关键。
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就能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体验学习的成就感,进而走上主动发展的道路。
教育思想家洛克说过:“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并且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根据学生的课堂思维状态的规律,一节课45分钟,学生的大脑的自然兴奋状态是随时间变化而呈曲线变化的,最初1-5分钟学生注意力不稳定,学生还处于上节课或课间活动兴奋的影响之中;10-25分钟学生进入注意力最佳状态,此时学生慢慢进入角色,思维活跃;下课前5-10分钟,反应迟钝,注意力容易分散。
那么,教师如何优化教学设计,想法设法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并保持其注意力呢?3.1、巧妙设计“值日生演讲”,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值日生演讲” 犹如饭前的一道“开胃菜”,是课前的一种热身活动,教师可以选择联系社会生活,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时代气息的话题,如:A profile, Pets, School life, Shopping, Finding ways, Environmentprotection, Online travel,charitie s, Teenageproblems, Detective stories等,采用单独演讲、两人合作、小组表演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说新闻、讲笑话、讲短小精彩的故事、表演寓意深刻的短剧等,如在教 8B Unit4“The story of Xi Wa ng”时,让学生自编了一个童话短剧来讲述人类对野生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破坏。
他们的表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赢得了下面同学的热烈掌声。
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从课外移至课内,以快节奏运行,步步紧扣,层层深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课堂。
3.2、精心设计新课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根据《牛津初中英语》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精心设计巧妙的导入方式,运用独特的语言魅力,牢牢扣住学生心弦,从而在一上课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1)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节课的导入恰似一出戏的序幕,如果设计得当、悬念叠起,往往能像磁石引铁一样把学生吸住,调集他们的注意力,如在教“Detective stories” (牛津9A Unit6) 阅读时,询问学生:“Do you like reading detective stories? There is a detective story. Do you think who was themurder? ”这样,使学生们很快地进入了活跃的思维状态,开启智慧的闸门,起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2)利用感观手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可利用实物、图片、音乐等感官手段来导入新课,如在教“Colors” (牛津9A Unit2 ) 时,运用了“彩虹”以及各种颜色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在教“birdwatchers” ((牛津8AUnit5 )时,播了一首英文的配乐诗朗诵,让学生很快集中了注意力,在美的享受中进入课文情境,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3)创设生动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应适时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如教牛津7B Unit3“Ask the way”时,对学生说,“I am not feeli ng well. Is there a hospital near here? How can I get there?” 学生一下子集中了注意力,纷纷帮着老师想办法、出主意,从而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从而进入角色,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