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1课数据计算教材分析内容和地位:1、本节课内容是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单元数据处理中的第1课。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2000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熟练应用,在此基础上,教材又选择了数据处理,让学生继续认识和学习使用电子表应用软件,Microsoftt Excel2000,而数据计算又是数据处理的最基本的应用。

2、由“一张学生成绩表求总分”切入,引导学生进入电子表格中常用函数应用的学习,让生去感受函数进行数据计算的便利,提高他们通过计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美德。

背景材料1、七年级二班班主任交给班长一个任务,要他统计一下这次年终学生的考试成绩,要求统计的很多,有每个同学的总分,有每个学科的总分及平均分,还要算什么优秀率、及格率什么的,咱们看怎么帮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呢?2、小华今年春节收到压岁钱300元,买了自己喜欢的书和磁带等,只花了88元,剩下的钱让妈妈给存了起来。

而同班的小强收到500元压岁钱,到开学时已经花的精光,却不知自己都花到哪里去了,咱们看能不能帮他分析一下原因?小测验AVERAGE()表示函数。

1、IF()表示函数。

2、MAX()表示函数。

3、MIN()表示函数。

4、SUM()表示函数。

条件函数的功能是:。

小测验答案求平均值1.条件2. 求最大值3. 求最小值4. 求和判断是否满足条件,并输出相应的结果教学简案第1课数据计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函数的格式和种类。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函数的作用。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函数的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1、让学生学会使用SUM、AVERAGE、MAX、MIN、IF、COUNTIF六个常用函数。

2、使学生提高通过计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函数进行数据计算的便利。

2、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

【教材分析】内容和地位:1、本节课内容是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单元数据处理中的第1课。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2000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熟练应用,在此基础上,教材又选择了数据处理,让学生继续认识和学习使用电子表应用软件,Microsoftt Excel2000,而数据计算又是数据处理的最基本的应用。

2、由“一张学生成绩表求总分”切入,引导学生进入电子表格中常用函数应用的学习,让生去感受函数进行数据计算的便利,提高他们通过计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美德。

教学重点:函数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函数的使用方法【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境】微机教室【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明确学习目标二、新课教学1、使用求和函数SUM()求和把“压岁钱花费统计表”分发给每个学生,给出他们任务,让他们根据书中的步骤算出总数,师演示后巡视指导,简单讲评,让学生从中悟出道理,激发兴趣。

注:AVERAGE( )、MAX( )、MIN( )分别是求平均值函数、最大值函数和最小值函数的。

练一练:同学们也可以用这些函数,仿上面的步骤来求一下每类花费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

2、使用条件函数IF()进行判断将“压岁钱花费统计表”中的“总计”改为“饮食习惯”,用IF()函数根据“食品饮料”类的花费额判断每个同学是否喜欢吃零食,进而对其饮食习惯做出“好”或“不好”的结论。

D3>40师演示后让生根据书上步骤完成任务,师巡视指导后,评价讲解。

三、练一练:同学们可以根据“学习用品”、“娱乐消费”的花费额,在“压岁钱花费统计表”中判断出每位同学的“学习习惯”、“娱乐消费习惯”。

四、课堂小结最后让学生自己再操作练习,且布置实践与创新中的任务,让生在兴致头上完成任务,师巡视指导。

五、小测验:5、AVERAGE()表示求平均值函数。

6、IF()表示条件函数。

7、MAX()表示求最大值函数。

8、MIN()表示求最小值函数。

9、SUM()表示求和函数。

条件函数的功能是:判断是否满足条件,并输出相应的结果。

【教学反思】:在新课导入过程中,大部分同学都是用自己的方法去计算:或是纸笔,或是口算,或是计算器,只有少数同学思考有没有其他好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基本上掌握了操作方法和流程,会对结果进行分析,只有几个别的同学还在机械地填空,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同学们的实际操作时间有限,不经常练习往往会手生,我会尽最大能力来给学生创造条件。

第2课数据分析教材分析《数据分析》是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具有Ecexl数据计算的操作技能,是在掌握函数的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设计的学习任务,为以后进一步学习Excel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做为整个单元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既要培养学生对现实中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数据分析》是关于Excel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内容,在课的设计上要很好的利用教材中的内容,但并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延伸和拓展,尤其注意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生活实际。

要把重点放在了对学生信息素养、思维和学习能力、动手与实践能力,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培养。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数据分析》是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具有Ecexl数据计算的操作技能,是在掌握函数的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设计的学习任务,为以后进一步学习Excel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做为整个单元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既要培养学生对现实中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数据分析》是关于Excel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内容,在课的设计上要很好的利用教材中的内容,但并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延伸和拓展,尤其注意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生活实际。

