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玉米生长发育与生理特点(一)
玉米生长发育与生理特点(一)
16
2、我国玉米生产概况
玉米传入我国以后,发展很快。1952 年全国 1.8448亿亩,平均亩产89.5公
玉 米 生 产 概 况
斤;1994年3.1亿亩,平均亩产330.9公斤,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玉米在我国的分布是
从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到华北的河
南、河北、山东、山西,经湘鄂西到云贵 川,一个斜长的玉米带,三大片:东北、 华北、西南。
(五)按用途分为: 食用、饲用、粮饲兼用。
25
第三节玉米的生长发育和器官的形成
一、玉米的一生
从播种到新种子成熟叫玉米的一生,
所经历的天数叫生育期。(图)
生育期长短与品种特性有关,又与环境条
件(播种期和温度等)有关。早熟种生育
期短,晚熟种生育期长;同一品种夏播生
育期短,春播生育期长。
26
27
(一)生育阶段
11
玉米进化:
大刍草植株细小,茎秆瘦弱,丛生, 植株顶端有一个很小的穗状花序,籽 粒在一个脆弱的花轴上排成对生的单 行,易脱落,种子上却着生一层极硬 的、发亮的、象甲虫似的外壳,保护 种子免受鸟兽的危害。大刍草还有一 种十分特殊的功能,就是它的根部生 长着极为强大的、密集的侧枝,尤如 今天栽培玉米强大的气生根一样。
5
玉 米 概 述
(三)玉米是著名的高产作物。 玉米是C4 植物,光呼吸低,净光合率高出小麦、 水稻等C3 植物2-3倍,这是其高产的生理基础。 玉米高产的事例很多如:美国1987年全国平均亩 产504公斤;希腊全国339万亩玉米平均亩产667 公斤;吉林省梨树县193万亩平均亩产623公斤; 山东恒台37.5万亩玉米平均亩产611公斤。
小面积高产更是惊人:1985年美 伊利诺斯州 农民沃尔索7.1亩平均亩产1548.3公斤;密执 安州农民莱姆60.7亩平均亩产1475.5公斤;我 国山东李登海1989年14.9亩夏玉米平均亩产 1008.6公斤。这样的高产典型其它作物很难看 到。我省在温县出现亩产924.6公斤典型。 我国玉米1990年平均亩产307.9公斤,尚有许多 潜力可挖。
8
玉 米 概 述
(五)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据不完全统计,以玉米为原料的工业产品达50 0多种。 1、酿造业:酒精、醋酸、丙酮、丁醇、葡萄 糖等。 2、榨油:保健油(富含维生素E) 3、食品工业:玉米糖(果糖糖浆,风味独特) 等(79年美玉米糖405万吨、蔗糖260万吨,成本 低)。 4、医药: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激素、维 生素(E)等。 5、杆、穗轴可造电木、漆布、黑色火药、纸、 糠醛、尼龙和其它高级塑料。 6、手工业:草编等。 玉米耐连作,是小麦的好前茬,可与许多作物间、 套作。有优良的生产特性。
(三)按生育期分为: 早熟种 春播85-100天,夏播70-85天。 中熟种 春播100-120天,夏播85-95天。 晚熟种 春播120-150天, 夏播96天以上。 (四)按株型分为: 竖叶型(紧凑型) 具体指标:穗位上茎叶
夹角20~250,穗位下茎叶夹角400左右。 平展叶型 穗位以上茎叶夹角350以 上,穗位以下茎叶夹角500以上 半竖叶型(半紧凑型)居于两者中间型
21
第二节 玉米的分类
一、玉米的分类
(一)根据玉米籽粒的形状、稃的有无、 淀粉的性质等,分为九类: 1.硬粒种 角质淀粉在外,品质好,(老的 农家种)。 2.马齿种 角质淀粉在两侧,品质差,产量 高。 3.半马齿种 界于硬粒种和马齿种的中间类 型, 不稳定。 4.甜质种 乳熟时含糖量高达15-18%,胚 大, 适于做水果、罐头。 5.蜡质种 糯质,原产我国,江西、浙江有 22 零 星栽培。
9
二、玉米的起源及生产概况
(一)玉米的起源 玉米起源于美洲大陆,起源中心在什么地方? 有4种意见: 1.起源于墨西哥、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至今当地 生长有玉米野生的祖先——大刍草,并有花粉化 石。 2.起源于南美洲的秘鲁和智利海岸的半荒漠地带, 在史前故墓中发掘出大量的玉米化石标本。“秘 鲁”则是印地安哥地亚语,意思是大玉米穗。 3.有两个起源地,初起源中心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 流域;第二起源地是墨西哥和秘鲁。 4.具有多个起源中心:软质种起源于哥伦比亚,硬 粒种起源于秘鲁,爆裂源于墨西哥,甜质种源于 巴拉圭,指出软质种是最古老的玉米类型。 最终考证区域:从美洲南部、经墨西哥直至秘鲁 和智利海岸的狭长地带。
15
玉 米 生 产 概 况
世界上单产最高的国家为希腊, 1987年全国339万亩玉米平均亩 产667公斤。美国也是玉米单产 较高的国家,近年来平均亩产 都维持在500公斤左右。 欧美等国单产水平较高,一般 亩产都在400公斤以上。荷兰平 均亩产613.3公斤,我们国家单 产较低,300多公斤。美国面积 最大,为3.824亿亩,平均亩产 421.4公斤。
玉
米
内 容 提 要
概述 玉米的分类 玉米的生长发育和器官的形成 玉米高产的土、水、肥条件 玉米的合理密植 玉米播种和田间管理 特用玉米栽培技术
