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公司人力资源优化整合实施方案文件1.doc

某公司人力资源优化整合实施方案文件1.doc

某公司人力资源优化整合实施方案文件1 长钢人力资源优化整合实施方案2004-4-30为建设一支适应长钢集团发展壮大和市场竞争的高素质职工队伍,进一步挖掘、盘活和用好现有的人力资源,解决长钢集团长远发展的大问题,根据集团公司十六届一次职代会建立现代化企业和现代化企业集团战略目标总体要求,为全面增强集团公司的竞争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人力资源优化整合的必要性集团公司实施业务流程再造、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和“333”末位淘汰制度以来,广大干部职工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初见端倪,但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企业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人才短缺与人员富余并存、结构性矛盾突出;人工成本不堪重负,远高于国内同类企业上游水平的50%左右;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仍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因此,实施人力资源优化整合势在必行。

二、人力资源优化整合的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思想理念:坚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促进各类人员在改革中发展、在竞争中提高、在实践中充实。

——遵循人力资源开发规律:坚持以市场配置人才为取向,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促进人力资源合理分布,发挥整体功能。

——培养造就一支高层次人才队伍:坚持科学的人才发展观,带动公司整个人力资源队伍建设,促进集团公司各类人才协调发展。

——紧密配合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坚持促进发展作为人力资源的根本出发点,大力实施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快速发展相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人力资源优化整合的基本原则1、坚持人力资源优化整合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2、坚持多层面、多渠道选拔、配置高素质人才的原则;3、坚持精干高效、科学设置编制的原则;4、坚持因事择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5、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四、人力资源优化整合的主要目标根据集团公司建立现代化企业和现代化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构想,人力资源开发必须把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适应混合型经济结构制作为优化整合的根本出发点,紧紧围绕“精干第一条主线人员、优化第二条主线人员、整合第三条主线人员、发展第四条主线人员、放开辅助服务单位人员”的目标,大力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现人力资源资本价值最大化。

具体目标是:精干第一条主线人员:根据第一条主线充分挖掘现有管理、技术、设备潜能,继续增产增效,实现利润最大化,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的要求,人员控制在7000人以内,人工成本占销售收入比例控制在5%左右。

优化第二条主线人员:按照第二条主线(瑞宝工业园)以H型钢为主导产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装备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实际,人员控制在3000人以内,人事费用率控制在3%以内,实物劳动生产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整合第三条主线人员:按照第三条主线以修路建桥建房、房地产开发为主导产业,以新型住宅设计研究院为核心单位,整合壮大路桥公司(将四建公司更名为路桥公司),力争在3年内打造“长钢建筑”品牌的要求,人员控制在1000人以内,人事费用率控制在5%左右,实物劳动生产率达到全国同行业中上游水平。

发展第四条主线人员:按照第四条主线以长钢锻压机械制造公司为龙头,突出“机械制造”主业,生产制造高附加值成套机械设备和销售收入三年达到5亿、五年达到10亿的目标要求,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机械制造人才和高技能操作人员,人员控制在3000人以内,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要达到85%以上,人事费用率控制在10%以内,实物劳动生产率达到全国同行业中上游水平。

放开辅助(服务)单位人员:根据辅助(服务)单位改制分流,立足于长钢内部市场,充分发挥专业化集中优势,在保证集团公司四条主线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开辟外部市场,增加非钢收入,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要求,对中学、小学、幼儿园、物业公司、餐饮公司等单位实行定量费用补贴,补贴标准由经管中心、财务公司每年核定一次,列入经济责任制考核;到2006年公司将全部取消费用补贴。

五、部分业务流程及人力资源优化整合的内容1、瑞宝工业园钢铁生产主线单位实行对口管理。

200m2烧结机由烧结厂负责管理;1080m3高炉由炼铁厂负责管理;65吨转炉由炼钢厂负责管理;原料储备由仓储公司负责管理;第三变电站由动力厂负责管理。

2、为发挥供应集中管理的优势,向现代化采供集团靠近,集团公司大宗原燃(材)料(含焦化厂用煤)采供均由供应公司负责。

3、为有利于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将物业公司的供暖锅炉业务及人员整体划归动力厂;物业公司要代表用户与动力厂建成市场供需关系。

