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作文训练之审题方法

初中语文作文训练之审题方法

初中作文训练之审题方法审题是决定作文成败的第一步。

在考试时,审题定位准确,是作文获得高分的重要保障,如果审题出现偏题或离题现象,作文的得分就比较低。

2、“审题”的含义审题:就是在动笔作文之前,先认真阅读、思考、分析、推敲题目的含义及其重点、范围、体裁等要求,或者说要审清命题者的出题意图,以便有的放矢进行写作。

3、审题的方法(一)“辨”——辨识类别(常考的作文题形式有四种)文题的形式:①全命题作文②半命题作文③话题作文④材料作文例:①生活中笑声常与我们相伴。

在笑声中,友情在加深,学业在长进,困难被克服,隔阂被消除……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选一个有意义的侧面,以“笑声”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要有场面描写。

(全命题作文)②《想起这件事,我就__》,题目中的“__”要先填写完整,再写成记叙文。

(半命题作文)③以 “座右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话题作文)④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边。

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所以高山雄壮无比。

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涯。

请就所给的这几句诗的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材料作文)(二)、“审”——逐个破译1、审文题的“要求”为了严谨和科学,也为了考生尽量少失误,中考作文题的命题者总是要在文题前后交代几点,并冠以“要求”、“注意”等提示语。

文字虽然简短,指令性和指导性却很强。

如果小看了它,可能会给考场作文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练习]1.下面文题的“要求”中有哪些重要的内容?题目:忘不了您的教诲要求:①“您”必须是长辈或老师。

如果涉及学校名、老师和自己的姓名,一律分别用刘老师、王斌、红星中学来代替,否则扣分。

②要写成记叙文,具体写出一件事来文有文眼,题有题眼,“题眼” 就是题目中的关键词语。

“抓题眼”就是审题时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写作时以它为重点、为统帅、为灵魂。

如何找到题眼呢?——看标题结构,据题辨眼:抓题眼:①文题是一个词的: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

《寻》《陪伴》②文题是一个短语的:一般情况下动词或在短语中起形容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往往就是“题眼”。

《敬畏生命》《我的快乐之旅》③文题是句子的:句中的谓语部分即是“题眼”。

《这样做值得》《我很幸运》但是,也有的作文题写作重心在名词或一些虚词上的,如:④名词作题眼的:《我的一个秘密》《日记本风波》《也是一堂语文课》(南京)⑤虚词做题眼的:副词:如《我最喜欢的一首歌》,副词“最”为题眼,要能通过比较,显示出喜爱的程度。

再如《门其实开着》“其实”,包含着一个误会设计,起初认为是那样,后来因为某一际遇,明白是这样,行文必须把误会交代清楚。

再如《下雨天真好》,“真”,包含一种发自内心的意思,行文时少不得由衷的抒情连词:如《我和班集体》。

要写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助词:如《变了》,侧重于写变后的情况,可有的考生,写了变化的过程,把它当作《变化》或《改变》之题来写,当然偏题较远了。

叹词:如《哦,这就是生活》,表达惊叹和明了之情,如果写不出这层意味就难获得高分。

虚词往往起着实字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2)实战技法二一——“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巧伸缩防跑偏(增删法):抓住了题眼,只能说抓住了写作的重心。

在审题时我们还更应该有全局意识,要对作文题目中的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都要仔细认真地揣摩、体悟、辩析,然后综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文题的内涵。

这样的话才不会出现只抓其只言片语、以偏概全、偏题走题的现象。

①短题添枝加叶法(增):注意:这种添枝加叶是在心中进行的,千万不要换题目!②长题逐词分析法(删):(3)实战技法三:“掀起你的盖头来”——挖掘深意,虚实转换在应试作文中有很多题目,看似清楚、简单,实际上里面蕴藏着丰富的含义,它需要我们细致揣摩、认真分析、准确理解,从而确定正确的写作方向。

①挖掘引申义。

②挖掘比喻义。

我们要善于由虚到实,把题目里的比喻词跟自己成长的具体感悟链接起来。

4、病文分析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变化我们家乡有个五福庙,解放初,破除迷信,大伙给拆了。

