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给话题作文起个新颖的题目

怎样给话题作文起个新颖的题目

怎样给话题作文起个新颖的题目?作文常常在提供了一定的材料、确定了一定的话题之后,请你自拟题目。

不少考生文章写得还不错,但是题目却很差,影响了整篇文章的得分。

我们都知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灵魂的一种体现。

好的题目,可给文章增添神采,所谓“好题文一半”。

好题目的标准是准确、简洁、新颖而富有表现力。

准确,就是要能体现文章的主旨,与文章内容相符,文不对题,再新颖也不行。

简洁,就是作为文章题目,它不能长,一般不要超过 12 个字。

那么怎样做到新颖而富有表现力呢?可巧妙运用修辞,使题目熠熠生辉。

( 1 )运用比喻。

《变色龙》文题用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自身颜色的变色龙,不仅暗示出主要人物,而且一语道破其本质特征,形象生动,收到了良好的讽刺效果。

《乌云过后是晴天》运用比喻:心绪落寞以后,生活重新变得愉悦而美好。

( 2 )运用拟人。

《天气陛下》中的“陛下”本是对君主的尊称,这里用拟人的手法,既揭示了天气有很大的权威性,又增强了生动性、趣味性。

再如一篇记叙回归自然,走向生活的游记散文,则采用拟人的手法命题:《倾听大自然母亲的心跳》。

( 3 )运用双关。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文题中前一个“葫芦”指葫芦庙,而后一个却是引用宋元俗话“葫芦提”一词,是不清不白、糊里糊涂的意思,这里用来指枉法断案的内幕,以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腐朽,堪称精妙。

《一片蔚蓝的天空》运用双关:在雨中,那把蓝色的雨伞,撑起了一片晴空,也撑起了同学之间纯洁友爱的世界。

( 4 )运用引用。

《春蚕到死丝方尽》文题既概括了蚕丝是用蚕的生命组成的客观事实,体现了全文说明的重点,又蕴涵着对春蚕为人类献身精神的赞颂。

《青青河边草》以儿时整天超负荷地割草,来反映过去艰辛的生活,表现两代人对青青河边草不同的人生感受。

《同桌的你》记叙同学之谊。

《生活需要七色阳光》倾诉中学生心声:渴望走出整日读死书的枯燥无味的生活,构建丰富多彩的中学生活。

《你在他乡还好吗》怀念远方朋友,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记叙减负在校园引起的强烈反响。

《斯人虽已殁,千古有余情》追忆一个为教育而献身的老教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叙海峡两岸同胞骨肉情深及中秋之思。

《今宵酒醒何处》揭露社会上公款吃喝的腐败现象。

( 5 )运用设问。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谁是最可爱的人》、《食物从何处来》,引发读者的思考,使读者在认识和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所以,在写作时,你一定要认真思考一个好的题目。

立意要新颖。

有一个寓言,说的是猪八戒照镜子,当猪八戒从镜子里看到自己丑陋的面貌后,很生气,他把镜子砸成了碎片,可是每一个镜子碎片所照出来的猪八戒仍然是那样的丑陋。

写这个寓言的读后感,从猪八戒这个角度去构思,立意为“正确对待自己”等等就不够新颖;而从镜子的角度去构思,歌颂那些坚持原则、坚持真理,不怕牺牲自己的人,立意就比较新颖。

(注意有的作文题目已经规定了立意,比如《我爱祖国》,你就只能“遵命”了。

)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救小孩的故事就是克服思维定势采用求异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典范。

许多新颖的作文题目都是来自求异思维的结果。

如《为“王婆”辩屈》(源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开卷本必有益人《卫生所不卫生》等。

命题要新颖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富有新意的标题是写好作文的开端。

如,面对题目《_________的一幕》,有的学生填写“尴尬”,就能给人以新鲜的感觉。

若是材料、话题类作文,要在认真读懂材料的前提下,拟出一个好题目,如,话题作文:情节感人的文学作品使人如醉如痴;优美动听的校园歌曲使人心旷神怡;精彩激烈的体育比赛使人激动不已;充满真情的电影电视使人回肠荡气……请从下题中任选一题作文,补全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1)《读_______我真______》(2)《听________我真_______》(3)《看_______我真_______》。

