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概论考试重点一、填空题。
1、固体废物处理的“三化”原则是指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2、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
3、环境质量评价按时间可以划分为环境质量回顾评价、现状评价、预断评价三种类型。
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
5、大气污染物按形成过程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6、反映水质有机污染的主要化学指标为( CODcr )和( BOD5 )。
7、大气的结构一般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逸散层,其中臭氧层主要分布于平流层。
8、、一般认为,当土壤中重金属离子浓度高时,以吸附交换吸附交换吸附交换吸附交换作用为主,而土壤溶液中重金属浓度低时,则以络合————螯合作用为主。
二、名词解释。
1、大气二次污染物大气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1分)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1分),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1分)。
2、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是指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1分)的污染环境(1分)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1分)。
3、光化学烟雾含有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的大气(1分),在阳光中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反应(1分)所产生的产物及反应物的混合物(1分)。
4、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物质的富集(1分),引起藻类和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1分),水体溶解氧量下降,使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1分)。
5、EIAEIA是指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1分),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识别、预测和评估(1分),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1分)。
6、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指一定区域内自然状态下(1分)未受人为污染影响(1分)的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正常含量(1分)。
7、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一般指有害物质,如SO2、NOx、HC、O3、飘尘等超过国家质量标准),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8、水体自净水体受到废水污染后,逐渐从不洁变清的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9、生化需氧量(BOD)指在好气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体中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
10、环境质量评价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11、化学耗氧量(COD)又称化学需氧量。
在规定条件下,使水样中能被氧化的物质氧化所需耗用氧化剂的量,以每升水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
12、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和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13、酸雨酸雨是人为排放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进入大气后,经扩散、迁移、化学转化而形成的PH <5.6的雨、雾、霜、雹等的酸性降水。
14、环境影响评价:一般是指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实施后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
应同时提出防治对策,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为设计部门提供优化设计的建议。
广泛的含意:人类进行某项重大活动(包括开发建设、规划、政策、立法)之前,采用评价方法预测该项活动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15、土壤背景值: 土壤在自然成土过程中没有人为因素干扰 所形成的土壤养分含量和组成。
16、环境背景值:是指环境中诸因素,如大气、水体、土壤以及植物、动物和人体组织等在正常情况下,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赋存形态。
17、环境:在环境学中,环境是以人类为主题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18、城市热岛环流:由于城市温度经常比农村高(特别是夜间),气压比乡村低,所以可以形成一种从周围农村吹向城市市区的特殊的局地风,称为城市热岛环流或城市风。
三、简答题。
1、试从污染类型、污染源、污染物和反应类型四个方面比较伦敦型烟雾和洛杉矶型烟雾。
答:(1)类型:伦敦型烟雾为还原型(煤炭型) (1分),而洛杉矶烟雾为氧化型(汽车尾气型) (2)污染源:伦敦型烟雾的污染源为工厂生产和家庭取暖燃烧煤炭时的排放(1分);洛杉矶烟雾的污染源以汽车尾气排放为主(1分)。
、颗粒物、硫酸雾、硫酸盐类气溶胶(1分);氧化型污(3)主要污染物:伦敦型污染物为SO2、醛类、酮类、过氧乙酰硝酸脂(PAN)(1分)。
染物为NOx、HC、O3(4)反应类型:伦敦型烟雾为热反应(1分);洛杉矶烟雾为光化学反应和热反应(1分)。
2、固体废弃物有哪些危害?答:(1)占用土地(2)污染水体(3)污染大气(4)污染土壤(5)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3、土壤条件是如何影响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的?答:(1)土壤的氧化—还原条件(1分):重金属在氧化或还原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难溶性元素和还原难溶性元素(价态变化)(1分)。
(2)土壤酸碱度(1分):碱性条件下,重金属呈难溶态的氢氧化物,也可能以碳酸盐和磷酸盐形态存在;酸性相反(1分)。
(3)土壤胶体的吸附作用(1分):土壤中丰富的无机、有机胶体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具有明显的固定作用。
吸附在胶体表面上易释放,保持在胶体矿物的晶体中则难释放,不易迁移(1分)。
(4)重金属的络合—螯合作用:重金属与土壤中的羟基和氯离子等无机配位体的络合作用,可以提高其溶解度,土壤中的腐殖质与重金属发生螯合作用,可形成稳定的螯合物,降低重金属的溶解度。
