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审题训练方法
小学数学审题训练法,具体的训练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圈读审题法
所谓“圈读审题法”就是审题时边读边圈点,利用各种符号,把重要的,已知的未知的,易混的地方划出来。
多数学生在解题时,看看题目中几个数字就忙于下手。
为此平时就应对学生进行读题训练,无论是填空、选择、判断、计算,还是列式计算和应用题,都要求学生在读题时做到“三不一清”。
即不掉一个字,不添一个字,不破句,弄清题意。
以读代审,边读边画,圈出题目中重点字句,为正确解题走出坚实的一步。
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经过启发训练,要求学生用“~~~”画也含有的关键句子;正确判断出“1”的量,用“=”画出;谁和“1”的量相比较的部分量用“······”表示。
这样学生在圈读中给题目中不同数量作明显标记,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以达到审题的目的。
二、列表审题法
一些条件复杂、纷乱的题目,平时就要训练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来审题。
用表格的方式,将所给条件和所求问题摘录出来,题目也就审清了。
三、画图审题法
对于一些列表也不太好列的题目,可以训练学生使用画图审题法。
即通过画线段图,来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这也是一种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方法。
四、操作审题法
即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达到对题意理解的目的。
不同的题目要用不同的操作方法,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就学会用各种操作方法来审题。
五、对比审题法
训练学生学会找出与过去所见题目的异同,以求快速把握题意,找到解题思路。
六、标记翻译法
应用题是由字、词、句构成的。
审题时把重点的词句加以“翻译”,对理解题意会大有帮助的。
为此在平时就应多加训练。
七、质疑审题法
这又有两种方法:一是“发现质疑法”。
即通过题目所给的已知量、关系句、重点词等,边读边问与哪个量有关系,可以求出哪个量?二是“正读反思质疑法”,即在审题时,从问题出发,考虑应知道哪些条件?而这些条件中哪个已知,哪个未知?
1.读一读。
首先我们在读题时要放慢速度,连读两遍,特别是一、
二年级的学生,在读题时要用手指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第一遍,初读。
要保证读正确,不漏字,不添字,不读破句,做到口手眼合一。
第二遍,细读。
要边读边想,题目中要求我们做几件事情,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2.圈一圈。
我们在边读边想的时候还要边“圈”。
同学们很多时候
都是因为没有弄懂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或者遗漏了题目中的重要信息而导致错误,这个“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3.说一说。
能把在读题时对题目的理解说出来才是真正的理解,才
达到审题的要求。
4.查一查。
查一查有没有按照题目要求来解决问题;查一查解决问
题的过程是否正确;查一查结果是否合理;查一查细节之处是否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