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综合能力练习题
一、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并说说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1、45(20__)=(4520)39这是应用了( )律。
2、49254=49(___4)这是根据( )。
3、32+29+68+41=32+68+(___+41)这是根据( )。
4、3845=(34)(___5)运用了 ( )。
5、7999+79=79(___+1)=79100=7900,这是根据乘法( )进行简便运算的。
6、83+41+59=83+(41+___)这是运用了( )。
7、3629+7136=36(___+71)这是运用了( )。
8、2425=20___+425这是运用了( )。
9、54252=(25)(4___)这是运用了( )。
10、4532=32(), 这是运用了( )。
11、69+53+47=69+( +47),这是运用了( )。
12、43+55+57+45=(43+ )+(55+ ),这是运用了( )。
13、10342=( )42+ ( )42 这是运用了( )。
14、6143+5761=61( + )这是运用了( )。
二、比较大小
2051000 ○2.05
0.7○7100 第2页/共4页 8.75千克○875克
0.99○1
0.12○0.120
200公顷○2平方千米
4.205○4.204
0.61○1.06
79000○7.9万
5.072 〇 5.27
5.8 〇 5.800
0.8公顷 〇 7900平方米
7.9○8.2
0.51○0.509
6340公顷〇63.4平方千米
334分〇0.5元
64厘米〇6.4毫米
508克〇7.08千克
4元6分〇4.6元
0.6○0.60
三、在圆圈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
5.001○( )=50.01
9.7○( )=0.097 第3页/共4页 0.85○( )=85
5.67○( )=0.0567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4.28○( )=4280
65.4○( )=0.654
0.0005○( )=5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第4页/共4页 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80○( )=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