厂外单位的供暖锅炉业务由厂外单位自行管理(将物业公司管理的长锻供暖锅炉业务及人员划归锻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4、按照下道工序检验上道工序的要求,集团公司内部可试行供货合同制度。

如:精矿粉检化验业务划归烧结厂管理;烧结矿、球团矿、块矿及焦炭检化验业务划归炼铁厂管理;焦煤检化验业务划归焦化厂管理;铁水检化验业务及钢坯化验业务划归炼钢厂管理;钢坯检验业务划归轧钢厂管理人员划归对口单位,一般可由双方技术生产部门人员合同谈判,厂长签字后生效。

若发生质量、重量等异议,首先由两单位主管人员或厂长协调解决,必要时由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安全生产部裁决。

检化验业务划归下道工序管理后,由技术发展研究中心负责检化验业务的指导和设备、器材管理。

5、厂区内各生产单位的后勤服务岗位业务如:厂区绿化、卫生清洁、茶炉、澡塘、看管车棚、洗衣房等公用事务的业务及人员,统一划归物业管理公司进行集中管理,由物业管理公司为生产单位提供服务,费用由相关单位承担;劳务费标准可参考人力资源部按市场价核定的指导价,由双方协定。

6、中日友好农场饮料生产、种植、养植等业务及人员整体划归餐饮公司。

别墅区暂由集团公司办公室代为管理。

7、随着餐饮公司快餐生产线的投产,现主厂区内各二级单位(不含学校、幼儿园、医院)自设食堂全部撤销,人员介绍到人才交流中心。

8、撤销仓储公司劳务车间,人员介绍到人才交流中心。

组建待岗职工劳务队,挂靠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由待岗职工劳务队提供劳务,实行费用转移,增加待岗职工收入。

六、人力资源优化整合办法(一)核定编制定员编制定员是为保证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按照一定素质要求,对配备各类岗位所预先规定的限额。

1、成立核定编制定员领导组:组长:党歌副组长:王创全张刚成员:李虎山李裕庆李怀林崔亮明宋当替梁荣生领导组办公室主任:梁荣生(兼),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部。

主要职责:负责各单位编制定员的核定,简化业务流程,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完成人力资源优化整合任务。

2、编制定员核定的主要方法及步骤:(1)由各单位根据本单位生产装备水平、自动化程度、主要业务流程和现有人员的松紧,比照同行业中上游企业先进水平,提出本单位《简化业务流程、科学定编定岗报告》于职代会通过该方案后的两周内将报告报人力资源部。

报告内容包括:如何简化业务流程、编制定员的核定依据、核减编制的办法、核减比例、实际核减人数、完成时间等。

(2)各单位按照先进合理、从紧择优的原则科学设置编制定员,要千方百计简化和改革不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组织体系和业务(管理)流程,科学设置工作岗位,测定岗位工作量,合理确定本单位编制定员,节约使用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3)领导组及办公室根据各单位上报的《简化业务流程、科学定编定岗报告》,抽调专业骨干,分组深入各单位现场,通过工作调查、岗位分析、综合评价、科学测算、与单位主要领导谈话等方法,确定各单位编制定员基数。

(4)各单位编制定员的核定不搞一刀切,但要根据各单位实际切一刀。

人员挖潜人数必保1735人,争取2000人,到年底力争完成挖潜人数3000人的目标。

3、时间安排:本次编制定员的核定从5月上旬开始到10月份基本结束,时间6个月,按照先减编后整合,先由人员潜力大的单位开始核减编制定员,分期分批逐个单位进行编制定员的核定,成熟一家核定一家,核定一家整合一家。

4、各单位编制定员核定后,由集团公司党政联席会(领导组)确认。

现有人员多于编制定员的单位,按编制定员核减岗位富余人员,被核减人员可选配到新线或介绍人才交流中心待岗。

(二)挖掘人力资源潜力,精简岗位富余人员1、随着瑞宝工业园区技改项目的陆续投产,新增就业岗位2500余个,为了解决旧区人员多、新区(瑞宝工业园)人员严重不足的矛盾,公司将通过人力资源优化整合,调整新旧二区人员供需平衡。

