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春教学设计教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课题:《春》王文双
联系电话:
学习目标:1、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
2、赏析春景图
3.体会文章的情感美、语言美。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体会作者的语言美。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引用古诗名句展现春的意境,激发学生兴趣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诗向我们描绘了千姿百态的春天,来歌颂春天。
同学们想一想,你知道哪些诗句是描写春天景象的呢
(学生回忆作答并说出诗句中天的那些景物或景象。
)
同学们背诵的都是关于春天的诗,诗中描绘的景物有限,是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春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散文《春》,本文写的景物可就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人等。
这么多景物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
二、简介朱自清(看课件)
三、学生朗读课文:1.标注出生字词。
2、标注出自然段 3.集体订正字词
四、听范读录音:1.体会本文作者表达的感情2.看看文章分别描绘了那些景物
(让学生说说读课文的以上收获)
五、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六、理清文章思路:1.看图感受春的气息(课件展示春景图)
2.再读课文,总结一下作者描绘了春天哪些景象(结合2、3、4、5自然段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分析第一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
4.齐读最后三段,感受一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再结合课件显现出本文的结构来就顺理成章了。
学生的概括的答案不唯一,要积极肯定学生概括的能力。
课件中显示的概括词语只是参考最好放在最后整体理顺思路时展现。
)
七、齐读课文
八、课堂小结
九、布置作业:A.熟读课文,有能力同学背诵课文
B.你喜欢哪几幅图,并能说出喜欢的理由。
板书设计:
一、盼春总领全篇,开启下文
二、绘春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三、赞春娃娃——新
小姑娘——美
青年——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检查背诵
(背过多少同学们自己站起来背多少,哪怕只背过了一段也要鼓励,初一学生好表现自己有好胜心,相信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有内驱力。
)
二、引导学生赏析语段
1. 共同赏析春草图
齐读第三自然段,然后回答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草的
(先听听学生回答的情况,注意适当的引导学生把握赏析的角度,如正侧面描写,注意抓住关键词如“钻”“偷偷的”“嫩嫩的”等理解这些词写出了春草的什么。
)
2.根据自己喜好自由赏析
(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可以用“我喜欢xx图,因为……”的句式作简要赏析,也可以通过分析段落中的关键词、句来赏析)
3.小组交流自己赏析的段落。
(小组内每一个同学都要将自己的赏析成果讲给同组同学听,这样一是锻炼每一个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扩大学生的参与度,二是同学们通过交流可以了解自己没有选择赏析的段落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
)
4.全班共同交流
请那些赏析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的同学分别说出自己赏析的内容。
(这一环节免得学生以偏概全,扩充知识容量)
三、赏析文章语言
本文的语言朴实清新,写的井井有条尤其是语言生动而有活力,你能从文中找出语言生动的句子吗说说为什么生动呢
(那些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还有那些描写景物的形态,颜色,声音,味道,性质等语句,还有调动了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发现春天美的句子都可以是学生赏析的点。
)
四、能力提升,拓展升华
请同学们用本文所用的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说一句话或一段话。
如以“春天像……,像……,像……”或“……像……”等句式。
不用这些句式,只要能用上相应的修辞手法也行。
五、齐读课文话收获
1.齐读课文,结合课文来说这课你学到些什么
2. 学生小结,老师补充。
明确:本文作者通过对春的描绘,使我们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我们更加热爱大自然的绚丽风光。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到优美的语言。
(学生从文章内容、艺术特点、修辞手法等各方面归纳小结,教师整合、补充,教给学生归纳的方法。
)
3.学习本文写作手法:我们如何准确形象描绘景物呢
(1.认真观察,力求细致。
2.可以从景物的形态,颜色,声音,味道,性质等着笔,调动人的视觉,听
觉,嗅觉,味觉,触觉来发现美。
3.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比如通过联想,想象写景)。
4.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安排景物。
5.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增加文章的文采。
)
六、布置作业:
A. 摘抄好词好句。
搜集有关朱自清的名篇及描绘春的诗文,抄在读书笔记上
B. 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C.模仿春景图的写法,写一幅春水图或春山图或春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