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1.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是指明知或者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致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行为。
3.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破坏火车、汽车、、、航空器,已经造成其倾覆、毁坏或者足以使其倾覆、毁坏的行为。
4.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5.私营企业的老板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结果的,构成。
6.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或者地实施的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
7.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是指对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
8.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是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行为。
9.危险物品肇事罪,是指违反爆炸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10.放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的放火行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方面()。
A.既有故意也有过失 B.只能是故意C.只能是直接故意 D.只能是过失2.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其他犯罪区别的关键是()。
A.犯罪主体不同 B.犯罪客观要件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 D.犯罪主观要件不同3.甲为杀乙将一定时爆炸装置放在乙驾驶的公共汽车驾驶室的座位下。
乙出车不久即发生爆炸,除乙被炸死外,车上的三位乘客也受了轻伤。
另外,车辆被严重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10余万元。
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破坏交通工具罪C.爆炸罪 D.爆炸罪和故意杀人罪的想象竞合犯4.放火罪与失火罪区别的关键是()。
A.犯罪客体不同 B.犯罪客观要件不同C.犯罪主体不同 D.犯罪主观要件不同5.甲为报复乙将汽油从门缝倒进乙位于三楼的卧室,然后用火柴点燃,好在发现及时,只造成乙轻伤和1000余元的财产损失。
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放火罪C.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D.构成故意杀人罪6.放火罪属于()。
A.行为犯 B.结果犯C.危险犯 D.举动犯7.破坏交通工具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区别的关键是()。
A.犯罪对象不同 B.犯罪客观方面不同C.犯罪主体不同 D.犯罪主观方面不同8.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交通工具。
A.准备投入使用的 B.正在使用的C.公用的 D.私用的9.甲为窃取财物将在候车室睡觉的乙的旅行包提走,打开一看却发现其中只有两支手枪,别无他物。
甲的行为()。
A.构成盗窃枪支罪 B.构成盗窃罪C.不构成犯罪 D.构成盗窃枪支罪和盗窃罪未遂10.下列不构成投毒罪的是()。
A.将毒药投入食堂大锅饭内 B.投毒致10余人中毒C.将毒药投入某人茶杯致其死亡 D.将毒药投入水井内11.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A.是一般主体 B.是特殊主体C.包括单位主体和自然人主体 D.只能是单位主体12.下列()可以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A.放火 B.决水C.私设电网 D.爆炸13.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主体是()。
A.自然人一般主体 B.自然人特殊主体C.单位一般主体 D.单位特殊主体14.交通肇事致人重伤而逃逸,致使被害人因未得到及时抢救而死亡的构成()。
A.交通肇事罪 B.故意杀人罪C.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 D.故意伤害罪15.甲骑自行车严重违章,致乙驾驶的卡车因避让而撞死两个行人。
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构成交通肇事罪 D.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16.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体是()。
A.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 B.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C.非法持有枪支的人员 D.依法配置枪支或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17.下列()应适用普遍管辖原则。
A.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 B.劫持汽车、船只罪C.投毒罪 D.劫持航空器罪18.旅客列车司机甲超速行车致列车脱轨,造成多人死伤和巨额财产损失。
其行为构成()。
A.交通肇事罪 B.重大责任事故罪C.铁路营运安全事故罪 D.重大飞行事故罪19.甲在公路上正常行车时突然打了个喷嚏,致方向盘失去控制,结果车辆冲向路边,撞死两个行人,车辆也严重毁坏。
甲的行为()。
A.构成交通肇事罪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构成过失破坏交通工具罪 D.不构成犯罪20.恐怖组织头目甲指挥其手下在某广场制造了一特大爆炸案。
甲及其手下构成()。
A.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 B.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和爆炸罪C.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D.爆炸罪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劫持航空器罪与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主要区别有()。
A.犯罪主体不同 B.客观行为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 D.构成犯罪的要求不同2.下列()行为人年满14周岁即可构成。
A.放火罪 B.爆炸罪C.劫持航空器罪 D.投毒罪3.下列()可以由单位构成。
A.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 B.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C.非法买卖、运输核材料罪 D.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4.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与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主要区别包括()。
A.犯罪主体不同 B.犯罪主观方面不同C.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D.犯罪客体不同5.下列属于破坏交通设施罪对象的是()。
A.公路 B.机场C.桥梁 D.隧道6.下列()属于公共安全。
A.不特定多人的健康安全 B.重大公共财产的安全C.重大私有财产的安全 D.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安全7.下列属于破坏交通工具罪对象的是()。
A.电车、火车 B.汽车、船只C.摩托车、自行车 D.航空器8.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主体包括()。
A.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 B.合法持有猎枪的猎人C.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单位 D.依法配置枪支的单位9.下列哪些情形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A.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B.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矿井下的通风设备的C.违法国家规定,向土地大量排放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多人死亡的D.故意传播突发性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10.重大责任事故罪与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主要区别有()。
A.犯罪主体不同 B.犯罪客体不同C.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D.犯罪主观方面不同11.投放危险物质罪与危险物品肇事罪的主要区别有()。
A.犯罪主体不同 B.犯罪主观方面不同C.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D.犯罪客体不同12.下列()属于过失犯罪。
A.交通肇事罪 B.丢失枪支不报罪C.重大责任事故罪 D.失火罪13.下列()属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危险方法。
A.驾车向人群冲撞 B.向人群开枪扫射C.向公众销售甲醇兑制的白酒 D.私设电网14.放火罪与失火罪的主要区别有()。
A.犯罪主体不同 B.犯罪客观方面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 D.犯罪主观方面不同15.下列()属于危险犯。
A.危险物品肇事罪 B.破坏交通工具罪C.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劫持航空器罪四、判断正误题(每小题2分)1、燃烧他人财物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只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燃烧自己财务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不构成犯罪。
2、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或者过失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行为。
3、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构成以行为人违反规章制度为前提条件,必须是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实施了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
4、资助恐怖活动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5、在偷开机动车辆过程中因过失撞死、撞伤他人或者撞坏车辆的,成立交通肇事罪。
五、案例分析(每小题10分)1、被告甲(18岁)和乙(17岁)于某日路过某铁路段时,甲提出:“往铁轨上摆石块,看火车能不能压碎。
”乙应允。
二人遂在两股铁轨面上摆放路基石29块。
一会,一列货车驶过时压在甲、乙摆放的路基石上,致使机车脱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余万元。
问:甲、乙的行为该如何定罪处罚?为什么?2、甲(男,35岁)系瓜农。
甲因其所种西瓜被盗严重,遂在瓜地周围拉上铜丝,并接通电源。
其妻阻止道:“会电死人的,去取掉。
”甲说:“我又不是要电死好人,是防盗,偷西瓜的人死了活该。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三个小学生放学后追逐蝴蝶进入西瓜地,触电后均抢救无效死亡。
甲发现后即到派出所投案自首。
问:甲的行为该如何处理?为什么?3、甲有三间砖木结构的房屋,其房屋东西两侧有十户人家相同结构的房屋。
一日甲因生活琐事与一邻居发生纠纷。
纠纷中甲受到屈辱,觉得无法在当地继续居住,遂下决心烧毁自己的房屋后远走他乡。
当天夜里,甲将屋内的家具点燃后,全家人出走。
不一会,其三间房屋均着火,且火势很大。
邻居发现后一方面尽力灭火,同时把家里的财物往外搬。
由于灭火措施得当,终未殃及邻居房屋及其他财物。
但甲的房屋被烧毁。
问:甲的行为该如何定性?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