各单位要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通过优化岗位结构,理顺业务流程,节约使用劳动力,提高工时利用率;通过有效的绩效考核、末位淘汰制度,提高工作效率,达到减人的目的。

其主要方法:A、从思想上挖潜。

各单位一把手要转变人多好办事的思想观念,积极主动探索各种减员增效的新途径、新办法,把过去多投入的人员从岗位上减出来,为瑞宝工业园选送优秀人才。

B、从标准化作业上挖潜。

各单位要通过“严、细、实”的管理,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觉悟,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推行标准化作业(管理方法标准化、工作程序标准化、时间系列标准化、行为规范标准化)等,对工作任务不满负荷又不可缺少的岗位,实行兼岗并岗和岗位巡检制,如:主要生产岗位的辅助人员,水泵房、变配电室、风机房等看管岗位,以及其它辅助、服务岗位,如:档案管理员、材料管理、施工管理、生产统计、跑料工、现场管理、党群干事、计算机操作工、勤杂工、资料描图工、统计员、治安保卫、浴池、洗衣工等等。

C、从管理制度上挖潜。

各单位要充分发挥专业化集中管理的优势,培养一批一专多能、操检合一的复合型员工队伍。

生产操作人员要通过正确操作和使用设备及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和检查等日常预防措施,保持设备良好运行。

专职设备点检和维修人员要通过到现场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了解和定期点检、维修等,提高设备的有效运转率。

D、从技术进步上挖潜。

各单位要积极使用新工艺、新技术,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投入少量资金,实现工艺操作系统的自动化,减少岗位用人,提高工作效率。

E、从激励机制上挖潜。

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薪酬激励机制,调整工资分配结构,提高在岗人员工资收入,拉大工资收入差距,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分配激励挖潜人力资源。

2、人力资源优化整合后,各单位不得再有闲置人员;凡有效工作时间不足6小时的岗位,仍有在工作时间内干非本职工作事宜的,包括有时间去处理个人事务,有时间上网聊天、打扑克、下棋等违反劳动纪律的人和事,该合并的合并,该撤销的撤销,并对单位领导班子予以处理。

