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考试语文卷及答案学习资料

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考试语文卷及答案学习资料

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考试语文卷及答案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考试语文卷(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炫.(xu àn )耀 蒙蔽.(b ì) 钦.(q īn )佩 B .藐.(mi ǎo )视 辜.(g ǔ)负 崇.(ch óng )高 C .垮.(ku ǎ)掉 厌倦.(ju àn ) 恪.(k è)守 D .累赘.(zhu ì) 啃噬.(sh ì) 精悍.(h 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班配 一筹莫展 扶弱济困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B .耐烦 怙恶不悛 摄手摄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根茎 挺而走险 流言蜚语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D .模特 徒有虚名 莫名其妙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 .学习上遇到问题,我们一定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求教。

B .虽然积雪还没有融尽,然而轻风已经没了冬日的凌厉,田间每个人都如沐春风,心情随之豁然开朗....。

C .近年来,中小学生受伤害的事故层出不穷....,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D .成功者不是守株待兔....的人,成功者往往是一面学习一面等适当时机的人。

4.下列句子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不过,如果不对热情的来源本身加以探究,我们怎么能认清这一切呢?(设问)B.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比喻)C.一些模样落魄的旧字画到了他的手里,一经装裱,便神气崭新。

(拟人)D.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B.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C.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行的。

D.班会上,李明建议开展读书活动,陈新建议开展影评活动,我同意他的意见。

6.下列作家、作品、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毛泽东——《沁园春·雪》——诗歌B.莫泊桑——《项链》——小说C.莫言——《卖白菜》——戏剧D.舒婷——《致橡树》——散文7.依次填入下列括号内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

我们背负着它,,,,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

A.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B.耕耘着收获着播种着C.耕耘着播种着收获着D.播种着收获着耕耘着8.依次填人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由于体质不适合我们的职业,不能持久地工作,____工作起来也很少乐趣,,为了克尽职守而牺牲自己的幸福的思想激励着我们不顾体弱去努力工作。

A.尽管但是而且 B.尽管而且但是C.但是尽管而且 D.而且尽管但是9.下面是某些学生家长给学校的请假条中的话,措辞得体的一句是( )A.因病不能参加家长会,不能作出应有的贡献,深感惭愧。

B.因病不能参加家长会,失去了一次学习机会,深感遗憾。

C.因病不能参加家长会,让学校失望,深感痛心。

D.因病不能参加家长会,失去了必要的联络,深感不幸。

10.下列句子中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学主张的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B.荀子,战国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

C.《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戍边士兵在离乡出征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D.《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纪传体散文集,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有关于道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知人者、自知者。

12.散文最主要的特点是。

13.小说三要素有、和。

14. 天行健,君子以不息。

15. 者事竟成。

16.少壮不,老大徒。

三、阅读理解(30分)(一)(15分)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7.“看”字引出的意象有、、、、、、。

(7分)18.上阕写景部分文字的中心句是( )(2分)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C.万类霜天竟自由D.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9.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夸张)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夸张)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对偶)D.粪土当年万户侯。

(比喻)20.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触景生情,见物起兴,诗人面对生机勃勃的大干世界,浮想联翩,感慨万分,发出气壮山河的一问。

B.“怅”紧承“看”而来,“问”由“怅”而发。

C.这句话主要是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人定胜天的思想。

D.“大地”和“沉浮”一语双关,它包含着自然界、民族、国家等丰富的内涵,实质上是诗人提出革命的领导权应该掌握在谁手里的问题。

21.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

B.“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

“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以是否分段来划分,词又有单调、双调、三调、四调的区别。

D.毛泽东常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

这类诗歌仍属古典诗歌。

(二)(15分)一个选择了自己所珍视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这种人单是因为他在社会上所居地位是高尚的,他也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保持高尚。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

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

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22.读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每小题2分,共4分)(1)“这两种利益”是指哪两种利益?(2)为什么不应认为它们是敌对的?23.把画线的句子变换成主语是“伟大人物”的句子。

(2分)24.从这几段文字可以看出,马克思选择职业的原则是什么?他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4分)25.在画线处填上恰当的句子,使其成为语意前后呼应、句式一致、修辞恰当的一段话。

(5分)许多象形字,如“山”“水”“木”等是从自然界的实物抽象出来加工创造的。

“山”很像连绵起伏的群峰;“水”;“木”。

它们生动地体现了汉字的自然之美。

四、作文(40分)26、请以“职高,我想对你说”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自选(除诗歌外),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答题卡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12、13、,,。

14、,15、 ,16、 , 。

三、阅读理解(30分)(一)(15分)17、、、、、、、(7分)18、()(2分) 19、()(2分)20、()(2分) 21、()(2分)(二)(15分)22、(1)(2)(4分)23、(2分)24、(4分)25、(5分)四、作文(40分)基础模块期末语文卷答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智、明。

12、形散而神不散(神聚)13、人物,情节,环境。

14、自强,15、有志 ,16、努力 , 伤悲。

三、阅读理解(30分)(一)(15分)17、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万类(7分)18、(C)(2分) 19、(B)(2分)20、( C)(2分) 21、(D)(2分)(二)(15分)22、(1)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2)因为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这是人类的天性(4分)23、伟大人物那些被历史承认的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2分)24、标准:为了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而劳动希望:成为一个为了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成为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成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任一条即给分)(4分)25、水:很像波涛汹涌的长河木:很像根深叶茂的大树(合理即给分)(5分)四、作文(40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