学生在认真分析话题提示时,明白了“读”、“听”、“看”的内涵,于是陕西一考生拟写《读<唐诗宋词选>我真痴迷,便使作文拥有了一个成功的作文题,也使这篇作文在阅卷者眼中留下第一个“满分”印象。

作文的标题、开头和结尾是阅卷老师阅读的重要位置,是第一印象,因而很重要。

一、怎样拟好标题文章的标题就象龙的眼睛。

眼睛有神龙会飞,标题有神文添彩。

拟好标题的要求是简洁、新颖、生动、切合文意,能使人一看到标题就有读文欲。

那么,拟好标题方法有那些呢?1、运用修辞。

如《忠诚:沟通友谊的桥梁》用比喻;《我与自信签约》用拟人;《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用对偶;《减负还是加负》用反问;《少年壮志不言愁》引用诗歌;《自考之路通罗马》用借代(罗马借代成功)等。

2、用数学式。

如《减负≠减副》、《8-1>8》、《真诚+守信=真正的友谊》、《学校生活ABC》等。

3、直言事理。

如《上网,让我欢喜让我忧》、《诚信抛弃不得》等。

4、反常求异。

如《我想当个差生》。

在话题作文中,可用原题,也可另拟,只要所写内容在话题范围内即可。

若原题太大,可拟小些的题目。

如话题作文“以人为本”,可拟成“致富以人为本”等。

二、怎样写好文章的开头文章的开头就象凤的头。

凤头美好招人看,文头亮丽引人读。

文章的开头要简洁,入题要快,语言要有文彩,能使人一看开头就有想往下读的欲望。

方法有那些呢?1、引用诗词歌词开头。

如“‘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要变成美好的人间……’一听到这首《爱的奉献》,几天前在放学路上看到的那动人的一幕,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

(《爱心》)又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每当我想起这句诗,眼前就不禁会浮现出那圆的脸,那笔下流动的圆,耳边又想起钱氏英语。

(《良师》)2、设置悬念开头。

如“挂钟不慌不忙,有节奏的走着,滴嗒,滴嗒……都快要4点了,妈怎么还没回来?”(《担心》)3、写景状物开头。

如“朝阳出来了,湖水为它梳妆;新月上来了,群星为它做伴;春花开了,绿叶为它映衬;鸟儿鸣唱,蟋蟀为它拉琴……天地万物都在向我们讲述着关爱的故事。

”(《关爱永远》)三、怎样写好文章的结尾文章的结尾应象老虎的尾巴那样,结实,有力。

方法有:1、卒章显志法,即末尾点明文章的中心。

可用抒情议论句直接点出来。

如“人们,请选择好你的染缸,点染好你的生活!”(《生活如染缸》)或引用诗词句点题。

如一篇文章的结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表达了师生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或借用人物语言点题。

如“不过,通过这次不平常的考试,我感到:一个人应该在别人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

”(《一次不平常的考试》)又如“我要向您说一句:‘感谢您,老师!’”(《感谢您,老师》)2、首尾呼应法。

如“那天,阳光好暖,好暖……”(《那天,阳光好暖》)与开头的“一缕金黄色的阳光从窗口斜射在桌子上,照在信封上,那天阳光好暖啊……”呼应。

3、描景写事法。

如上例便是描景结尾法。

又如一篇题为《心结》的结尾“我走向了他……”,以写事法结尾,点出了事情的结局。

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是阅卷老师阅读的重要位置,因此打造一个精彩的开头和结尾,就会使文章出现“亮点”,从而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提高自己作文的分数。

一、撰写一段精彩的开头,一见钟情。

古人称文章的开头为“凤头”,就是说开头要美丽精巧、新颖贴切,要有创造力、震撼力、吸引力,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产生一种必欲读之而后快的感觉。