(三)人力资源优化配置1、根据人力资源优化整合后设置的各单位编制定员和第二条钢铁生某公司人力资源优化整合实施具体方案1 2004-4-30为建设一支适应长钢集团发展壮大和市场竞争地高素质职工队伍,进一步挖掘、盘活和用好现有地人力资源,解决长钢集团长远发展地大问题,根据集团公司十六届一次职代会建立现代化企业和现代化企业集团战略目标总体要求,为全面增强集团公司地竞争能力,特制定本方案.一、人力资源优化整合地必要性集团公司实施业务流程再造、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和“333”末位淘汰制度以来,广大干部职工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初见端倪,但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地差距.人才短缺与人员富余并存、结构性矛盾突出;人工成本不堪重负,远高于国内同类企业上游水平地50%左右;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仍然是制约企业发展地“瓶颈”.因此,实施人力资源优化整合势在必行.二、人力资源优化整合地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思想理念:坚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地活力竞相迸发,促进各类人员在改革中发展、在竞争中提高、在实践中充实.——遵循人力资源开发规律:坚持以市场配置人才为取向,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地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促进人力资源合理分布,发挥整体功能.——培养造就一支高层次人才队伍:坚持科学地人才发展观,带动公司整个人力资源队伍建设,促进集团公司各类人才协调发展.——紧密配合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坚持促进发展作为人力资源地根本出发点,大力实施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快速发展相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和人地全面发展.三、人力资源优化整合地基本原则1、坚持人力资源优化整合与企业发展相适应地原则;2、坚持多层面、多渠道选拔、配置高素质人才地原则;3、坚持精干高效、科学设置编制地原则;4、坚持因事择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地原则;5、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地原则.四、人力资源优化整合地主要目标根据集团公司建立现代化企业和现代化企业集团地战略目标构想,人力资源开发必须把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适应混合型经济结构制作为优化整合地根本出发点,紧紧围绕“精干第一条主线人员、优化第二条主线人员、整合第三条主线人员、发展第四条主线人员、放开辅助服务单位人员”地目标,大力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现人力资源资本价值最大化.具体目标是:精干第一条主线人员:根据第一条主线充分挖掘现有管理、技术、设备潜能,继续增产增效,实现利润最大化,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地要求,人员控制在7000人以内,人工成本占销售收入比例控制在5%左右.优化第二条主线人员:按照第二条主线(瑞宝工业园)以H型钢为主导产品,利用现代化地技术装备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地实际,人员控制在3000人以内,人事费用率控制在3%以内,实物劳动生产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整合第三条主线人员:按照第三条主线以修路建桥建房、房地产开发为主导产业,以新型住宅设计研究院为核心单位,整合壮大路桥公司(将四建公司更名为路桥公司),力争在3年内打造“长钢建筑”品牌地要求,人员控制在1000人以内,人事费用率控制在5%左右,实物劳动生产率达到全国同行业中上游水平.发展第四条主线人员:按照第四条主线以长钢锻压机械制造公司为龙头,突出“机械制造”主业,生产制造高附加值成套机械设备和销售收入三年达到5亿、五年达到10亿地目标要求,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机械制造人才和高技能操作人员,人员控制在3000人以内,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要达到85%以上,人事费用率控制在10%以内,实物劳动生产率达到全国同行业中上游水平.放开辅助(服务)单位人员:根据辅助(服务)单位改制分流,立足于长钢内部市场,充分发挥专业化集中优势,在保证集团公司四条主线正常运行地前提下,开辟外部市场,增加非钢收入,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地要求,对中学、小学、幼儿园、物业公司、餐饮公司等单位实行定量费用补贴,补贴标准由经管中心、财务公司每年核定一次,列入经济责任制考核;到2006年公司将全部取消费用补贴.五、部分业务流程及人力资源优化整合地内容1、瑞宝工业园钢铁生产主线单位实行对口管理.200m2烧结机由烧结厂负责管理;1080m3高炉由炼铁厂负责管理;65吨转炉由炼钢厂负责管理;原料储备由仓储公司负责管理;第三变电站由动力厂负责管理.2、为发挥供应集中管理地优势,向现代化采供集团靠近,集团公司大宗原燃(材)料(含焦化厂用煤)采供均由供应公司负责.3、为有利于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将物业公司地供暖锅炉业务及人员整体划归动力厂;物业公司要代表用户与动力厂建成市场供需关系.