4、简述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
答: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1)污染源的调查和评价(1分),找出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1分);(2)环境质量指数评价(1分),用无量纲指数表征环境质量的高低(1分);(3)环境质量的功能评价(1分),确定环境质量状况的功能属性(1分)。
5、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什么?通过学习本课,以你身边的或家乡的某一环境问题为例,谈谈你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和建议。
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威胁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即人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不破坏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使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得到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公平性原则(Fairness)代内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的生活的愿望; 代际公平:本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2)持续性原则(Sustainability)核心思想是指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3)共同性原则(Common)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则是应该共同遵从的。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就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6.举例说明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成因、特征和危害。
(1) 定义:由于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称为水体富营养化,一般发生在湖泊、河口和海湾等缓流水体中。
(2) 成因:①天然来源:天然湖泊的形成过程是由贫营养型逐渐演变为富营养型的.营养物质的来源: a.降雨中带来的; b.土壤淋溶和流失; c.水体中动植物死亡后的释放.②人为来源:由于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水体,加速了湖泊演化的过程,其来源: a.城市生活污水带来大量N、P; b.农村施用的化肥、牲畜粪便,经面源污染而进入湖泊。
(3) 特征①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
②水体中藻类的种类减少,个体迅速增加;③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红、棕、乳白等颜色,海水中出现叫“赤湖”、淡水中称“水华”。
4) 危害① DO降低,使鱼类难以生存。
②藻类种类减少,危及鱼类生存。
因有些藻类有胶质膜,有的甚至有毒,不能成为良好的饵料,。
③危害水源,硝酸盐、亚硝酸盐对人、畜都有害。
④加快湖泊老化的进程。
7.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包括几个层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何在,如何保护?(1)生物多样性定义: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2)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①生物多样性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包括医、行、住、用的经济价值。
②净化环境的生态服务价值,人类的生存、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生物多样性及其由此而形成的生物资源基础上的。
生态服务价值如维护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净化空气、净化水质等其价值无法用货币来衡量。
各种各样的优美生态环境也具有很大的价值,人类社会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生物多样性及其对生物资源的利用。
③物种单一性会带来如下危害:生物多样性导致系统稳定性,单一性导致稳定性差,单一品种易受病虫害攻击,导致大面积减产。
即使是优良品种也会不断退化,退化后就需要改良品种,这样就需要其他种的基因,发展单一品种是导致遗传基因丢失的原因。
(4)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①提高人类自身的道德水平、控制人口数量,把人口数量控制在地球上生物资源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降低人口对生物多样性的压力。
②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③建立动植物公园和森林公园,实行异地保护④开展保护珍惜和濒危物种的科学研究⑤恢复栖息地。
8、举例说明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和防治措施举例说明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和防治措施举例说明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和防治措施举例说明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富营养化危害:①破坏水产资源;②藻类种类减少,一些藻类不适合做鱼的饵料,危及鱼类;③危及水源;④加快湖泊的老化进程;防治措施:①疏浚,挖底泥;②生物工程,植物吸收;③化学治理,撒药剂除藻。
9、土壤条件如何影响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土壤条件如何影响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土壤条件如何影响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土壤条件如何影响重金属的迁移转化?(1)土壤氧化—还原条件中,土壤中的氧化还原体系是一个由许多无机的和有机的单项氧化还原体系组成的复杂体系。
以O2—H2O体系和H2体系的两个极端,重金属在氧化或还原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难溶性元素和还原难溶性元素(价态变化)。
(2)土壤酸碱度:碱性条件下,重金属呈难溶态的氢氧化物,也可能以碳酸盐和磷酸盐形态存在。
酸性相反。
(3)土壤胶体的吸附作用:土壤中丰富的无机、有机胶体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具有明显的固定作用。
吸附在胶体表面上易释放,保持在胶体矿物的晶体中则难释放,不易迁移。
(4)重金属的络合—螯合作用:土壤中存在无机酸体系,与重金属产生络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