因此,下笔之前一定要精心构思、反复琢磨,务求精工。

(一)设计题记,新人耳目如有篇中考满分作文《朋友,我要说声谢谢你》,它的开头是这样的:缘,让我与你相识在桂花烂漫的九月;梦,又让我与你分别在烈日吐炎的六月。

朋友,在与你相处的四个春去秋来的日子里,友情让我加倍珍惜。

是你让我惨淡的日子也变得精彩,是你让我发现了生活的美丽,是你让我骄傲的心得以让谦虚驾驭。

一切的一切,让我追寻与你共同走过的脚印。

——题记在这篇文章中,考生别具匠心地在正文前面设置了一个题记,既渲染了浓浓的氛围,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同时又含蓄地交代了“我要说声谢谢你”的原因,巧妙地诠释了文题。

而且句式整齐,富有文采,很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二)言彼意此,曲径通幽如中考满分作文《美丽人生》的开头:有的人喜欢把人生比作一条路,有的人喜欢把人生比作一杯酒,有的人信号把人生比作一团麻。

我却喜欢把人生比作花。

在铺陈了他人对人生的种种理解后,小作者话锋一转,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我却喜欢把人生比作花。

”由此进入文章的主体部分,可谓言此意彼,欲擒故纵,曲径通幽,韵味悠长。

(三)铺陈排比,蓄势待发有一篇题为《门》的优秀作文,是这样开头的:绿色推开了春天的门雷雨推开了夏天的门果实推开了秋天的门瑞雪推开了冬天的门书籍推开了知识的门智慧推开了理想的门理想推开了成功的门听,到处都是开门的声音……本文开篇,作者连续用了8个结构相同、含义隽永的句子,从不同角度赋予了“门”独特的寓意,既揭示了“门”的丰富意蕴,又形成了一种层层递进、不可遏止的雄浑气势,自然引出了下文“推开人生之门”的主题。

(四)托物起兴,暗渡陈仓曾见过一篇优美的习作,题为《关爱永远》,开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朝阳出来了,湖水为它梳妆;新月上来了,群星为它作伴;春花绽开了,绿叶为它映衬;鸟儿在鸣唱,蟋蟀为它伴奏……天地万物都在向我们讲述着爱的故事。

文中,作者从自然现象入手,托物起兴,铺叙了自然界中许多事物之间都充满了浓浓的“关爱”,并且运用拟人手法,使这些事物具有人情味。

接下来不用看就知道,肯定要过渡到“人与人之间也应存在关爱”的相关主题,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东晋文学家陆机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这句话用来形容文章的开头,也是非常恰当的。

开头的方式多种多样,很难一一列举。

但总而言之,开头一定要有特色,力争一开始就能吸引阅卷老师,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提升整篇文章的得分等级。

二、锤炼一个精当的结尾,画龙点睛。

明代学者谢榛说:“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的确,好的文章结尾能够产生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效果,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唤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让读者沉浸在文章的境界之中,久久回味。

(一)添加后记,余韵悠长如江苏泰州中考作文话题为“只有一个”,有篇优秀作文《鲁迅先生,只有一个》,在正文之后,小作者还加了一段“后记”:先生正等着我们走出浮华的海面,款款地步入他的心房,与他进行灵魂深处的交流!——后记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通过比较尽显鲁迅极其作品的非凡价值,表现出面对社会冷落鲁迅的愤慨,进而呼吁我们去亲近和阅读鲁迅及其作品。

而后记部分则换了一个角度,从鲁迅先生的视角,呼唤着我们与他交流,使文章更进一步敲击着读者的心扉,从而走近鲁迅。

可以说,这一段后记,堪称画龙点睛之笔,与文章的主体部分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二)提出问题,引人深思有一篇中学生优秀作文《简单与不简单》,在列举了种种“简单与不简单”的现象、分析了“简单与不简单”的辩证关系之后,文章结尾时,作者写道: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同时有着简单和不简单,问题是我们该追求什么样的简单和不简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