厂外单位地供暖锅炉业务由厂外单位自行管理(将物业公司管理地长锻供暖锅炉业务及人员划归锻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4、按照下道工序检验上道工序地要求,集团公司内部可试行供货合同制度.如:精矿粉检化验业务划归烧结厂管理;烧结矿、球团矿、块矿及焦炭检化验业务划归炼铁厂管理;焦煤检化验业务划归焦化厂管理;铁水检化验业务及钢坯化验业务划归炼钢厂管理;钢坯检验业务划归轧钢厂管理人员划归对口单位,一般可由双方技术生产部门人员合同谈判,厂长签字后生效.若发生质量、重量等异议,首先由两单位主管人员或厂长协调解决,必要时由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安全生产部裁决.检化验业务划归下道工序管理后,由技术发展研究中心负责检化验业务地指导和设备、器材管理.5、厂区内各生产单位地后勤服务岗位业务如:厂区绿化、卫生清洁、茶炉、澡塘、看管车棚、洗衣房等公用事务地业务及人员,统一划归物业管理公司进行集中管理,由物业管理公司为生产单位提供服务,费用由相关单位承担;劳务费标准可参考人力资源部按市场价核定地指导价,由双方协定.6、中日友好农场饮料生产、种植、养植等业务及人员整体划归餐饮公司.别墅区暂由集团公司办公室代为管理.7、随着餐饮公司快餐生产线地投产,现主厂区内各二级单位(不含学校、幼儿园、医院)自设食堂全部撤销,人员介绍到人才交流中心.8、撤销仓储公司劳务车间,人员介绍到人才交流中心.组建待岗职工劳务队,挂靠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由待岗职工劳务队提供劳务,实行费用转移,增加待岗职工收入.六、人力资源优化整合办法(一)核定编制定员编制定员是为保证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地正常进行,按照一定素质要求,对配备各类岗位所预先规定地限额.1、成立核定编制定员领导组:组长:党歌副组长:王创全张刚成员:李虎山李裕庆李怀林崔亮明宋当替梁荣生领导组办公室主任:梁荣生(兼),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部.主要职责:负责各单位编制定员地核定,简化业务流程,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完成人力资源优化整合任务.2、编制定员核定地主要方法及步骤:(1)由各单位根据本单位生产装备水平、自动化程度、主要业务流程和现有人员地松紧,比照同行业中上游企业先进水平,提出本单位《简化业务流程、科学定编定岗报告》于职代会通过该方案后地两周内将报告报人力资源部.报告内容包括:如何简化业务流程、编制定员地核定依据、核减编制地办法、核减比例、实际核减人数、完成时间等.(2)各单位按照先进合理、从紧择优地原则科学设置编制定员,要千方百计简化和改革不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地组织体系和业务(管理)流程,科学设置工作岗位,测定岗位工作量,合理确定本单位编制定员,节约使用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3)领导组及办公室根据各单位上报地《简化业务流程、科学定编定岗报告》,抽调专业骨干,分组深入各单位现场,通过工作调查、岗位分析、综合评价、科学测算、与单位主要领导谈话等方法,确定各单位编制定员基数.(4)各单位编制定员地核定不搞一刀切,但要根据各单位实际切一刀.人员挖潜人数必保1735人,争取2000人,到年底力争完成挖潜人数3000人地目标.3、时间安排:本次编制定员地核定从5月上旬开始到10月份基本结束,时间6个月,按照先减编后整合,先由人员潜力大地单位开始核减编制定员,分期分批逐个单位进行编制定员地核定,成熟一家核定一家,核定一家整合一家.4、各单位编制定员核定后,由集团公司党政联席会(领导组)确认.现有人员多于编制定员地单位,按编制定员核减岗位富余人员,被核减人员可选配到新线或介绍人才交流中心待岗.(二)挖掘人力资源潜力,精简岗位富余人员1、随着瑞宝工业园区技改项目地陆续投产,新增就业岗位2500余个,为了解决旧区人员多、新区(瑞宝工业园)人员严重不足地矛盾,公司将通过人力资源优化整合,调整新旧二区人员供需平衡.各单位要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通过优化岗位结构,理顺业务流程,节约使用劳动力,提高工时利用率;通过有效地绩效考核、末位淘汰制度,提高工作效率,达到减人地目地.其主要方法:A、从思想上挖潜.各单位一把手要转变人多好办事地思想观念,积极主动探索各种减员增效地新途径、新办法,把过去多投入地人员从岗位上减出来,为瑞宝工业园选送优秀人才.B、从标准化作业上挖潜.各单位要通过“严、细、实”地管理,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觉悟,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推行标准化作业(管理方法标准化、工作程序标准化、时间系列标准化、行为规范标准化)等,对工作任务不满负荷又不可缺少地岗位,实行兼岗并岗和岗位巡检制,如:主要生产岗位地辅助人员,水泵房、变配电室、风机房等看管岗位,以及其它辅助、服务岗位,如:档案管理员、材料管理、施工管理、生产统计、跑料工、现场管理、党群干事、计算机操作工、勤杂工、资料描图工、统计员、治安保卫、浴池、洗衣工等等.C、从管理制度上挖潜.各单位要充分发挥专业化集中管理地优势,培养一批一专多能、操检合一地复合型员工队伍.生产操作人员要通过正确操作和使用设备及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和检查等日常预防措施,保持设备良好运行.专职设备点检和维修人员要通过到现场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了解和定期点检、维修等,提高设备地有效运转率.D、从技术进步上挖潜.各单位要积极使用新工艺、新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