2
第一节
概 述
玉米别名很多:玉蜀黍 子 玉茭等 苞米 苞谷 棒
玉 米 概 述
学名:Zea Mays. L.(1737年,植物学家井奈正
玉 米 的 生 长 发 育
根据玉米的形态特征、器官的建成及生理 特点,玉米的一生可分为三个生育阶段。 1.苗期阶段 播种-拔节,包括种子萌发、 出苗和幼苗生长等过程。其生育特点是分 化根、茎、叶等营养器官。 2.穗期阶段 拔节-抽雄,经历拔节、小 喇叭口、大喇叭口、抽雄等过程。其生育 特点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行。 3.花粒期阶段 抽雄-籽粒成熟,经历抽 雄、开花、吐丝、籽粒形成和成熟等过程。 此时以生殖生长为主。
18
3、河南玉米生产概况
河南地处黄淮平原,自然条件非常适于玉米生长, 所以玉米发展很快,1914年全省只有14.9万亩玉
玉 米 生 产 概 况
米亩产仅33公斤;
年分 1949 1960 1970 1980 1989 1993 面积(万亩) 1393.5 1422.1 1693.2 2520.6 3052.8 2935.5 亩产(公斤) 48 64.5 128.5 211.5 277 322.6 总产(万公斤) 66500 92500 216000 533000 844800 1922000
19
玉 米 生 产 概 况
目前无论是面积还是单产都有很大潜力可挖。 河南玉米可分为六个生态类型区: (1)豫北平原积温较少区。 包括新乡、安阳、鹤壁、濮阳、焦作等7地市, 特点:光照充足,积温少,地势平坦,玉米较 适宜区,(稳产系数0.85)增产潜力大。 (2)豫东平原水温较协调区 包括特点:光热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层深 厚,玉米适宜生长区。(稳产系数0.95) (3)豫南苗期多雨区 包括信阳全部,驻马店、南阳部分, 特点:雨量充沛,苗期易涝,抽雄散粉前后易干 旱,稳产系数0.57~0.89。
玉 米 分 类
6.爆裂种 籽粒小而坚硬,多为角质胚乳, 加 热时成爆米花。 7.甜粉种 上部为角质淀粉,下部为粉质 淀粉, 我国很少。 8.有稃种 种子有稃,原始类型,无栽培 价值。 9.粉质种 粉质淀粉,疏松,适于酿造, 我国 很少。
(二)按籽粒的颜色可分为: 黄、白、杂
23
24
玉 米 分 类
式命名为Zea may.)
植物学分类上:禾本科 玉米属
玉米种。
3
一、玉米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一)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 (小麦、水稻、玉 米)面积、总产居第三位。与水稻不相上下。 过去叫它为“杂粮之首”,(现在是主力部队 不是杂牌军) 在我省玉米是第二大作物,仅次于小麦。
玉 米 概 述
4
(二)营养价值高
玉 米 概 述
据测定玉米籽粒中含: 淀粉72% 蛋白质8.5 % 脂肪4.9 % 纤维素 1.92 % 糖分1.58 % 矿物质1.56 %,还含有 维生素A、B、C、D、E、K。玉米含的热量很 大,每Kg含876千焦耳,而大米为808.8-837.6; 面粉为854.4。当然,玉米的食味不如大米、面粉; 蛋白质中含赖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不多;目前已 经培育出一批高赖氨酸品种,如中单206、新玉6号、 农大107等。赖氨酸提高50-80%甚至1倍,色氨酸 也提高25-30%。
玉 米 概 述
现在世界上生产的玉米70-75%做 饲料;10-15%做口粮;10-15%做工业 原料。世界上畜牧业发达的国家,无一 不是靠发展玉米起家的。杂食的猪、鸡、 鸭、鹅对玉米的需要量最大,牛羊次之, 各国畜牧业最发达的地区,往往是玉米 集中产区。 对玉米的态度一般分三部曲:生活水平 低时重视玉米-做口粮;生活水平提高 丢掉玉米-吃细粮;生活再提高又重视 玉米-做饲料。
14
玉 米 生 产 概 况
(二)玉米的生产概况 1、世界玉米生产概况 玉米在世界分布较广,其北界可达北 纬45-48°N,青贮玉米可达北纬58-60°N。 南到南纬35-40°S。除南极洲外,各大洲 都有玉米种植。 种植玉米较多的地区是北美,其次是 远东地区。其他地区种植面积也不小。美 国是玉米最大的生产国,90年总产占世界 的42.9%。其它玉米的主要生产国是中国、 巴西、墨西哥、印度、菲律宾、罗马尼亚 等。
野生玉米
穗轴长2.4cm,
人工栽培后
16世纪初 现在
穗轴增至5.5cm;
穗轴增至13cm。 穗轴增至22cm
自然驯化和人工选择的威力是巨大 的!!
人工栽培穗轴的进化
13
世界传播:
玉 米 起 源
在美洲玉米种植有4000-5000年以上的历史。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了解到当地 有玉米并有文字记载。1496年经欧洲传到世 界各地,成为世界性栽培作物。 传入我国的途径有三种说法: 1.由欧→菲→我国。 2.欧→麦加→我国陕、甘。 3.欧→印度→我国西南。 我国对玉米的文字记载最早是明正德6年(1511) 安徽颖州志,此时发现新大陆还只有20年。河 南省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明嘉靖22年(1543)。 到现在已经450多年了。(另一说是1551年,明 嘉靖三十年,河南襄县志)。