要把重点放在了对学生信息素养、思维和学习能力、动手与实践能力,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培养。

二、教学设计三、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提出让学生感兴趣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在完成各个任务的同时获得真知。

把貌似枯燥无味的东西变得生动起来,学生感兴趣了,学习起来就有了动力。

通过为贫困地区儿童捐献书籍,奉献爱心激发了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和为帮助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度过难关的决心。

课堂教学以任务为主线,通过开展活动与游戏,充分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乐于进取,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

操作与评价第3课数据的图表化教材分析内容和地位:1、本节课内容是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1单元数据处理中的第3课。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具有了Ecexl数据计算的操作技能,掌握了函数的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教材又选择了数据的图表化,让学生去理解图表的构成和作用,掌握数据的图表化的表示方法。

2、由“体重警示图”切入,引导学生进入图表的制作,让生去感受图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验信息的多样化表示,培养他们的合作理念和探索精神。

背景材料:1、寒假过后小强的体重增加了3.5kg,超过标准体重13.5kg,小强下定决心要控制体重。

他找到小华等几个好朋友成立了“健康同盟”,订立了“相互监督,加强锻炼,强健体魄,共享健康”的盟约。

小强的爸爸知道后,给每位盟员做了一张体重警示图,大家看了都很高兴。

体重警示图2、体检单刚刚发下来,有的同学身体偏瘦,营养不良;有的同学身体肥胖的厉害,没有达到健康的标准,初一年级组组长给五班的班长布置了任务,让他成立一个体育锻炼小组,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够达到健康的标准。

本课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图表的构成和作用:2、了解图表的不同类型和几种常见类型的适用范围。

技能目标:1、掌握数据的图表化表示方法;2、学会对图表进行编辑和格式化;3、学会用图表处理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图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体验信息的多样化表示,弘扬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3、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合作理念和探索精神。

教材分析内容和地位:3、本节课内容是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1单元数据处理中的第3课。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具有了Ecexl数据计算的操作技能,掌握了函数的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教材又选择了数据的图表化,让学生去理解图表的构成和作用,掌握数据的图表化的表示方法。

4、由“体重警示图”切入,引导学生进入图表的制作,让生去感受图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验信息的多样化表示,培养他们的合作理念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对图表进行编辑和格式化教学难点:用图表处理信息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教学环境:微机室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二、新课导入同学们都已经看到小强的爸爸给“健康联盟”的盟员做的体重警示图,那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成立这样的联盟,为自己做这样的图表呢?那我们今天就再到Excke里面去转转!三、新课教学1、图表的制作首先,教师做适当演示后,把“同学春节前后体重对照表”发给每位同学,然后让他们根据书上的5个步骤进行图表的制造,师巡视指导。

后简单讲评,重点强调。

出现的问题:大部分同学没有选中“对照表”的数据清单,就单击“插入”菜单中的“图表”命令,所以虽然按照书上的步骤做了,但没有得到相应的效果,教师加以指导并强调指出。

一定要先选中“对照表”的数据清单哦!嵌入式图表图表图表工作表最后一步选择“作为其中的对象插入”2、图表的编辑由于里面的文字录入出现了错误,并且图表的类型也不是让人很满意,就要对图表进行编辑,应该怎么做呢?下面同学再根据书上的步骤去完成,只要你觉得满意,那你就成功了。

出现的问题:有个别同学不知道从何如手,师对个别同学的图表加以操作后,同学就一目了然,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值得表扬哦!3、图表的格式化因为我们以前学过文档的格式化,只要找到选中之后就能够进行格式化。

任务:让学生使用前面用过的“图表”菜单和右键快捷菜单,根据书中的步骤对图表进行格式化。

强调重点:一定要找到“图表选项”对话框。

单击“图表”菜单中的“图表选项”命令,弹出“图表选项”对话框,然后分别对几个选项卡进行设置就OK了!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图表的制作,以及怎样对图表进行编辑和格式化,我想同学们也都有了一定的掌握,那就趁热打铁再继续完成下面的操作吧。

四、练一练1、用“同学春节前后体重对照表”中的数据清单生成一个嵌入式簇状柱形图表。

2、用“同学春节前后体重对照表”中的数据清单生成一个独立式三维簇状柱形图表。

3、对自己前面制作的嵌入式图表进行编辑,改变图表的大小和位置至合适,更改其类型为圆柱图;修改张小强的“节后体重”数据为“80”,观察图表的变化;删除“标准体重”数据系列,再通过“添加数据”命令,添加上该数据系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