近几年农民腰包鼓起来了,有人说是菩萨保佑的结果。

集资重建五福庙。

香火顶旺。

据说,谁去拜了,求什么就得什么。

我有点儿信。

……今年正月初一,爸爸说要带我去五福庙烧香,让菩萨保佑我读书高进。

这正中我的下怀。

我想,我拜了神,不用学习,考试定能得高分。

就这样,我和爸爸收拾了一些供品出发了。

到五福庙后,我们随着人群挤挤挨挨了五福菩萨面前,虔诚地把供品放上神台,点烛燃香。

跪拜时,我悄悄地说:“请五福菩萨保佑我每次考试得高分。

”此时我仿佛得了神力。

回家路上,我满心是喜欢。

新学期开始,我就想试试神的灵验。

老师讲课,我老是想着五福菩萨的神威;老师叫我回答问题,我竟答非所问。

这时,我怀疑了:五福菩萨怎么不显灵呢?过了几天,老师说要单元考试,我想再试试神力,想不到题做不出时,菩萨却一点暗示也没有。

第二天发试卷,我只得了25分。

这下我醒悟了:世界本没有什么神仙!我改变了认识,重新变得用功起来,经过一个多月的急起直追,落后面貌开始改变。

我决心靠自己的勤奋去获得好成绩。

练习:(题目在考虑换更有启发性的)请你从«善意的谎言»«最珍贵的记忆»«读书真好»三个题目中任选两个,扣住题眼,简略说说你的立意,体裁,选择的材料以及详略安排,写一篇作文提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半命题作文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选材、立意范围非常宽泛,但不是毫无限制,可以随心所欲。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三自要求”,有利于我们张扬个性,展示才华,但也使有的学生甚至从拟题开始就偏离了话题。

在考场上如何快速而准确地拟好话题作文的题目呢?1、首先我们要记住一句话:话题作文写作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主题与话题相关”。

2、其次在拟题中注意四点:第一、不拿话题做题目,题目的范围要小,从小处入手。

第二、力求有新意,有创造性。

第三、题目精练,不显得冗长呆板第四、文题中尽量含有话题中的关键词语,或所拟文题与话题有关,不宜离题太远,甚至过于隐晦。

3、学一点考场话题作文的拟题方法与技巧(1)化大为小巧用填补扩展法(添枝加叶)以大化小的方法就是指在话题前面或后面作适当的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的拟题方法。

示例:“声音”——《难忘的吆喝声》、《板书的声音》、〈〈音乐的世界里〉〉、《来自天堂的声音》这样拟题,缩小了写作范围,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使文章写得具体而生动。

实战练习:给下列文题拟一个题目。

①有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学会了感谢,他就成熟了。

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有很多人,很多事,都给了我们帮助、教益和启迪,我们应该学会感谢。

请以“感谢”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请以“阳光”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平常为美丽巧用修辞法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方法拟题,可使文章题目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这些标题由于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阅卷者一看便有种耳目一新之感,标题就给阅卷者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①比喻以“挫折”为话题——《别抱怨手上的牌》、《不可多得的教师》《磨难是金》以“环保”为话题——《点燃绿色的火焰》、《我想有个美丽的家》关于“孝”——《请给老人一轮暖阳》“关注生活”的话题——《我爱曲线的生活》练习:以“微笑”为话题,拟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拟人以“树”为话题:《树的“叹息”》以“挫折”为话题——《你别把我看扁了》以“环保”为话题:《地球就诊记》《与小鸟有个约会》练习:以“泥土”为话题,拟几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引用、化用歌词、诗句、名言、俗语歌曲的歌名及歌词或魅力十足、准确精练;或脍炙人口、富有哲理;其中不乏极富思想性、思辨性、口语化、人情味的词句。

这些词句一旦入题就能像磁场一样吸引读者。

以“环保”为话题《我想有个家——一只小鸟的心声》(潘美晨)以“宽容”为话题:《一笑而过》(那英)以“亲情”为话题:《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咖啡广告语)以“挫折”为话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练习:以“友谊”为话题,拟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常法运用多角度思维,把一些公认的常理作反向思考构成文题,往往能收到奇效。

如《弄斧到班门》《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三个臭皮匠怎敌诸葛亮》等,这些标题一反人们的思维定势,它能引发人们的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往事并不如烟》、《以胖为荣》以“素质教育”为话题:《真想做个后进生》、《渴望停电》练习:以“竞争”为话题,拟几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练习:给下文补充标题,并列出提纲。

生活中传递的现象很多,如传递火炬、传递快乐、传递爱心……传递的方式也多种多样,这一切都给你诸多感受和启迪。

传递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个过程。

也许你曾经是现在仍是传递的组织者,或是参与者。

请以“传递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50分)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